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保中
近日,天津的七旬老人王奇文七年堅持為患腦萎縮的妻子張彥君唱歌來幫助她練記憶的故事感動了很多人。
腦萎縮對人最大的影響,就是會帶走患者的記憶。這種病的高發年齡段是50歲到60歲,女性的發病人數高于男性。由于起病緩慢,不易被發覺,不僅病程長達數年至數十年,而且可能逐漸加重,非常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而且目前在我國的發病率呈逐年遞增趨勢。
自我檢查早發現
腦萎縮最早期的表現主要是輕度認知障礙,好忘事,遇事反應不如以前靈敏。到醫院還查不出能解釋這些變化原因的疾病。
早期癥狀若未受到重視,發展到輕度、中度腦萎縮時,癥狀就會逐步加重。如做事丟三落四,說完就忘;穿衣服較以前慢;做飯做菜的步驟記不全;與人交談經常想不起一些簡單的詞語,或以不常用的詞語代替,說的話和寫出的句子讓人難以理解;出門一下子想不起家在何處、如何返回;原來勤快的人慢慢對家務、社交活動感到厭倦;有時還會毫無來由地情緒漲落,極不穩定,甚至變得多疑、抑郁、淡漠、焦慮或粗暴等。
如果早期能及時發現(6個月以內)治療恢復為最佳。如果發病兩三年才開始治療的話,效果相對就差。
除了到醫院在醫生的幫助下進行專業檢查確診外,建議大家都學習一下“自我檢查法”,方便患者和家人進行早期病情檢測。
首先自然站立,雙腳并攏,最后閉目,檢查是否平穩。然后在一直線上,腳跟挨著腳尖向前行走,觀察動作是否平順。最后單腳站立,然后閉目,看是否平穩。
腦萎縮能預防
有些人認為腦萎縮是衰老的結果,無法預防,其實不然,如果早期能積極地采取正確的措施,把一些危險因素控制在萌芽狀態,還是可以起到一定的預防效果的。
除了積極防治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動脈硬化等全身性疾病外,增加社會活動也對預防腦萎縮非常必要。
經常讀書看報、寫寫算算,有規律地運轉大腦,不斷促進大腦神經及感官信息運動的活躍,有利于改善腦部的血液循環,推遲腦細胞的老化,延緩腦萎縮的進程。
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多一分社會交往就多一分身心健康。中老年人應多增加外出活動機會,這樣刺激大腦皮層不斷有新的興奮點產生,從而可以延緩衰老,減慢腦功能衰退。
此外,銀杏、丹參等活血、健腦的中草藥對預防腦萎縮也有一定的效果。
語言康復很重要
已經發生腦萎縮的人除了要遵照醫囑服用藥物進行治療外,語言康復也很重要,要堅持發音器官鍛煉和說話相結合。
加強舌體運動可使舌的動作得到改善;通過聲帶震動可使聲帶得到鍛煉;通過呼吸練習使氣流得到調整;口腔運動可幫助舌的運動,以加強對氣流的調整等。這些均有利于言語恢復,說話練習也能反過來強化發音器官的功能。
語言的治療有高度針對性,命名性失語治療重點放在對物品名稱命名的訓練上;讀寫困難者重點練習復述詞句和書寫訓練上;表達能力差者,多進行日常口語對話、手勢語、指物品名稱或哼調練習。堅持“視、聽、說、寫”四者并重,堅持天天學,天天練。
不過,也不宜安排過多,操之過急。過多過重的練習反而會使患者將語言訓練當作是負擔,不能取得患者的協作。所以要堅持多種形式的鍛煉,以此來提高患者的興趣,訓練內容可有繞口令,又有講故事、提問,還可根據患者自身情況采取搶接、聯句等形式。語言康復每天治療1次,每周6天,休息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