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春英
【摘 要】 目的:分析康復訓練護理對尺橈骨雙骨折患者臨床效果。方法:研究對象選取本院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98例尺橈骨雙骨折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49例。對照組接受一般護理,研究組患者接受康復訓練護理。結果:研究組患者護理總有效率更高,前臂旋前、腕背伸改善結果更好,組間差異顯著(P<0.05).結論:康復訓練護理對尺橈骨雙骨折患者中具有很高的價值。
【關鍵詞】 康復訓練護理 尺橈骨雙骨折 臨床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is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f foot radius double fracture patients clinical effect. Methods: the research object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September 2013 and August 2015 were 98 foot radius double fracture patients, randomly divided into research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n = 49). The control group accepted general nursing, the team patients receiv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Results: the patient care team of total effective rate is higher, the forearm pronation, wrist might improve results better,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th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nursing patients with ulnar radial double fracture has the very high value.
【Key words】 rehabilitation nursing; Feet of double radius fracture. Clinical effect
前言
尺橈骨雙骨折屬于臨床中較為常見的骨折類型之一,主要發病原因在于暴力引發尺骨干和橈骨干骨折,青少年是主要發病人群。選擇合理的治療和護理方式恢復患者的前臂旋轉功能是治療的關鍵[1]。有臨床研究發現,適當的機械性刺激能夠促進骨折的愈合、預防治療并發癥的發生,通過康復訓練護理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關節活動度、增強肌力。本文通過分組對照研究探討常規護理和康復訓練護理對于尺橈骨雙骨折的價值,現總結方法與結果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選取本院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98例尺橈骨雙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通過臨床檢查和影像學診斷確診。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49例,研究組中有男性患者29例、女性20例;年齡最小的為14歲、最大的為58歲,平均(25.36±7.37)歲。對照組中有男性患者31例、女性318例;年齡最小的為13歲、最大的為60歲,平均(25.94±7.93)歲。將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錄入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對比組間差異小,結果無顯著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的治療和護理,嚴格按照醫囑使用藥物治療,加強日常生活指導與飲食干預。
研究組患者在此基礎上接受康復訓練護理,在實際開展工作之前對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收集,了解骨折情況和治療效果,從而采取針對性的康復訓練護理,具體措施包括(1)心理康復護理:加強對患者的心理干預和健康教育,由醫護人員主動向患者介紹尺橈骨雙骨折發生機制和治療目的,消除患者的錯誤認知,樹立正確的治療和護理意識,提高治療依從性。(2)肢體康復護理:首先開展整體康復護理,患者病情穩定之后開展康復訓練護理工作,這一期間由于骨折的恢復并不穩定,如果訓練過度則有可能造成二次傷害,因此要密切注意訓練的強度和時間。這一階段的訓練與肌肉收縮為主,最開始進行手指的活動,鍛煉關節活動度,隨著病情的好轉逐漸進行握拳、伸手等功能鍛煉,活動的范圍根據患者的實際耐受度進行安排,初期的訓練時間安排在10-15min之間,每天開展3次。隨著患者關節和肌肉功能的恢復逐漸增加活動度與范圍,促進肢體康復。鼓勵患者開展自主運動,提高訓練強度,通過體位療法等進行配合,主要鍛煉部位是尺橈骨下方的肌腱。
第二是精細運動的訓練,患者初步的肌肉與關節訓練完成之后,通過復查了解骨折恢復情況,病情癥狀改善,良好的患者開始進行精細感覺與運動鍛煉。讓患者感受不同物體的溫度和硬度等,做好平衡以及身體協調性的鍛煉。同時活動健肢和患肢,以免出現協調性問題。這一過程中主要要糾正患者的錯誤鍛煉方式,防止并發癥的發生。
