方 靜
(中鐵二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淺談“營改增”后工程項目責任成本預算進項稅的計算方法
方 靜
(中鐵二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隨著國家將建筑業全面納入營改增試點以來,施工企業價格體系尚未針對增值稅稅制進行調整的情況下,繼續執行營業稅制下的價格體系勢必存在較多的問題,為此筆者結合近期在編制工程項目責任成本預算過程中進項稅計算時遇到的問題及采取的措施進行簡要的探討。
營改增;責任成本預算;進項稅;計算方法
工程項目責任成本預算管理是一門全面的、合理的系統性的學科,其涉及方面相對廣泛,包含企業的不同層面。如今大多數的施工單位,特別是工程項目基層企業沒有對責任成本預算的計算方法以及費用組成有足夠清晰的認識,導致責任成本日常管理過程中出現大量責任認定不明確的現象。工程項目責任成本預算是明確不同責任中心各個責任成本的最大值,能夠科學考究不同責任中心任務的完成狀況。與此同時,工程項目責任成本預算也是不同責任中心能夠進行科學的控制和改變、衡量和計算、設計和展望的目標成本。換句話說,責任中心也具備對旗下經濟活動實施完全掌控的功能。簡而言之,就是將責任制度落實到位。
責任成本預算是在項目施工前,依據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和工程所在地的價格水平,應用施工企業定額(勞務指導價、限價、機械租賃指導價)和費用標準等價格體系對工程項目成本費用進行預測。責任成本預算包括勞務分包費、統供材料費、統共機械使用費、現場管理費、臨時設施費、其它費用、稅金組成。責任成本預算的目的是在施工方法、組織模式、企業管理程序基本一致,但中標價又存在差異的情況下,開工前依據企業內部價格體系等對項目進行一個成本預測,作為考核項目管理團隊的一個基數,是確定項目目標利潤、簽訂《經濟承包責任書》的主要依據,是項目中期和終結考核項目管理團隊管理利潤的基數和評判項目管理團隊的管理水平的標尺。
1、勞務分包費進項稅計算難度較大
這里針對建筑企業來說,由于施工企業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如果目標工程的實際利率是10%,原材料大概為50%(建筑材料成本中鋼鐵材料大概占45%,水泥大概占45%,剩余材料約為10%)人工費占比較大,約為25%-30%左右,設備使用的費用約占5%,剩余費用不大于10%,設定一年總收入為11.1千萬,營業成本為9.99千萬(包括營業成本與收入)。那么“營改增”前,所需營業稅大概是333萬,但是“營改增”之后。所需營業稅只為230萬,稅負略微降低。與此同時,營改增試點方案中對外部勞務施工企業是否屬于“營改增”的范圍尚不明確;現行的外部勞務施工企業基本屬于小規模納稅人,施工企業無法取得勞務分包費進項稅進行抵扣。
2、甲供材料及設備進項稅計算難度較大
在建設工程招標階段,建設單位往往將甲供材料及設備一并納入清單綜合單價中,未對甲供材料及設備進行單列,且甲供材料及設備一般由建設單位直接采購后供應給施工企業,供應商直接向建設單位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施工企業往往應無法取得甲供材料及設備進項稅進行抵扣。
3、機械費進項稅計算難度角度較大
在營業稅制下時為了減少設備的資金占用成本、調轉、維護、保養費用,施工企業往往依據工程所在地機械租賃市場情況,采取就近租賃常規設備的原則,但大部分機械租賃單位屬于自然人或小規模納稅人,在營改增后施工企業很難取得機械費進項稅進行抵扣。
4、對造價核算與管理難度角度較大
(1)因為必須遵守全新的定額準則,企業必須對工程項目責任成本預算實施相應的修正,與此同時,還需要對內部的定額進行相應的更改。(2)相應的改變也使得相關單位的投標工作變得更加繁瑣。例如,設計投標書的時候,其中包括相關燃料以及原材料等直接成本不包括增值稅進項稅額,在現場施工過程中,對于投標書的設計工作,精確判斷哪些成本費用可以獲得增值稅進項稅額的難度相對較大。(3)相關單位招標概預算設計將發生巨大的改變,相對應的施工圖預算以及設計預算編制都必須跟著變化狀況進行相對應的調整,與此同時,同樣需要進行相應變化的還包括對外推行的招標書的內容。
目前責任成本預算編制的方法主要有成本清單編制法、預算測定編制法、經驗比例編制法、現場實測編制法,為方便項目后期的成本核算、管理和責任預算分解,優先采用成本清單編制法,可交叉使用其他方法。由于筆者所在的企業尚未完成對增值稅下的價格體系修訂完成,仍沿用營業稅制下的價格體系,因此在編制責任成本預算前需對現有價格體系進行價稅分離后計算進項稅,具體方法如下:
