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軍
(中鐵五局成都工程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淺論復雜場地條件下地鐵車站施工技術
劉 軍
(中鐵五局成都工程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為了能夠在復雜條件下實現地鐵站項目的施工質量、施工工期以及安全目標,必須對地鐵站施工技術予以合理選擇。本文主要從復雜地質條件下,加強地鐵站施工技術分析的必要性入手,重點對復雜地質條件下地鐵車站建設常用的施工方法、關鍵技術以及施工注意問題進行了分析和闡述,并有針對性的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希望給行業相關人士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復雜場地;地鐵站;施工
隨著我國經濟及社會的不斷發展,城建建設速度不斷加快,地鐵工程施工得以廣泛應用。其中,復雜地質條件下的地鐵站施工技術成為當前應用最為重要也最難以控制的部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因國內當前在復雜地質條件下進行地鐵站施工還存在一系列問題,為此相關單位應采取合理措施,并對地鐵站施工技術予以合理選擇,并加大施工管理力度,有效提升復雜地質條件下地鐵站工程施工質量。
隨著國內地鐵工程項目的迅猛發展,地鐵施工技術也從傳統的明挖法逐步發展成為當前明挖法、盾構法。暗挖法以及淺埋暗挖法等多項工程技術并存的地鐵工程項目施工體系。一旦在地鐵施工過程中遇到地質條件比較復雜的區域,應對其實際情況予以綜合勘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依據土質情況選擇合理的施工技術,有效提升復雜地質條件下地鐵站工程的施工質量。通常來說,復雜地質主要包含松散土質、軟弱土質、富含流沙以及斷面不變等一系列地質環境,面對這些復雜的地質條件,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既可以選擇單一的施工方法,比如盾構法,也可以選擇多種方式相結合的施工方法。
3.1 對地鐵站施工地質條件予以綜合考慮
在地鐵站項目建設過程中,施工工藝及施工技術不是隨意選擇的,要想有效提升施工技術的合理性,必須對地鐵站及周邊地質條件予以綜合考慮。具體來說,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地鐵站功能性,建設單位及相關施工單位應對地鐵站建設的運營條件及其使用效果情況予以充分把握,同時還需要對地鐵站的客流組織。運營管理以及集散能力等方面予以綜合分析;第二,地鐵站施工難度方面,施工單位應從項目工程實際出發,對整個工程項目的施工難度、施工工期、施工安全以及地面沉降等方面予以全面把控;第三,地鐵站工程施工對周圍環境帶來的影響,比如城市交通、城市居民生活等方方面面。
3.2 復雜地質條件地鐵站建設常用施工技術
在對地鐵站工程施工建設過程中,可以綜合運用多種施工方法,在這些施工方法中,有些是經常使用的,具有良好的效果,比如蓋挖法、明挖法以及混合法等。具體來說,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蓋挖法,在運用蓋挖法的過程中需要借助支撐系統以及維護系統的力量,該種方法比較適用于交通比較繁忙的地段施工,其主要是通過臨時搭建的結構頂板以及相關設施來確保路面的正常通行,并在路段下方實施地鐵站工程施工,蓋挖法中比較常用的施工方法為蓋挖順筑法和蓋挖逆筑法兩種情況;第二,明挖法,該種方法就是相對傳統的地面框架結構施工法,在具體施工過程中,比較常用的是明挖順筑法,因相比較其他施工技術而言,明挖法具有操作簡單、優勢,所以被普遍應用到地鐵站施工過程中;第三,淺埋暗挖法,該種施工技術主要適用于松散土質圍巖條件,且隧道直徑與隧道深埋相當或者存在較大偏差,其主要包含PAB洞樁法、側洞法以及中洞法,在運用淺埋暗挖法的過程中,依據依據地鐵站實際情況,對其具體方式進行合理選擇;第四,盾構法。盾構施工技術主要對于富含流砂、斷裂以及較為堅硬的巖石與軟弱土并存的復雜地質條件比較適用,且操作簡單、提高施工速度、合理控制地面沉降等優勢。在具體施工過程中,首先需要對沿線工程地質條件以及相關水文條件予以詳細勘查。在掌握精準數據的基礎上,運用盾構法在隧道的起始段和終端分別建一個工作井,并通過盾構千斤頂的推力將盾構從起點端工作井墻壁的開孔處依次推進,并及時做好注漿工作,以免出現地層和固定襯砌環位置移動的情況。
