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前兩天,我家剛賣了70頭小豬,連本帶利賺近4萬元!” 污俄村養殖大戶龍金堂一臉喜色地告訴記者,他已于今年初注冊成立了龍氏香豬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從江香豬,是我國珍貴的微型地方豬種,僅產于從江縣月亮山區。具有體型小、肉質鮮嫩、味道香醇且純凈無污染等特點。
從江縣加勉鄉的污俄村,是香豬養殖的發源地之一。“以前沒有通村公路,村民生活艱苦、出行不便,更別談發展香豬養殖業了。”污俄村村主任龍金代回憶說,“有不少省內外的老板慕名而來想購香豬,但一看車子無法到村就不想買了。想要購買的人就在山外等著,我們裝上四五頭小香豬,騎著摩托車花費1個多小時才能送到山外。”
為打贏月亮山區脫貧攻堅戰,從江縣將香豬養殖產業作為產業扶貧的核心產業來抓。“產業扶貧是老百姓脫貧增收的致富路,因此,加勉鄉的產業扶貧專項資金有5000萬是專用于發展香豬產業的。此外,政府每年還會拿出不低于800萬的資金來發展香豬產業。”加勉鄉黨委書記陸再杰表示,“爭取今年達到3萬頭的養殖規模,每年遞增5000到1萬頭。”
小香豬真能給百姓帶來致富希望?陸再杰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每頭母豬一年平均可產15-22頭小豬,存活率高,兩個月后即可出欄。28-45斤的小乳豬,可賣到25元/斤。即便是大豬,也能賣到15元/斤左右。”
“我們采取‘公司+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即交通系統的大企業貴州高速集團幫我們解決香豬外銷的市場問題,本地的龍頭企業負責養殖技術推廣、飼料供應和向農戶收豬,合作社負責組織農戶參與產業發展,農戶負責香豬養殖。”從江縣委常委、加勉鄉極貧鄉鎮脫貧攻堅工作協調領導小組副組長、駐村工作小組組長楊曉輝說。
“去年年前,貴州高速集團到加勉鄉收購了307頭香豬,僅我家就賣了10多頭。”村民龍志輝說起這事,依舊滿心歡喜,“貴州高速集團給我們解決了銷路,日子越過越好,我們的干勁可足了。”在污俄村,記者看到當地百姓發展香豬產業積極性極高,一個個豬棚圈地而起。“高速集團前兩天剛帶著貴大農學院專家來實地考察,給我們出謀劃策。”村委委員龍金貴指著基地說。
2016年,全縣香豬存欄29.08萬頭,累計出欄55.15萬頭。已有貴州從江粵黔香豬開發有限公司等10余家生產、加工、銷售企業加盟從江香豬開發,并在廣州、重慶、長沙、貴陽等地建立了香豬產品銷售網點。
近年來,貴州交通發展迅速,從江通村道路基本實現,高鐵干線陸續開通,為向外界推廣“從江香豬”品牌打下了良好基礎。
被譽為“貴州出海第一站”的從江縣,如今可借高鐵這一利好優勢,拓展珠三角、成渝經濟帶和長江三角洲市場,或可形成從江縣加勉鄉完整的香豬產業鏈,為百姓穩定脫貧提供產業支撐。
(責任編輯/林茂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