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遠柏

在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的形勢下,貴州出臺施行新的《貴州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確保老年人權益得到進一步保障。
2016年11月24日,《貴州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由貴州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通過,于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條例》是在貴州省經濟社會加速發展,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的形勢下,為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發展老齡事業,弘揚中華民族敬老、養老、助老美德,促進社會和諧而出臺的地方性法規。
養老矛盾日益突出催生新條例
“我們進黔靈山公園不再需要買門票了,隨時隨地,想來就來。”2月23日上午,貴陽市南明區65歲的陳東夫婦二人在黔靈山公園游玩,不時掏出手機自拍。“我給在上海工作的兒子發照片過去。”老人樂呵呵地說。
陳東老人告訴記者,在上海工作的兒子,擔心父母總是宅在家里不利于身心健康,常勸父母要多到公園走走。“雖說公園門票也不貴,但還是有些舍不得。如今好了,公園對我們60歲以上的老年人免票了,以后我和老伴天天來。”
“以前,60歲到69歲的老年人進入公園是實行半票,70歲以上老年人才實行免票。”就老年人免票進公園一事,貴陽市黔靈山公園管理處綜合部負責人告訴記者:“從《條例》今年1月1日實施之日起,60歲以上老年人均可免費入園。”
貴陽市老齡辦維權處副處長趙菲告訴記者,除了黔靈山公園外,花溪公園、長坡嶺森林公園、天河潭風景區、青巖古鎮也對60歲以上老年人實行免費入園。
貴州省民政廳黨組成員、省老齡辦專職副主任皮宇飛介紹,在老年人文體休閑優待方面,《條例》將老年人免費優先進入政府投資的旅游景區、公園、體育場館等場所的年齡,從70歲降到了60歲,并規定80周歲以上老年人還可以帶1名陪護人員免費進入。
這是新《條例》實施以來,老年人權益得到進一步保障的一個縮影。事實上,關愛老年人,貴州一直在路上。貴州省老年人權益保障立法工作始于上世紀八十年代末。1990年,《貴州省老年人保護條例》(以下簡稱《保護條例》)頒布實施。
“20多年來,《保護條例》在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推動老齡事業發展,弘揚中華民族敬老、養老、助老的傳統美德,維護社會穩定和促進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皮宇飛說,“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老年人權益保障工作面臨一些新情況、新問題。”
一是家庭養老功能逐漸弱化。隨著外出務工人員不斷增多和人口流動性日益增強,我省空巢家庭大幅增加,特別是農村地區出現大量空巢老人,加上人們生育觀念的轉變,家庭漸趨小型化,由此造成家庭養老能力的不足;
二是養老服務供需矛盾突出。一方面,養老服務需求日益增大。據統計,我省80歲以上高齡老人有58萬,失能半失能老人約25萬,同時,老年人醫療、護理費用不斷提高;另一方面,養老服務業發展滯后,資金投入不足,機構、設施等建設力度不夠,缺乏專業化為老年人服務的中介組織;
三是養老服務資源結構性矛盾突出。全省養老床位中,醫養結合的護理型床位比重低,農村敬老院床位比重大,專業服務機構、人員分布失衡;
四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新修訂后,需要對我省老年人權益保障工作的相關內容進行調整和細化,做好與上位法的銜接。
“重新制定一部符合省情,更具有針對性、指導性、操作性的老年人權益保障地方法規勢在必行。”皮宇飛說。
為此,2014年初,省老齡辦開始著手制定新的條例。經過兩年多時間調研、起草、研討等工作,去年11月24日,省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對《條例(草案)》進行第二次審議,予以通過。《貴州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貴州省老年人保護條例》同時廢止。
新條例體現“大數據”“大健康”特色
省老齡辦政策研究處副處長張蓉介紹,“《條例》在上位法規定的情形基礎上,結合我省實際,重點在大數據運用提升為老服務水平、老年人精神慰藉和生活照料、彩票公益金支持養老服務業發展、高齡補貼制度建立、醫養融合發展、老年人醫療保險待遇和異地結算、農村留守老人關愛服務體系建設、老年人文體休閑優待等方面體現了我省老年人權益保障立法的特點和亮點。”
比如,貴州作為率先發展大數據的省份,《條例》中也提出要應用大數據為老年人提供服務,明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在老年人狀況統計、老年人優待維權、養老服務業發展、養老信息化等領域開展大數據應用,支持老齡科學研究,優化公共資源配置,提升老年人公共服務水平。”
再如,為支持我省大健康醫藥產業,《條例》明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統籌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資源布局,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融合發展,發展健康養老產業。
與1990年的《貴州省老年人保護條例》相比,新《條例》在對“低保”等社會保障方面進行了完善。新《條例》明確: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對符合條件的貧困老年人給予最低生活保障。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后生活仍有困難的,增發特殊困難補助金。對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且無法定贍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扶養能力的特困老年人,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給予供養或者救助。
貴州省社會科學院主編的《貴州藍皮書:貴州社會發展報告(2016)》顯示:貴州老齡化速度已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條例》的出臺,就是為了讓老年人老有所居、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省人大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路良說,《條例》的出臺有利于貫徹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憲法原則,更好地保障老年人權益,對建成符合我省省情的新養老模式,推動老齡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
《條例》已出臺,如何確保落實?
“為提高《條例》的知曉率,擴大影響力,確保《條例》的認真貫徹落實,省老齡辦將集中力量開展一系列的宣傳活動。”皮宇飛說,“下發宣傳貫徹《條例》的通知,對各地開展好宣傳貫徹工作提出具體要求和措施;印制《條例》發放到全省各地基層,還將設計制作《條例》宣傳畫在農村、社區進行張貼;今年‘敬老月期間,組織舉辦大型宣傳活動;把《條例》宣傳工作與道德建設結合起來,與‘敬老愛老助老主題教育活動和‘敬老文明號創建活動結合起來,推動《條例》的有效落實;開展《條例》進社區、進養老機構活動,送法上門,引導廣大老年人知法用法,提高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和能力。”
(責任編輯/喻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