4.1 復雜地質條件下地鐵車站施工關鍵技術
因地鐵站修筑地質條件比較復雜,在具體施工過程中,應依據建設場地的實際情況,選用相應技術,為確保地鐵站建設的順利完工和投入使用,打下堅實基礎。具體來說,在復雜地質條件下地鐵站工程施工國債沖,可以用到以下幾個方面的關鍵性技術。
第一,復雜地質條件下地鐵站工程施工的防水技術。在具體施工開挖的過程中,需要使用地質雷達進行相應的探測,并將勘探出來的松散而空洞的土層予以醒目標識,針對部分勘察出的不良情況應予以超前預報,并依據相應的勘查結果采取相應合理措施加以補救。比如,可以運用注漿的方式予以加固,進行施工防水操作,同時,對地下水囊予以進一步的深挖,找到其中的補充水源,并依據是機器情況對其進行封堵和引排操作。如果在潮濕的位置發現水囊,需要使用超前探管將其中的積水予以有效過濾,待做好相關的支護工作之后,再實施開挖操作。
第二,關于大跨度扣拱施工技術。如果城市該地段的地鐵車站屬于雙層雙跨結構,且兩個結構之間的跨度較大,那么相關的受力體系之間不需要加以轉換。所以,在具體施工過程中,一旦選用施工工藝和施工方法不合理,極易導致地表發生沉降。對施工場地周圍建筑物以及地下管線的安全構成一定威脅,嚴重者還會對一線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造成嚴重影響。例如,在頂縱梁施工完畢之后,還需要針對那些小導管進行注漿操作,并對主體面相應位置的導洞側拱底層予以有效加固。
第三,對地鐵站施工超前地質情況予以有效預報。在地鐵站項目施工過程中,遇到復雜的地質情況,相關施工人員需要通過先進設備對其實際情況加以勘查,從而實現對整個項目工程地質條件的全面掌握和充分了解。例如,運用先進儀器對施工前方情況予以有效預測,這樣操作不僅能夠為確保施工工期打下堅實基礎,還能降安全事故的發生頻率降到最低。
第四,導洞內徑注漿加固施工技術,其需要在導洞上尋求合適的徑口,并向其內部的導管進行注漿操作,有效實現加固的目的。
4.2 復雜條件下地鐵車站施工需要注意的問題
因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地鐵站工程建設線路較長,遇到的地質情況也比較復雜,為此需要對沿線地質情況予以重點把控。具體來說,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地鐵站工程施工之前,需要對相關施工方案、施工技術及施工工藝予以合理選擇;第二,在具體施工過程中,需要依據實際情況,對部分輔助功法予以有效選擇;第三,結構變形以及地層沉降方面,需要選用合理措施加以控制。總之,隨著經濟與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地鐵在城市生活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在城市地鐵站的建設過程中,需要對較為復雜的地質情況予以深入勘查的基礎上,并選用可行性較強的施工方案,選擇合理的技術,有效提升城市地鐵站項目施工質量。
綜上所述,隨著國內交通行業的迅猛發展,為進一步緩解交通壓力,很多城市興建了地鐵工程,然而在地鐵站建設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傳統施工技術已經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特別是在復雜的地質條件下施工,更需要先進的施工技術和過硬的施工工藝。因此,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為確保地鐵復雜地質條件下地鐵站工程的施工質量,相關施工單位在正式施工之前,應加大對復雜地質條件的勘查力度,并針對不同的地質情況采用相應的施工技術,為確保復雜場地條件下地鐵車站施工質量打下堅實基礎。
[1]GB50299-2003,地鐵設計規范[S].
[2]謝前波.淺談地鐵車站土建工程施工風險與對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10∶155.
[3]盛莉.地鐵車站主要施工工法比較與淺析[J].安徽建筑,2009,03∶51-53.
TU75
B
1007-6344(2017)02-0219-01
劉軍 男(1986-08)助理工程師 主要從事地鐵,市政橋梁,公路橋梁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