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來電充電樁“形同虛設”
撰文/N.E.S 編輯部
3?15調查
又是一年3·15,即便在這一敏感期,也不能指望所有企業都能解決長久積累的問題。繼去年8月針對北京充電樁市場問題進行曝光后,近日,《新能源汽車新聞》編輯部再次啟動大調查。然而,本次調查反映出來的問題不僅包括仍未解決的舊患,甚至還隨著充電樁“新國標”的頒布添上了新傷。車樁不匹配、占位嚴重、故障率高、后續維修反饋時間長、APP網絡不暢、站點位置不合理等一系列問題,為扮演消費者角色的我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麻煩。
本次調查采取抽樣形式,我們在北京市充電設施公共服務管理平臺上,按照充電樁的建設數量,對前15家建設和運營企業、近30個充電站點進行了抽查。
調查時間:
2017年2月28日
調查地點:
金泰海博酒店充電站、富錦會所充電站
綜合評分:★★★☆
特來電站點名稱數量壞樁數量是否有指示標識
有無燃油車占位
有無
人員看守卡/APP停車收費
金泰海博酒店充電站
2個慢充、
8個慢充1無有無APP3元/30分鐘(彈性價格)
富錦會所充電站1個慢充、10個慢充1無有無APP5元/小時
2月28日,記者駕駛一輛北汽EV160來到了位于北京金泰海博酒店的特來電充電站點,盡管沒有明顯的指示牌,但由于地處地面停車場,因此站點位置較明顯。該充電站采用的是特來電特有的集群式充電分布,共有2個快充樁和8個慢充樁,且支持掃碼充電。按道理說,這一規模能夠滿足來訪車輛的充電需求。然而,事實并非如此,記者并未在此順利充上電。
原因之一是,10個充電車位中有9個已被其他車輛占用,而僅剩的1個也處于充電狀態。在無法充電的情況下,記者撥通了停車場入口的服務單位監督電話。電話另一端是物業委托方負責人,該人士表示,在安裝充電樁時,物業無法保證將車位留給電動汽車。
“現場僅有200多個車位,每天都會停滿,無法保證給電動汽車留出位置。”對方說。“如果想充電,可以聯系占位車主挪車。”
“是否是特來電在安裝時沒有與物業協商好呢?”記者問。
該負責人回答,“協議中,特來電向物業方繳納租金,物業收取電費,且不負責充電車位的管理。”
當然,充電車位被占用的問題一直都是影響充電體驗的重要原因之一,長期以來這一問題仍未得到較好的解決。就該站點來說,占位的嚴重使得多個充電樁的存在顯得形同虛設。而這主要涉及充電樁運營商與物業方的博弈,對特來電來說,似乎是時候進行進一步溝通解決了。
除了燃油車占位非常嚴重外,記者還注意到,現場的充電樁損壞現象也令人不堪。在8個慢充樁中,個別充電槍的保護蓋已經脫落,更嚴重的是,其中一個充電槍的線頭已經外露。
仔細觀察一番后,記者撥通了特來電全國統一客服熱線。客服人員要求上報充電樁的編號,并承諾,確認情況屬實后會盡快安排人員來維修。
由于在該站點未能順利充電,于是記者找到了距該站不遠的北京富錦會所充電站,平臺顯示共有1個快充樁和10個慢充樁。意外的是,按照導航指引,最終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慘淡景象。
從現場看到,所謂的那1個快充樁已被拆卸放置于會所門口,顯然是被冷落了很久。記者再次撥通了特來電客服電話,對方的答復是,需要記者將該站點的問題進行拍照上傳到后臺,會有專門的工作人員來處理。
然而,當天由于車輛占位現象嚴重,我們也未能在該站點使用上慢充樁。
記者通過隨機走訪了特來電的兩個充電站點,發現了兩個最大的問題,一是車輛占位現象嚴重,無人管理,使得充電樁的布設形同虛設;二是充電樁損壞后,后續的維修反饋時間較長。
發稿前,記者再次前往位于金泰海博酒店的特來電充電站點,碰巧的是,記者與特來電維修人員幾乎同時到達現場。據維修工人介紹,他們是當日上午才接到的報修通知,而此時距記者電話報修的時間已經過去了6天。
工作人員介紹,“我們雖能夠檢測到充電樁是否離網,但卻無法明確原因,只能到現場進行勘測,雖然有巡檢人員,但不如用戶的反饋更及時、準確。”
值得慶幸的是,在整個充電樁群中,一個充電樁的損壞不會影響其他樁的使用。另外,工作人員還表示:“由于樁在啟動后才會通電,因此,線頭外露并不會出現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