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振

“硬骨頭”就要集中攻堅,“決戰點”就要全力攻克,集中火力推進精準實施產業扶貧、精準實施易地搬遷扶貧和精準實施教育扶貧。
“言必信,行必果。”習近平總書記說,農村貧困人口如期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是我們作出的莊嚴承諾。
在全面小康征程中,貴州正與時間賽跑。
脫貧攻堅任務繁重,越往后脫貧難度越大,2017年必須打贏關鍵一戰。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敏爾要求:“各級各部門要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為主線,把精準作為基本攻略,堅持問題導向和項目導向,集中精力、集中火力,迅速發起脫貧攻堅的春季攻勢。”
2月28日,在全省脫貧攻堅春季攻勢推進會上,省委副書記、省長孫志剛說,要一環緊扣一環抓,一錘接著一錘敲,全面掀起脫貧攻堅春季攻勢熱潮,為2017年脫貧攻堅謀好局、開好頭、起好步。
“確保今年脫貧攻堅再戰告捷。”春季攻勢聲勢浩大、志在必得。
扎實推進大扶貧戰略行動
脫貧攻堅再發力,春季攻勢拔窮根。
扶貧開發是輸不起的攻堅戰。 全省干部群眾協力突圍,“十二五”時期,貴州減貧656萬人,農村貧困人口從1149萬減少到493萬。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到貴州考察時指出:“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
貴州迅速行動,省委強調把扶貧開發作為第一民生工程,大力弘揚“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精神和“馬上就辦”作風,從擺脫意識和思路的貧困入手,強化“減貧摘帽”機制,完善精準扶貧措施,落實社會保障兜底,引導全社會真扶貧、扶真貧,不斷改善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奮力撕掉貧困落后的標簽。
《關于堅決打贏扶貧攻堅戰確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及10個配套文件即“1+10”配套文件出臺,從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和就業、生態移民、教育等方面,明確了脫貧攻堅任務書、作戰圖和時間表。貴州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強調,“十三五”時期是扶貧攻堅、同步小康的決勝時期,并提出實施大扶貧戰略行動。
推進大扶貧戰略行動,核心要義是在黨的領導下,強化全力扶貧、全面扶貧的大格局,動員方方面面力量,堅決打贏科學治貧、精準扶貧、有效脫貧這場輸不起的攻堅戰。
大扶貧戰略行動卓有成效。“十三五”開局之年,15.7萬名干部遍訪貧困村貧困戶,貴州減少貧困人口120.8萬人,在全國率先打響易地搬遷扶貧“第一炮”,對45.8萬農村人口實施搬遷,極大改變了生產生活條件;6個貧困縣、60個貧困鄉鎮摘帽,1500個貧困村退出。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2017年,貴州計劃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萬人以上,20個貧困縣、90個貧困鄉鎮摘帽,2300個貧困村退出。
一場硬仗,在貴州大地迅速打響。春季攻勢必將激發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強大智慧和力量。
《中共貴州省委 貴州省人民政府2017年脫貧攻堅春季攻勢行動令》強調,“攻勢時間”為2017年2月份至4月份,其中,2月5日至19日、3月5日至19日為全省兩個雙周“無會期”,期間除貫徹中央精神外不召開全省性會議、不舉辦大型活動,領導干部要深入基層蹲點調研,與當地干部群眾共謀脫貧大計。
“基本攻略”為:以精準為基本攻略,以問題和項目為導向,切實做到扶貧對象再精準、扶貧產業再精準、扶貧方式再精準、扶貧成效再精準、脫貧退出再精準,提高扶貧脫貧精準度、增強群眾獲得感。
“攻勢重點”是:集中火力推進精準實施產業扶貧、精準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和精準實施教育扶貧。抓項目落地,推動產業扶貧項目落地生根,推動易地搬遷扶貧項目落細落實;抓政策見效,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脫貧攻堅慢不得,“一刻也不能放松、一天也不能懈怠”,大扶貧戰略行動需要扎實推進。
全力攻克“決戰點”
針對“攻勢重點”,在貴州脫貧攻堅春季攻勢首戰之地威寧自治縣石門鄉蹲點調研時,陳敏爾說,“硬骨頭”就要集中攻堅,“決戰點”就要全力攻克。
孫志剛說,要緊緊扭住精準這條生命線,集中精力、集中火力,確保脫貧攻堅春季攻勢取得實實在在戰果。
精準實施產業扶貧,定好目標,選好項目,建好機制,做到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讓貧困群眾有事可做、有利可獲。
“春若不耕,秋無所望。”貴州省直機關工委駐麻江縣龍山鎮復興村第一書記呂忠飛說,“春季攻勢”行動關鍵在“干”。
呂忠飛將協助復興村完善“支部+合作社+電商”脫貧模式,推進網商農超對接、農批對接等產銷銜接模式,降低交易成本,把當地農特產品推出去,為貧困群眾開辟一條產業致富路。
產業扶貧是根本。“貧困戶實現穩定脫貧的關鍵在產業,沒有產業支撐,即便一時脫貧了,也可能不久后就返貧。”呂忠飛說。
精準推進易地搬遷扶貧,緊扣搬遷對象、安置地點、標準設計、成本控制、建設管理五大關鍵環節解決好“怎么搬”的問題,全面推廣惠水縣“五個三”改革配套經驗解決好“搬出來以后怎么辦”的問題,必須為今年計劃搬遷的75萬新移民創造一個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新環境。易地搬遷扶貧計劃總投資超過450億元。
今年貴州需要搬遷的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159338戶660290人,占總搬遷人口的87%;涉及50戶以下、貧困發生率50%以上整體搬遷自然村寨3603個,搬遷55159戶231364人,占總搬遷人口的30.8%。
2月16日,貴州省政府辦公廳下發關于今年易地搬遷扶貧任務的通知,要求縣級政府主要負責人“親自抓、帶頭干”,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要科學選擇規劃安置點,因地制宜制定貧困人口就業和產業扶持措施,整合各方資源促進貧困人口如期實現脫貧目標,不能將任務分解到鄉鎮實施。
精準強化教育扶貧,讓貧困家庭孩子接受更加良好的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不重教育,窮根難拔。”教育扶貧,只有推動文化資源下沉,才能讓亟需幫助的貧困家庭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在息烽縣小寨壩鎮南中村,貴州省文聯駐村干部梁俊賢春節剛過便忙碌起來,不停奔波于文化、教育部門,為村里的貧困大學生爭取資助資金,幫助解決學前兒童入學難、營養餐等問題。同時,為提高村民種植技能,協調邀請省、市、縣專家對村民進行獼猴桃種植培訓。
在春季攻勢中,各級黨委、政府以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意志和聞雞起舞、攻城拔寨的勁頭,利用“無會期”蹲點調研,既掛帥又出征,卯足干勁推動產業扶貧項目落地生根、推動易地搬遷扶貧項目落細落實。
在六盤水春季攻勢部署中,要求“三變”改革實現貧困群眾全覆蓋,真正讓貧困群眾享受“三變”改革紅利;在黔西南,州委領導與基層干部群眾、企業家共商春季攻勢,充分尊重老百姓的意愿,激發老百姓的內生動力,讓老百姓在脫貧攻堅春季攻勢中得到實惠……
“決不讓一個貧困地區、一個民族在同步小康中掉隊”,戰略承諾重千斤!
(責任編輯/顧海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