1、純勞務價格體系的價稅分離原則
采用純勞務價格/(1+原營業稅稅率)計算出不含稅的價格,作為計算人工費的基數,并以此為基數和現有的稅率計算進項稅總額。
2、純機械費價格體系的價稅分離原則
采用純機械費價格/(1+原營業稅稅率)計算出不含稅的價格,作為計算機械費的基數,并以此為基數和現有的稅率計算進項稅總額。
3、含勞務及機械費的價格體系的價稅分離原則
首先應結合勞動定額和市場行情對現有的價格體系進行費用分離,分為勞務費和機械費,完成費用分離后,再按照上述(1)、(2)進行價稅分離,分別作為計算人工費和機械費的基數,并以此為基數和現有的稅率計算分別計算此部分的進項稅總額。
4、含勞務費、二三項材料費的價稅分離原則
首先應結合相關定額和材料價格對現有的價格體系進行奮勇分離,分別作為勞務費和材料費,完成費用分離后,再按照上述(1)進行價稅分離后作為計算人工費的基數,最后依據原有的營業稅稅率,對二三項材料分別進行價稅分離(不含稅材料=含稅材料/(1+原營業稅稅率)),并以此為基數和現有的稅率計算分別計算此部分的進項稅總額。
5、材料價格的價稅分離
現有的市場價格分為含增值稅價格和不含增值稅價格,若采用含增值稅的材料價格,在計算材料費時需按材料類型和現有的增值稅稅率對材料費進行價稅分離,即不含稅材料價格=含稅材料價格/(1+增值稅稅率)。
6、機械費的價稅分離
現有機械設備配置情況一般分為企固定資產相關規定計提折舊費列入了成本,一種情況下為營改增試點后采購的機械設備,對于營改增試點前的購入的機械設備應結合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企業功耗定額、工程量清單計算出該部分機械費的總金額(此部分費用不計算進項稅);對于營改增試點后新購入的機械設備按照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制度計算折舊費,并根據取得的進項稅發票計算扣抵扣的稅業自有和租賃,企業自有又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情況為營改增試點前采購的機械設備已按照金,并按照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折舊費的同等比例、結合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企業功耗定額、工程量清單計算出該部分機械費的總金額和進項稅總額;對于租賃機械設備應在市場調查時分別調查含稅價格和不含稅價格,在進行責任成本預算編制時機械費的計算按照不含稅價格進入,再按照現行的稅率計算進行稅總額。最終將前者幾項進項稅之和作為責任成本預算機械費中的進項稅總額。
1、節約和科學的原則
原材料價格的核實必須以現場施工實際調查結果為前提;設備費以及人工費的確定必須以勞務招標的價格以及內部工序價格為前提;工程項目數目的核實必須以施工圖紙的數目為前提;施工步驟以及方案的核實必須以科學的施工組織為前提;責任成本預算必須符合實際施工的現場狀況。
2、簡單的原則
責任成本預算必須對占總成本相對較大的項目進行仔細、全面的計算,對于占總成本相對較小且多的項目就可以通過比例系數進行計算,爭取越簡單越好,從而增加可操作性。除此之外,還必須綜合運用各種計算機技術。
結束語:為了能夠更好的規范經濟體制,完善建筑施工企業的稅收制度,取得更多的進項稅進行抵扣,使項目利益最大化,需要企業經營者樹立正確的增值稅抵扣意識,做好稅收策劃,制定詳細的稅收管理制度,同時在勞務、材料、機械設備招標時應合理的選擇勞務公司、材料供應商、機械設備供應商,盡可能的選擇能夠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單位,取得進項稅,加強與稅務等相關部門的溝通交流,在項目策劃階段明確具體抵扣項,最終確保項目目標利潤的完成。
[1]許云峰.“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的影響以及應對措施分析 [J].中外企業家
[2]中鐵二局集團有限公司《工程項目標準化管理手冊》2016年8月
[3]趙力.淺析“營改增”對于企業稅負的影響 [J].中外企業家會計師,2013(18)
TU43
B
1007-6344(2017)02-0185-02
方靜 男(1979-07)本科 工程師 主要從事工程造價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