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濱 徐 朝
踐行新理念 實現新作為 全面開創湯原振興發展新局面
■劉淑濱 徐 朝
湯原縣位于黑龍江省三江平原西部,縣域面積3420平方公里,下轄4鎮6鄉,人口27萬。近年來,湯原縣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兩次針對黑龍江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振興發展的主題,團結帶領全縣廣大干部群眾,搶抓機遇,奮力拼搏,全面加快經濟社會建設,各項事業取得了新成效。2016年湯原縣地區生產總值實現86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2.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實現67.1億元。五年來,縣域經濟綜合實力由全省排名49位晉升到38位。2017年,湯原縣將按照“產業富縣、農業強縣、生態立縣”戰略定位,加快轉型升級,持續深化改革,突出產業建設,切實改善民生,奮力走出湯原全面振興發展的新路子,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參加黑龍江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揚長避短、揚長克短、揚長補短,打好發展組合拳,奮力走出全面振興新路子”。湯原縣圍繞做好“三篇大文章”,發揮資源優勢,做好服務措施,引來外部活水,促進縣域經濟快速發展。
一是在健全基礎上出實招,栽好“梧桐樹”。
湯原縣按照“一區多園”和“工業向園區集中”的發展思路,重點規劃建設了占地面積5平方公里的湯原工業園A區和B區,打造了支撐項目建設的平臺,目前已被省政府批準享受省級開發區政策。工業園A區占地面積210公頃,主要承接科技型項目、技改型項目;工業園B區占地面積240公頃,建設標準高、涉及類型廣,是集建材制造、綜合物流、農副產品加工、木材深加工于一體的綜合性工業園區。目前,亮子奔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盛世凱達乳業產業園、天譽煤焦、松江水泥、竇氏木業、海瑞特特種工程塑料、波巴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實力強、產值高的企業已入駐園區。
二是在招商引資上下實功,引來“金鳳凰”。
湯原縣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第一要事、“一把手”工程,堅持領導帶頭招商,做到緊抓不放、持續加力。依托園區抓招商,強化主陣地作用,明晰產業定位,既抓龍頭型項目引進,又抓上下游協作配套,打造特色產業集群。突出專業抓招商,圍繞重點產業和重點項目,靈活運用以商招商、小分隊招商、掛職招商、產業鏈招商、協會招商等多種方式,開展精準招商、科學招商,不斷提高招商的實效性。優化服務抓招商,緊扣項目建設各個環節,完善服務企業長效機制,努力營造“圍繞企業轉、跟著項目跑”的濃厚氛圍。
三是在后續服務上求實效,產下“金蛋蛋”。
湯原縣在法律法規允許范圍內,積極為企業提供政策優惠,開辟綠色通道。2016年全縣開復工產業項目156個,完成投資46.6億元。中韓合資食品和保健品加工、農林產品批發大市場等一批項目落地,盛世凱達乳品產業園及北華萬頭奶牛牧場、慶豐水電站等一批項目進展順利;亮子奔騰二期擴建、維維湯旺河糧食加工、電子商務產業園等竣工投產;光明佳原新上一條“優+液態奶”生產線,日處理鮮奶能力提高到60噸;陶家水電站項目正在核準,生物質發電重啟運行,海瑞特特種工程塑料實現穩產。新建高新產業創業服務中心,引進科研團隊成立高分子材料研發中心,科技成果轉化步伐加快。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黑龍江要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得以充分發釋放的振興發展之路。湯原縣是農業大縣,優化農業結構,抓好種、養、加、銷四個環節,發展生態有機、優質高效的農畜林漁產品,是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
一是挖掘基礎資源優勢,探尋農業發展路徑。