1.3 評價指標
臨床療效:顯效:通過康復訓練護理患者的骨折完全愈合、日常生活能力自理,通過x線片檢查發現對位良好;有效:患者骨折愈合情況較好,未出現延遲愈合的現象,有輕微的疼痛或活動受限,但是對生活不造成影響;無效:患者出現骨折延遲愈合或者關節粘連、筋膜室綜合征等并發癥,關節功能未回復到正常狀態,日常生活無法獨立完成。
功能恢復結果:測量患者治療前后的前臂旋前、腕背伸指標。
1.4 數據處理
相關數據均錄入SPSS17.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統計學分析時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代表差異結果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研究組和對照組患者的臨床護理總有效率對比
研究組49患者中評價為治療顯效的有30例、評價為治療有效的患者17例、僅有2例患者治療無效,總的治療有效率為95.92%;對照組中評價為治療顯效的有25例、評價為治療有效的患者16例、另外有8例患者治療無效,總的治療有效率為83.67%。應用康復訓練護理的研究組患者臨床護理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對比組間差異結果顯著(P<0.05)。
2.2 研究組和對照組患者的功能恢復結果對比
研究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前臂旋前結果為(12.54±3.25)°和(48.02±3.95)°、腕背伸結果為(13.46±3.53)°和(66.732±4.07)°;對照組治療前后的前臂旋前結果為(12.62±3.19)°和(35.73±3.47)°、腕背伸結果為(13.84±3.61)°和(50.47±4.64)°。研究組和對照組患者護理之前的功能指標差異較小,結果不具有顯著性;通過采取護理干預措施,兩組均得到改善,其中研究組患者的各項功能恢復治療結果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尺骨橈骨雙骨折是臨床中非常常見的骨折類型之一,對患者日常生活產生的影響極大。盡管手術治療能夠取得一定的療效,但是手術創傷也會對肢體功能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在尺骨橈骨雙骨折過程中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方式增強患者技能、預防并發癥的發生非常重要。康復訓練護理是各種骨折手術后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是手術和非手術治療的重要延續。在尺骨橈骨雙骨折患者中,康復訓練護理是恢復患者前臂功能的不可或缺的手段。
骨折后通過康復訓練,能夠顯著預防功能障礙的發生,通過功能代償活動促進肢體功能的康復。分析人體結構發現,前臂上端主要有肱尺骨關節、肱橈骨關節以及尺橈關節構成,相鄰的骨組織之間主要是膜纖維,解剖結構相對簡單,護理康復護理的方法也相對容易。本組中,對尺骨橈骨雙骨折患者進行康復訓練護理的過程中,發現嚴格遵照“主動訓練和被動訓練相結合”的原則非常重要[2],在恢復早期,手術以及固定之后,患者的關節受限非常嚴重,此時要主動鍛煉的難度較大。可以先由護理人員對關節進行按摩與被動鍛煉,患者的肌肉和關節活動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之后開展主動鍛煉能夠獲得更好的效果。此外,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也非常重要,鍛煉過程中護理人員和患者都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嚴格按照患者的骨折恢復情況、身體耐受能力等對康復訓練計劃進行調整,從低強度、短時間到高強度和長時間鍛煉,避免醫源性損傷以及二次骨折的發生。鍛煉過程中患者如果出現疼痛不適等癥狀要第一時間停止鍛煉,并及時接受影像學檢查,了解骨折對位情況,出現移位的要立刻予以糾正。還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康復訓練護理可能造成疼痛等癥狀,患者的依從性會因此下降,因此在開展護理之前要做好患者及家屬的健康教育,反復強調康復訓練護理對于促進骨折康復的重要性。說明康復訓練的原則、方法、注意事項等,在執行康復護理操作之前,必須經由患者的同意才能夠實施,充分尊重患者的意愿[3]。同時向患者和家屬說明,康復訓練是一個持之以恒的過程,必須長期循序漸進的進行才有效,促進護理人員和患者之間的配合。
本文中,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的護理干預,研究組患者給予康復訓練護理,最終研究結果發現后者的臨床護理有效率顯著更高、且患者肢體功能恢復指標結果也更好,對比兩組差異結果具有顯著性(P<0.05)。提示康復訓練護理對于尺橈骨雙骨折患者具有較好的改善作用,有進一步在臨床中推廣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李艷容.康復訓練護理對尺橈骨雙骨折患者功能恢復的作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3):508-509.
[2] 王靜.康復訓練護理對尺橈骨雙骨折患者臨床效果及功能恢復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12):92-94,104.
[3] 陸娜.尺橈骨雙骨折患者康復訓練的效果觀察[J].天津護理,2014,22(6):504-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