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微 王吉芳 聶倩蓮
摘 要:文章以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CAJD)收錄的1 796篇創新創業研究領域文獻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傳統文獻計量與社會網絡分析法相結合,并利用可視化軟件pajek進行可視化,挖掘該領域的研究熱點和發展趨勢。
關鍵詞:創新創業 計量分析 研究熱點
中圖分類號:F2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2(b)-0248-03
2015年3月5日,兩會政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再次提到要“把億萬人民的聰明才智調動起來,就一定能夠迎來萬眾創新的新浪潮?!庇纱?,“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浪潮開始引發公眾關注,新創業教育改革,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經濟體制增效升級的迫切需要,是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促進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為了更好地了解國內關于創新創業研究的現狀和熱點,該文嘗試將傳統的文獻計量方法與目前廣泛使用的可視化分析工具pajeke結合使用,以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CAJD)所收錄的相關文獻作為研究對象,對數據進行深度挖掘,以可視化的形式來展現我國創新創業研究的現狀和熱點。為高??茖W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固化教育研究成果提供依據和支撐。
1 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為了全面把握學科的發展動態和重要研究主題,文章以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CAJD)為數據源,以“主題詞”為檢索字段,“創新創業”為檢索詞,發表期刊類別限制在“SCI來源期刊、EI來源期刊、核心期刊”和“CSSCI”,發表時間不限,共檢索到有效文獻1 796篇。
文章的數據處理選擇Note Express和Excel,可視化分析選擇A.Mrvar和V.Batagelj于1996 年開發的網絡量化和可視化分析軟件Pajek最新版本。通過對所采集文獻的關鍵詞進行共詞網絡分析,展示目前國內創新創業領域的研究現狀、研究熱點和發展趨勢。
2 創新創業領域研究現狀
2.1 文獻發表時間和期刊分布
發文量的多少代表了在一定時期相關主題研究的冷熱程度,可以粗略地看出這一學科的發展趨勢。如圖l,是研究“創新創業”這一主題的歷年發文統計,結果表明:創新創業領域核心期刊的發文共計1 796篇,隨著時間增長非常明顯,特別是2015年,增長幅度接近90%。其中最早的一篇關于創新創業的核心期刊發文出現在1995年,篇名為《陶行知的崇高師德觀及其偉大實踐》,文中提到“他(陶行知先生)畢生的教育實踐中, 汲取中西文化的精華, 創造了符合中國國情和時代要求的, 充滿著改革、創新、創業、富民、做真人等精神的生活教育理論?!盵1]由此可見,關于創新創業,特別是教育界創新創業的討論由來已久。而包括創新、創業在內的,這些寶貴精神財富也正是我們今天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不斷繼承和發揚的。
對發文期刊的統計結果表明,共有354種核心期刊曾經刊載過以創新創業為主題的文章,覆蓋了高等教育、企業經濟、金融、新聞與傳媒、計算機和圖書情報等40個學科,涉及的研究領域非常廣泛,高等教育、企業經濟和職業教育等研究領域為主,最突出的是高等教育,已經成為創新創業研究的主要陣地,發文量所占比例達到了45%。
通過對發文期刊進行更加細致的統計(見表1,表2),可以明確地看出,創新創業研究涉及期刊眾多,但是有90.7%的期刊相關發文量為10篇及以下,相關發文量為10篇以上的期刊僅占不到10%。而這些發文量較高的期刊幾乎全部都是教育領域的相關期刊。
因此,國家把高校的創新創業工作提升到了戰略高度,全面深化創新創業教育已成為當前高校人才培養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2.2 高被引文獻分析
通過對引用頻次最高的前10篇文獻(見表3)進行分析梳理,可以總結出關于創新創業研究的普遍關注焦點,為我們對這一主題的發展研究提供基礎。