湯原縣幅員遼闊,自然資源豐富,丘陵漫崗區、大片荒山、牧場、草原、平原沃野連綿,地勢平曠,盛產水稻、玉米、大豆及其他經濟作物。境內有大大小小河流23條,“引湯”水利樞紐工程灌溉40多萬畝稻田,湯原大米憑借口感好、品質佳,久享“南五常北湯原”的盛名。水稻、玉米等秸稈資源年產量達到115萬噸,是天然的飼料資源。氣候冷涼,環境優良,有利于疫病防控,適合畜禽規模養殖。畜牧養殖基礎良好,農民養殖經驗豐富。2016年,全縣新建、改擴建畜禽標準養殖場30個,生豬出欄120萬頭、肉牛出欄1.5萬頭、奶牛存欄1萬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實力較強,先后引進了光明佳原乳業、維維集團、大北農、盛世凱達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和引領作用明顯。
二是樹立科學發展理念,確立農牧循環經濟。
經過多次外出考察“取經”,湯原縣終于找到了推動農業發展的新引擎——農牧循環經濟。湯原縣按照生態循環、綠色生產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充分利用區位、生態、資源優勢,深入挖掘畜牧業發展潛力,吸納國內外生態循環農業生產與發展的高新科技成果,設計集創新性、示范性、效益性、規模性、循環性、生態性于一體的農牧循環經濟產業發展格局,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協調融合。各龍頭企業在水稻收儲、精深加工、乳制品加工,奶牛、飼料生產等方面為實施種養結合發展農牧循環經濟提供有力支撐。發展農牧循環經濟就成了深化湯原農業改革、打開湯原農民致富之門的“金鑰匙”。
三是出臺相關政策法規,扶持循環農業壯大。
為扶持農牧循環經濟發展,湯原縣出臺了《加快畜牧業發展的扶持政策》,對于稻草養牛產業項目,以100公頃水田與300頭肉牛場配套為1個循環單元,利用稻草發酵打包飼養肉牛、糞肥還田,實施種養結合發展農牧業的循環經濟。縣財政對稻草發酵打包、糞肥還田等全套農機設備給予50%補貼,每套農機具最高補貼50萬元;對稻草養牛產業活體抵押貸款給予年利率50%的貼息。目前,盛世凱達牧業有限公司已建成5000頭現代化奶牛牧場,正在建設萬頭奶牛牧場;香蘭鎮連合畜牧養殖場年出欄生豬達到5萬頭規模;6個稻草循環肉牛養殖示范點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全縣形成了奶牛、肉牛、生豬“兩牛一豬”的三大產業鏈條,實現了秸稈及畜類糞便的無害化和資源的循環利用,為湯原縣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益和顯著的生態效益。到2020年,全縣將發展水稻100萬畝、肉牛稻草養殖單元400個、有機水稻26萬畝,實現農田水利設施、農機作業與肉牛養殖產業科學配套,形成自然循環農業。

湯原縣引湯灌區渠首工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湯原縣堅持開發與保護并重,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努力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一方面,科學規劃設計,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縣”。湯原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富集,有森林、江河、濕地、冰雪、溫泉等獨特性自然旅游資源以及民族民俗、人文歷史、古代遺跡等地域文化資源。通過編制《湯原旅游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遵循“政府主導、市場運作,資源整合、產業聯動”的發展思路,打造以生態休閑、文化體驗為核心的復合型旅游目的地的目標和“紅色抗聯圣地,綠色休閑之都”的品牌形象。按照全縣旅游空間布局及功能,將旅游發展規劃為“一地三區”的發展格局。其中,大亮子河森林公園為國家AAAA級旅游風景區,景區占地面積7175公頃,森林覆蓋率為97%,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4.6萬個/立方厘米,被譽為“天然大氧吧”。公園打造了以原始紅松林為依托的綠色生態游,以愿海寺為依托的金色佛教文化觀光游、以抗聯密營遺址為依托的紅色革命歷史游、以冰雪資源為依托的銀色冰雪運動游的“四色旅游”。堅持樹立全域旅游觀念,著力構建“全景式打造、全方位服務、全社會參與、全季節體驗、全產業發展、全區域管理”的旅游發展格局,將湯原打造成以生態休閑和文化體驗為核心的復合型旅游目的地,建成全省旅游強縣,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縣”。另一方面,美化城鎮環境,打造“綠色生態宜居之城”。湯原縣編制完成了縣城中心區控詳規劃,鄉、村規劃覆蓋率分別達到80%和38%。累計實施棚戶區改造96.43萬平方米,城鎮化率達到47.5%。