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泰
實例解析金融業營改增后如何計算應納增值稅
李明泰
按照國務院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決策部署,自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現行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納稅人由原來繳納營業稅改為繳納增值稅,這次營改增涉及稅制轉換和政策調整,較為復雜,為了讓廣大納稅人和稅務人員盡快熟悉和掌握營改增政策,筆者通過下面一個金融企業2016年7-9月發生的幾項經營業務(金融業按季申報納稅),詳細解讀金融企業在營改增后如何正確計算應繳納的增值稅。
[案例]某金融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經營范圍是貸款業務、直接收費金融服務、保險服務和金融商品轉讓,2016年7-9月發生如下經營業務:
(1)取得貸款利息收入(含稅)6360萬元。
(2)取得金融服務手續費(含稅)1272萬元。
(3)7月2日購買債券支付價款2650萬元,9月28日轉讓所購買的債券取得收入(含稅)4240萬元。
(4)租賃新購入經營用房租金收入(含稅)6660萬元,該經營用房是2016年6月購買。
(5)存款利息支出3000萬元。
(6)支付銀行辦公用品及電費支付585萬元,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的價款為50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85萬元。
(7)采購一批小汽車,由銀行和各網點使用,支付468萬元,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的價款為40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68萬元。
(8)9月2日購入一處不動產,增值稅專用發票注明的價款為100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110萬元。
要求:
1.做出業務(1)-業務(8)的會計分錄。
2.計算該金融企業2016年7-9月份應納的增值稅(假設不考慮其它因素)。
[案例解析]
1.要想正確做出每筆業務的會計分錄,就要計算出每筆業務的銷項稅額、進項稅額。本案例既考核了營改增相關知識,又考核了會計基本功。
業務(1):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附件1《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第十五條第(一)款規定,提供金融業應稅行為,稅率為6%;《實施辦法》第二十三條規定,一般計稅方法的銷售額不包括銷項稅額,納稅人采用銷售額和銷項稅額合并定價方法的,按照下列公式計算銷售額: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稅率);《實施辦法》第二十二條規定,銷項稅額=銷售額×稅率。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附件2《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有關事項的規定》的相關規定(以下簡稱附件2),貸款服務以取得的全部利息及利息性質的收入為銷售額。業務(1)銷項稅額=6360÷(1+6%)×6%=360(萬元)。
會計分錄(單位:萬元)為:
借:銀行存款或應收利息6360
貸:利息收入6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360業務(2):根據附件2的相關規定,直接收費金融服務,以提供直接收費金融服務收取的手續費、傭金、酬金、管理費、服務費、經手費、開戶費、過戶費、結算費、轉托管費等各類費用為銷售額。業務(2)銷項稅額=1272÷(1+6%)×6%=72(萬元)。
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1272
貸:手續費收入1200
應繳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72業務(3):根據附件2的相關規定,金融商品轉讓按照賣出價扣除買入價后的余額為銷售額。不同品種金融商品買賣出現的正負差,在同一個納稅期內可以相抵,按盈虧相抵后的余額為銷售額計算。根據《財政部關于印發〈增值稅會計處理規定〉的通知》(財會〔2016〕22號)規定,金融商品轉讓按規定以盈虧相抵后的余額作為銷售額的賬務處理。金融商品實際轉讓月末,如產生轉讓收益,則按應納稅額借記“投資收益”等科目,貸記“應交稅費——轉讓金融商品應交增值稅”科目;如產生轉讓損失,則按可結轉下月抵扣稅額,借記“應交稅費——轉讓金融商品應交增值稅”科目,貸記“投資收益”等科目。債券轉讓應納稅額=(4240-2650)÷(1+6%)×6%=90(萬元)。
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1590(轉讓收入4240-購買價款2650)
貸:投資損益1500
應交稅費--轉讓金融商品應交增值稅90業務(4):根據《實施辦法》第十五條第(二)款規定,提供不動產租賃服務,稅率為11%。業務(3)銷項稅額=6660.00÷(1+11%)×11%=660(萬元)。
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6660
貸:主營業務收入—租金收入6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660
業務(5):根據附件2的相關規定,貸款利息費用的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扣除。
會計分錄為:
借:利息支出3000
貸:銀行存款3000
業務(6):增值稅進項稅額=85萬元。
會計分錄為:
借:管理費用5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85
貸:銀行存款585
業務(7):購進汽車用于銀行經營活動,應確認為用于應稅項目,增值稅進項稅額68萬元準予從當期銷項稅額中抵扣。
會計分錄為:
借:固定資產4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68
貸:銀行存款468
業務(8):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不動產進項稅額分期抵扣暫行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15號)第二條規定,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16年5月1日后取得并在會計制度上按固定資產核算的不動產,其進項稅額應按照本辦法有關規定分2年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第一年抵扣比例為60%,第二年抵扣比例為40%。取得的不動產包括以直接購買形式取得的不動產。第四條規定,納稅人按照本辦法規定從銷項稅額中抵扣進項稅額,應取得2016年5月1日后開具的合法有效的增值稅扣稅憑證。上述進項稅額中,60%的部分于取得扣稅憑證的當期從銷項稅額中抵扣;40%的部分為待抵扣進項稅額,于取得扣稅憑證的當月起第13個月從銷項稅額中抵扣。業務(8)確定的2016年9月進項稅額= 110×60%=66(萬元),待抵扣進項稅額為110×40%=44(萬元)。
會計分錄為:
借:固定資產1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66
應交稅費—待抵扣進項稅額44
貸:銀行存款1110
2017年9月會計處理如下: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44
貸:應交稅費—待抵扣進項稅額44
2、計算應納增值稅
銷項稅額=360+72+90+660=1182(萬元)
進項稅額=85+68+66=219(萬元)
應納增值稅=銷項稅額-進項稅額=1182-219=96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