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N.E.S 編輯部
依威能源:客服態度再好不如充電服務到位
撰文/N.E.S 編輯部


依威能源
3?15調查
依威能源旗下的這次充電體驗仿佛談了一場瓊瑤式的戀愛,被誤導、被阻礙、被安撫。劇透一下,盡管經歷了這么多波折,最終也還是沒能充上電。
調查時間:
2017年3月1日
調查地點:
錦江都城軍事博物館酒店
綜合評分:★★★
在尋找依威能源旗下的充電樁時,記者使用了其旗下名為“E充站”的APP,根據APP的標示,選擇了位于錦江都城軍事博物館酒店的充電樁。但是根據APP提供的導航信息,未能順利找到指定電樁,記者致電酒店欲詢問充電樁具體位置。奇怪的是,酒店前臺工作人員告知并沒有充電樁。筆者根據其他導航的指示,驅車趕到充電樁所在地,其間并未見到任何指示標志。最終發現,這個充電樁就在酒店院內,而充電樁的實際位置與導航指示偏差在一公里以上。

6個充電樁的類型在E充站上并未詳細說明,樁體上的文字說明為“電動車中速充電器”。這不是一般的交流、直流充電樁,也區別于日常所說的快、慢充。依威能源的客服將此類充電樁定義為慢充,而事后記者在E充網上查詢到的充電樁信息也將這6個中速充電器標注為慢充。對于第一次使用的車主來說,這樣的命名方式可能會帶來一些困惑。
在開啟APP時,有彈出提示需要開啟藍牙。掃描充電樁掃描屏幕上的二維碼,并沒有反應。筆者撥打了APP上提供的客服電話,并根據客服的指示選擇手動輸入位于屏幕左上角的電樁CID。遺憾的是,筆者最終也沒能充上電,原因是6個帶有充電樁的停車位上停滿了燃油車,并且車主們并沒有留下聯系電話。
充電體驗并不順利,但這是本次體驗的多家充電服務商中,最快進行客服回訪的一家。在下載APP的第二天,筆者接到客服來電,詢問在使用過程當中是否存在問題,并告知記者即將推出88元包月套餐,套餐中含有50度電,首次購買可以僅購買一個月,之后則是6個月起售。同時,客服提示APP當中提供的客服電話將24小時接聽,建議用戶遇到問題隨時求助。然而,這個說法兩天后就被推翻了。首先是筆者在凌晨撥打了APP提供的客服電話,無人接聽。筆者在當天上午就此再次致電400電話進行詢問,這一次工作人員則說客服電話并非全天在線。至于工作時間,工作人員只說“太晚就沒人了”,并沒有給出明確的時間。
需要肯定的是客服人員的態度,面對關于發票開具(按充值金額而非使用金額開具)、預約充電(不同充電站點情況不同,建議實地考察)等問題均一一作出了解答。
但客服態度再好也只能是提升使用體驗的附加值,對用戶而言最重要的是能在需要充電的時候順利地找到充電樁、停車位,盡快為車輛充電。當然,在這次的體驗當中有些問題并不只是出在依威能源身上;從酒店的行為中不難察覺,讓新能源汽車的充電服務真正便捷起來,充電服務商還有許多技術之外的工作要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