加強縣鎮主城區亮化、綠化、美化,啟動實施“兩河”改造工程,辟建9處小游園,安裝雕塑景觀10座,升級改造健身場、人民廣場、鳳鳴公園,主次干路亮化率達到98%以上,綠化覆蓋率達到18.2%。加強城市管理,累計維修和改造老舊住宅樓103棟,較好地完成了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目標任務,占道經營、違法建筑、規范牌匾、垃圾清運、小廣告清理等難點問題整治成效明顯。建成首座公鐵立交橋,實施了10多條街路拓寬改造,京撫公路、亮子河旅游公路、光明街等城鄉道路竣工通車。持續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主要污染物達標排放,保持了良好生態環境。依法開展退耕還林、還濕、還草工作,城鄉環境不斷改善。

湯原大亮子河森林公園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帶領人民創造幸福生活,是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自脫貧攻堅戰號角吹響以來,湯原縣認真貫徹落實扶貧開發工作的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六個精準”“五個一批”要求,舉全縣之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一是加強組織建設,增強扶貧聯合力。湯原縣把脫貧攻堅作為“一號工程”全力推進,成立扶貧開發領導小組,下設7個脫貧攻堅戰專項工作辦公室,10個鄉鎮脫貧攻堅工作推進組。制發了《湯原縣脫貧攻堅戰實施方案》。縣委、縣政府先后召開21次會議,研究部署和推進落實扶貧開發重點工作任務。縣領導帶頭開展調查研究,把每周六作為“扶貧工作日”,先后深入基層300余次,指導和協調解決脫貧攻堅工作的實際問題。31名縣處級領導干部、181家單位、2256名干部職工參與貧困戶包扶工作,并下派67名“第一書記”,每月駐村工作一周以上,與村干部共同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團縣委組織帶動貧困村青年創業,婦聯開展“巾幗創業”活動,帶動貧困村婦女創業,全縣上下聯動,多種形式全面參與扶貧工作。
二是強化精準施策,增強扶貧實效性。按照中央提出“兩個確保”的要求,湯原縣確定了“不下指標不湊數,實事求是搞識別”的基本原則,抽調精干力量,深入村屯逐戶排查,嚴格甄別“十一種人”,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進行民主評議,確定貧困人口數量,通過縣電視臺進行公告通知,有效增強了扶貧工作的精準性。湯原縣把產業扶貧作為精準扶貧的重要措施,通過發展食用菌栽植、畜牧養殖、特色種植,鼓勵群眾轉移就業、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方式,努力使全縣3113戶、7823名困難群眾脫貧。依托亮子奔騰和波巴布兩個食用菌龍頭企業,安排補貼資金1496萬元,通過菌袋補貼、基地補貼、打井補貼等方式,2016年發展食用菌1.1億袋。依托光明佳原乳品、盛世凱達牧業等畜牧龍頭企業,帶動貧困人口發展畜禽養殖脫貧。在發展勞務經濟上,將“雨露計劃”、農業生產技能、特色種養殖等培訓向農村貧困戶傾斜,提高就業技能,帶動貧困人口轉移就業脫貧。湯原縣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對4639名學生開展教育扶貧,切實切斷貧困的代際傳遞。針對學前、義務教育階段,對貧困學生每年分別資助500元、1000元和1250元;免除高中階段學雜費,并每年給予補助2000元;全部減免考入縣職業技術學校學生學費,并每年給予補助2000元。全縣累計為貧困學生免除學費40余萬元,高考后發放貧困大學生救助金18萬元,辦理助學貸款280萬元。湯原縣通過積極探索金融扶貧新路子,全面改進和提升金融扶貧產品,助力貧困人口脫貧致富。利用人民銀行扶貧再貸款的新優惠政策,爭取到扶貧再貸款資金1億元。根據《黑龍江省活體畜禽抵押貸款指引》等有關規定,推出了“牧場貸”貸款,鼓勵畜牧龍頭企業發展,帶動貧困戶脫貧。開發了貧困戶專項扶貧貸款、貧困戶+新型農村經營主體、貧困戶+龍頭企業扶貧貸款三種新產品,利用農村信用聯社農村網點多的特點,對具有帶動多個貧困戶或整鄉整村貧困戶脫貧的龍頭企業、新型農村經營主體,發放貧困戶+新型農村經營主體、龍頭企業扶貧貸款。
