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林
《關于簡并增值稅稅率有關政策的通知》(財稅[2017]37號,以下簡稱37號文件)規定,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期間,納稅人購進用于生產銷售或委托受托加工17%稅率貨物的農產品維持原扣除力度不變。《國家稅務總局2017年19號公報》(以下簡稱19號公告)規定,用于生產銷售或委托受托加工17%稅率貨物,于生產領用當期按簡并稅率前的扣除率與11%之間的差額,計算當期可加計扣除的農產品進項稅額。計算公式為:加計扣除農產品進項稅額=當期生產領用農產品已按11%稅率(扣除率)抵扣稅額÷11%×(簡并稅率前的扣除率-11%)。
上述規定意味著加計扣除采用實耗法扣除,由于公式中的“當期生產領用農產品已按11%稅率(扣除率)抵扣稅額”在明細賬中不存在,生搬硬套公式就行不通。不過,用“當期生產領用農產品已按11%稅率(扣除率)抵扣稅額÷11%”計算出來的數據,實質就是“當期生產領用農產品的金額”,而“當期生產領用農產品的金額”從原材料明細賬就可獲得。有了“當期生產領用農產品的金額”及2%的加計扣除率,就可計算出加計扣除的進項稅額。現舉例說明。
例如:某家俱廠2017年7月份有關經營業務為:進口木材一批,取得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注明數量為5方、價款50000元,稅金5500元;從某一般納稅人處購買木材,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價款40000元、數量4方、稅金4400元;從某小規模納稅人處購買木材,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的金額30000元、稅金900元、數量3方;自行收購木材并開具收購發票,數量2方、金額20000元;從某林場購買其自產木材1方,并取得其開具的農產品銷售發票金額10000元。上述購買木材款項均通過銀行存款支付。本月銷售家俱取得銷售收入20萬元,貨款存入銀行。本月生產領用木材數量10方、金額96200元。上期留抵稅及原材料為零。
分析:外購的農產品——木材用于家俱生產屬于農產品深加工,根據37號文件及19號公告的規定,農產品進項稅額計算方法:從海關進口取得增值稅專用繳款書和從一般納稅人取得的增值稅發票,以發票注明的稅金作為進項稅額;從小規模納稅人處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從農業生產者處取得的自產農產品銷售發票、自行開具的農產品收購發票以發票金額和11%的扣除率作為進項稅額。農產品成本如果進行深加工則進行加計扣除,加計扣除率為2%,并且采用實耗扣除法扣除。購買木材的會計分錄:
借:原材料——木材 1443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6500
貸:銀行存款 160800
生產領用木材加計扣除稅金的會計分錄:
本月生產領用木材共計8方,金額96200元,加計扣除的進項稅額=96200×2%=1924(元)。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924
貸:生產成本 1924
銷售產品的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 234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2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4000
結轉本月未交稅金的會計分錄:
本月應交稅金=34000-16500-1924=15566(元)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15566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15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