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保鋒
(陜西建工第三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陜西省 西安市 710054)
EPC總承包模式下業主方對項目供應商的管理研究
席保鋒
(陜西建工第三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陜西省 西安市 710054)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項目建設逐漸成為一項系統化的工程,為了保證項目的順利進行,要求業主及項目承包商采取合理的管理模式及管理程序。而受市場機制的影響EPC總承包方式成為當前項目建設的主要方式,這對業主的項目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通過業主對項目供應商管理,達到提高項目整體建設水平的目的。本文主要探討了在EPC總承包模式下,業主方對項目供應商管理的具體內容。
EPC總承包模式;業主方;項目供應商
EPC總承包模式主要是指工程項目建設中項目總承包商與業主簽訂相應的合同,并根據合同中的相關規定對這個建設項目進行設計、施工以及后續運行等過程的管理??偝邪虒㈨椖吭O計、施工等分包給其它施工企業時,要求承包方嚴格控制工程的整體造價,并且保證工程在相應的工期內完成,同時確保工程建設的整體質量,待工程建設完成并驗收后再與業主交接,業主將工程款結算。該模式的優勢在于整個項目建設過程中真正做到對社會資源的合理運用,同時引入了當前市場競爭機制,提高建設與管理企業風險預防能力,并且為項目的順利建設提供一定的保障,并使項目建設各方的利益得到維護。
對于當前的各項建設項目而言,機械設備、材料的采購費用往往占到項目總投資的50%~60,因此采購成本對工程整體造價有重要的影響。EPC總承包模式中,工程造價的編制往往采取的是固定總價合同的模式,對于總承包商而言,提升自身建設收益的方法主要是保證在固定總價的前提下,不斷優化采購模式,降低采購成本。如此一來必然會存在一個問題,總承包商為了獲得最大的利益,會選擇標準較低的同類設備及材料,這必然會導致項目建設整體質量的下降因此業主做好項目供應商的管理,對保證項目建成質量以及項目后續安全運轉有重要意義。
根據EPC項目建設合同的具體內容,業主所具備的權利往往只是對項目建設的整個過程進行監督,采購環節也包括在內,因此在實際建設過程中,業主方就可以負責編制與項目建設相關的合格供應名單,使總承包方在業主選定的供應商范圍內確定供貨廠家,設備及材料的采購往往有EPC承包方實施,在采購過程中,業主也僅對整個采購過程進行監督,因此業主在項目建設前期選擇合理的供應商尤為關鍵。
3.1 項目實施前期對合適供應商的確定
EPC總承包模式下,業主方主要負責編制項目建設材料與設備供應商名單,通過材料與設備的整體價格進行工程招投標總價的確定,這樣就可以保證中標方在業主方選定的供應商范圍內實施采購活動。所以,在項目建設前期,業主方對項目供應商名單的編制作用巨大,從提高項目建設質量以及保證招投標順利進行的角度分析,業主在供應商的選擇時,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第一,建立評估體系。為了保證材料與設備的質量,業主在供應商的選擇時,應建立系統完善的評估體系,體系內容上包括對裝備與供應商生產能力的評估、供應商財務狀況方面的評估、供應商內部管理制度及人員素質方面的評估、供應商地理位置的評估。其中裝備與能力的評估主要是對供應商生產產品的質量情況有一定的了解;供應商財務狀況評估主要是了解供應商是否有欠債的情況,以防止供應商因為財務狀況導致的破產情況;供應商管理制度與人員素質的評估主要是選擇管理良好與人員素質水平高的供應商,以保證項目建設材料與設備供應的順利進行;供應商地理位置的評估是保證材料與設備及時運輸到位的關鍵,并且如果供應商距離項目所在的距離越短,產品運輸費用往往越低。第二,對供應商進行分級管理。項目供應商管理過程中,業主可以根據供應商的綜合能力以及產品對項目的重要程度,將供應商分為A、B、C三個等級,其中A級綜合實力最強,產品對項目的重要性最高;B級供應商具有較高的競爭力,產品對項目的重要性處于中等水平;C級供應商競爭性不強,可隨時被替代。第三,合適供應商的選擇。對于EPC項目,業主方選擇供應商時,可以根據項目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供應商,對于不是關鍵的設備及材料,可以考慮在B級或者C級供應商中選擇,這樣既能保證項目的順利進行,又能夠培養一批穩定的合作伙伴。
3.2 項目進行時對供應商進行動態管理
在EPC總承包模式下,業主方的工作并非提供供應商名單的單一內容,而是應根據項目的實際進展情況,對供應商進行動態的管理。具體操作上,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管理工作:第一,供應商增補。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業主方應對根據承包商的相關需求對供應商進行增補,增補主要針對業主方先前制定的供應商中無所需的分類項以及業主提供的項目供應商總相應報價的供應商數量沒有達到 3家。第二,問題供應商的處理。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如果業主方發現項目供應商存在延期交付材料或者設備的情況,或者出現產品質量問題,應視具體情況對問題供應商給予警告、降級甚至剔除項目合格目錄等處罰。
3.3 項目完成后對供應商的評價
當工程完成并進入到交環節后,業主方應及時對項目承包方所提供的安裝工藝材料、設備展開評價,具體主要從產品質量、準時交貨以及合作態度三個方面進行。產品質量評價上,對供應商在整個項目建設過程中的材料及設備供應情況進行評價,對產品質量的評價有利于業主對后續項目進行投資改造;準時交貨評價主要是評價供應商在整個項目建設過程中材料是否在準確的時間內準確交付到準確的地點,是否影響到總承包方建設的順利進行;合作態度評價主要是評價供應商后續服務水平。綜合評價結果,可作為業主與供應商后續合作的基礎,從而有效提高后續項目的建設效率。
總之,在EPC總承包模式下,業主方對項目供應商進行有效的管理,能夠從材料與設備采購源頭上對項目整體質量與項目造價進行控制。在具體的管理策略上,要求業主方采取積極有效的管理策略,在合同允許條件下,最大程地發揮業主方的監督作用,保障工程項目高質量、高效率完成。
[1]孟憲海 ,次仁頓珠 ,趙啟.EPC總承包模式與傳統模式之比較[J].國際經濟合作,2004,11:49-50.
[2]劉常進,張雪峰,蘇軍,馬守國.淺析EPC總承包模式下業主方項目管理[J].煤炭工程,2011,S2:29-31.
[3]王哲.淺析 EPC總承包模式下業主方對項目供應商的管理[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4,01:168-171.
[4]何少華.探析如何做好 EPC總承包模式下業主方工程建設管理[J].建材與裝飾,2015,46:131-132.
[5]秦剛華.淺析EPC總承包模式下的業主權利[J].電力技術經濟,2008,05:37-41+58.
TU43
B
1007-6344(2017)02-01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