三是搭建信息平臺,增強扶貧精準性。湯原縣在精準識別的基礎上,借助聯通公司技術、網絡等資源優勢,搭建了佳木斯市首個縣級扶貧開發信息網絡平臺,實現了大容量數據儲存、統計分析、數據展現及貧困人口信息動態管理,政策落實陽光操作,上級精神精準迅速傳遞,教育、醫療、醫保、社保、金融等行業系統實現互融互通等目標功能。同時,開發了手機移動終端,方便貧困群眾及社會各界及時了解扶貧信息。目前,已完成衛生、教育、民政、醫保等15個部門有關數據錄入,開始試運行,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堅實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美麗中國要靠美麗鄉村打基礎,要繼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農民建設幸福家園。湯原縣緊緊圍繞省市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的總體安排部署,逐步實現了美麗鄉村建設由單項推進向綜合發展轉變,由村村一個樣向各具特色轉變,由物質文明向全面文明轉變。
一是完善基礎設施。湯原縣堅持缺什么建什么、少什么補什么的原則,統籌安排村內路硬化、路肩硬化、邊溝硬化、文化廣場、路燈和監控探頭安裝、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等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有效解決了重復建設、“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問題。引導農民在房前屋后、村屯周邊、道路兩側空閑地、廢棄地,實施以圍院、圍屯、圍塘和沿路綠化為主的“三圍一沿”工程。2016年,全縣累計投入建設資金1.16億元,建設20個示范村,完成路面硬化105公里,路肩硬化89公里,邊溝硬化255公里,建設廣場2.93萬平方米,路燈建設464基,村級活動場所建設7200平方米,示范村道路、邊溝、廣場硬化率全部達到100%。
二是深化環境整治。湯原縣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大農村“六清”和“野廣告”清理工作,按照垃圾場要遠離村屯、水源的目標,加快推進了農村垃圾堆放場、柴草堆放場、糞肥堆放場、取土場和糧食晾曬場的建設。積極探索農村垃圾近郊村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方式,遠郊村采取集中填埋方式處理,全縣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以上。根據實際情況,著力建立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機制,每個自然屯設置1名專職保潔員,對2000人以上的自然屯每增加1000人,增配一名專職保潔員。縣財政和鄉鎮每年投入資金400多萬元作為農村專職保潔員的獎勵和績效工資。
三是樹立文明新風。為了改變落后的風俗習慣,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鄉村落地生根,湯原縣采取多種措施,努力在鄉村樹立文明新風,展現鄉村精神文明新貌。在全縣137個行政村開通鄉村廣播,利用每周的播音時間,講解村規民約、道德故事、傳統文化等內容,逐步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到農村每一村每一戶。在村屯路口、廣場等地懸掛橫幅標語、張貼宣傳畫、設置宣傳欄300余塊(張),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鄉村宣傳覆蓋率達到100%。利用“三下鄉”“科普之冬”“科技大篷車”“田間學校”等活動,針對農民需求,適時開展科普示范、農技培訓、法律咨詢、電商培訓、電影放映、發放圖書、贈送春聯、送醫送藥、免費健康體檢、文藝演出等服務,提高了農民群眾的文化、科技和健康水平。湯原縣137個行政村都配置了農家書屋,開展道德講堂活動,注重用紅色經典書籍、紅色抗聯故事、文化活動等教育引導村民踐行核心價值觀。2017年,湯原縣將把反對鋪張浪費、反對婚喪大操大辦作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組織開展“移風易俗從我做起”主題活動,大力倡導健全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等群眾自治組織,推動鄉風民風美起來。
百舸爭流千帆競,乘風破浪正遠航。湯原縣緊緊跟進時代發展的步伐,深入貫徹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緊緊圍繞省市委重大決策部署,凝心聚力、奮勇爭先,不斷開創轉型升級、振興發展新局面。
責任編輯杜金瑩/dujinying@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