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大地回春,春潮涌動,一場聲勢浩大的脫貧攻堅春季攻勢已在貴州大地全面展開。
從春節后上班第一天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召開專題會議部署今年全省脫貧攻堅工作,到省委書記、省長等省領導利用“無會期”密集赴基層蹲點調研,再到全省各級干部群眾迅速行動,這場在今年2至4月間發起的春季攻勢,已然成為當前多彩貴州昂揚奮進的主旋律。
貴州是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十三五”開局之年,貴州深入實施大扶貧戰略行動,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脫貧攻堅首戰告捷。但是,今年全省要減少貧困人口100萬人以上,20個貧困縣、90個貧困鄉鎮摘帽,2300個貧困村退出,脫貧攻堅的任務非常艱巨,常規思路、按部就班難以完成任務,發動春季攻勢,就是要集中精力、集中火力,確保今年脫貧攻堅再戰告捷。
開對“藥方子”,才能拔掉“窮根子”。省委、省政府出臺《2017年脫貧攻堅春季攻勢行動令》,對春季攻勢規劃了“時間表”和“路線圖”。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敏爾指出,要進一步提高脫貧攻堅精準度,組織發動好脫貧攻堅春季攻勢。省委副書記、省長孫志剛強調,要堅決打贏易地搬遷扶貧、產業扶貧兩場硬仗,確保2017年脫貧攻堅再戰告捷。
當前,我們須以精準為基本攻略,牢牢把握主攻重點,精準實施產業扶貧,精準推進易地搬遷扶貧,精準強化教育扶貧,切實做到扶貧對象再精準、扶貧方式再精準、扶貧成效再精準、脫貧退出再精準,提高扶貧脫貧精準度、增強群眾獲得感。
在脫貧攻堅春季攻勢中,想不想抓落實、敢不敢抓落實、會不會抓落實,檢驗著各級黨員干部的精神狀態、干事能力和工作作風。“道阻且長,行則將至”。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把脫貧責任扛在肩上,把春季攻勢抓在手上,做到既掛帥又出征、既運籌帷幄又沖鋒陷陣, 層層壓實責任,級級傳導壓力。立下“軍令狀”,就要橫下一條心,抓鐵有痕,踏石留印,拿實績說話。
在脫貧攻堅春季攻勢中,需進一步調動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積極性,加大力度做好對貧困群眾的宣傳、教育、培訓和組織工作,把扶貧與扶志結合起來,著力激發貧困群眾發展生產、脫貧致富的主動性,著力培育貧困群眾自力更生的意識和觀念,引導廣大群眾依靠勤勞雙手和頑強意志脫貧致富。動員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扶貧事業,繼續深化中直機關、東部城市對我省定點幫扶工作,繼續開展集團幫扶、駐村幫扶,鼓勵支持各類企業、社會組織、個人參與脫貧攻堅,用活用足社會幫扶資源,凝聚起脫貧攻堅的磅薄力量。
在脫貧攻堅春季攻勢中,信心比黃金更重要。我們須以“釘釘子”的精神推進脫貧攻堅,堅定信心、保持清醒,擼起袖子加油干、邁開步子加快趕,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