表3列出了被引頻次最高的10篇文獻,它們主要探討高校創業創新教育、大學生創業、產學研合作和高校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內容。李家華和盧旭東在文章《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養體系》中分析了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體系的主要障礙,指明了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體系的實施路徑,由此逐步實現由功利性戰略目標向非功利性戰略目標的轉移,切實推進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科學發展[2]。仲偉俊等在《產學研合作技術創新模式分析》中對我國產學研合作及其技術創新模式進行了分析,提出了不能用科技成果轉化率衡量產學研合作水平、產學研合作應由基于成果的合作向注重能力的合作轉變、加快提升產學研合作技術創新水平的關鍵是要增強企業技術創新的積極性和能力等基本觀點[3]。雖然高被引文獻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體現創新創業這一主題的主要研究方向,但是由于引用的滯后性,我們看到排名前十的高被引文獻都不是最新文獻,而隨著社會環境和研究條件的變化,一定會出現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這一主題也一定會出現新的研究熱點和方向。
2.3 社會網絡分析
社會網絡分析是一種跨學科的研究方法,從網絡的角度對創新創業這一研究主題相關文獻的關鍵詞進行分析, 可以加深對研究現狀的了解,進一步分析此研究領域的熱點主題[4]。
將所采集到的文獻的關鍵詞提取出來進行詞頻統計,這一研究領域的1 796篇文獻的關鍵詞數量達到了4 268個,但是分布非常分散,詞頻大于10的,只有51個關鍵詞(見表4)。這一分布情況說明我國創新創業研究涉及的面非常廣,但大多數還是集中在教育領域,在其他領域的研究主要為經濟、勞動科學和科研管理等學科。
從關鍵詞中提取詞頻大于10的51個關鍵詞進行共現詞分析,將關鍵詞作為節點,兩個關鍵詞共現關系作為連線,通過Pajek得到一個網絡圖。
此外,隨著時間的推進,對創業創新這一主題的研究也越來越深入和具體,近些年更多的學者把創業創新與自己的專業和工作結合起來,例如《萬眾創新創業與高校圖書館服務》《眾創空間在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中的作用研究——基于全國6個城市25個眾創空間的實地走訪調查》《區域金融集聚與創新創業的耦合性——基于面板VAR的實證分析》和《面向協同創新創業的研究生培養模式研究——以浙江大學工程學科為例》等等,都是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社會環境中,將創新創業與各領域的工作和研究相結合,與社會發展相結合,以持續提高整個社會的創新能力。
3 結語
該文通過文獻計量分析,展示了我國以創新創業為主題的相關文獻的年度分布、期刊分布和高被引論文分布,描述了這一主題的研究現狀。從年度分布來看,文獻總體呈現增長趨勢,從期刊分布來看,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企業經濟和職業教育等方向,研究領域相對集中,但總體分布非常廣泛。從高被引論文的分布來看,高校人才培養、大學生創業和產學研合作是學者們關注的話題,受到廣泛的關注。
通過對關鍵詞的詞頻統計分析和詞共現分析,可以了解到,目前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更多地是在各類高校中進行,并且已經開始結合各自的實際在落實方式和實踐效果上進行探討,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各個領域都會將自己融入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環境中,使科技創新與社會發展相結合[5]。唯有如此,才能持續提高創新能力,將創新創業落在實處,真正為我們的社會發展提供動力。
參考文獻
[1] 郭維廉 ,王淑芝. 陶行知的崇高師德觀及其偉大實踐[J]. 普教研究,1995(4):15-17.
[2] 李家華,盧旭東. 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養體系[J]. 中國高等教育,2010(12):9-11.
[3] 仲偉俊,梅姝娥,謝園園. 產學研合作技術創新模式分析[J]. 中國軟科學,2009(8):174-181.
[4] 滕廣青,牟冬梅,任晶. 國外社會網絡分析在文獻計量領域的應用研究[J]. 情報資料工作,2014(1):47-51.
[5] 宋之帥. 工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研究[D].合肥工業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