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強

【摘 要】 目的:評價單純前路與后前路結合減壓固定術治療頸椎骨折伴脊髓神經損傷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研究取80例頸椎骨折伴脊髓神經損傷患者,結合術式分組,單純前路組采用單純前路進行治療,共40例;后前路結合組采用后前路結合減壓固定術進行治療,共40例。結果:后前路結合組手術時間比單純前路組長,術后下床時間比單純前路組短,在術中出血量方面,后前路結合組比單純前路組多,在JOA分值、Franked分級方面,術后組間數據無明顯差異性,兩組患者術后均無嚴重并發癥。結論:前入路的出血量少,手術時間短,風險性小,后前路結合入路具有更好的穩定性以及加壓效果,但是手術時間長,出血量多,臨床上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手術。
【關鍵詞】 單純前路減壓固定術 后前路結合減壓固定術 脊椎骨折伴神經損傷
頸椎骨折是一種常見的骨折類型,患者多數存在脊髓損傷,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在治療上主要實施手術治療。我院針對單純前路、后前路結合減壓固定兩組術式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詳細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取80例頸椎骨折伴脊髓神經損傷患者,患者均于2015年1月份到2016年1月份入院治療。其中有47例患者為男性,有33例患者為女性。年齡范圍為20-50歲,平均年齡為(36.2±1.2)歲。結合術式分單純前路組、后前路結合組。整理和咨詢患者的信息資料,比較患者的性別、年齡、致傷原因以及損傷情況,確定組間數據差異性不明顯且可公平對比。
1.2 方法
單純前路組實施單純前路減壓固定術,經顱骨牽引實施手術,予以患者插管全麻,于鎖骨上作一切口,長度為3-5厘米。經頸動脈內前側入路,將皮膚、皮下組織切開,分辨胸鎖乳突肌前緣,并向外對頸動脈鞘進行分離至椎體前部。向外側牽拉患者氣管、食管中線結構,將椎前筋膜上組織鈍性剝離,切開筋膜并將頸部肌肉剝離。經透視確定病椎、椎間盤,對患者實施椎間盤、椎體次全切。露骨下對患者實施牽引復位,必要情況對鼓膜剝離器進行小心撬撥,使頸椎序列恢復。同時將大小合適的鈦合金網經再次透視后植入,并應用鎖定鋼板進行前路內固定。對頸椎穩定性進行檢測確定良好,沖洗創口,并置入引流管,縫合創口。
后前結合組實施后前路結合減壓固定術,經后正中位置縱向切開,將病椎以及上下椎體顯露,并對其進行復位,復位困難的患者則將小關節突切除,其中有25例患者實施棘突縫合固定,有13例患者實施側塊固定,有2例患者實施椎弓根固定,對患者實施負壓引流,將創口縫合,并對患者進行牽引使其保持仰臥,前路減壓內固定方法與單純前路組相同。
1.3 觀察指標
觀察和記錄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下床時間、JOA分值以及Frankel分級。
1.4 統計學方法
整理和記錄研究數據資料,采用SPSS14.0軟件實施統計學分析,手術時間、出血量、下床時間、JOA分值為研究計量資料,對其進行T檢驗且表示為均數±標準差;Franker分級為研究計數資料,對其進行X2檢驗且表示為率;組間數據差異性明顯且統計學意義成立則P<0.05;反之則P>0.05。
2 結果
2.1 患者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在手術時間方面、下床時間方面,后前路結合組手術時間比單純前路組長,術后下床時間比單純前路組短,組間數據差異性明顯且統計學意義成立,P<0.05。在術中出血量方面,后前路結合組比單純前路組多,組間數據差異性明顯且統計學意義成立,P<0.05。
2.2 患者JOA分值變化
在JOA分值方面,后前路結合組患者術前JOA為(5.1±0.1)分,術后為(11.3±0.1)分;單純前路患者術前JOA為(5.2±0.2)分,術后為(10.3±1.5)分。術后患者JOA分值均上升,與術前數據差異性明顯且統計學意義成立,P<0.05;術后組間數據無明顯差異性,P>0.05。
2.3 患者并發癥情況
兩組患者術后均無嚴重并發癥。其中后前路結合組有2例患者出現吞咽困難;單純前路組有1例出現吞咽困難,有1例出現神經根受損。
3 討論
多數頸椎骨折患者存在脊髓神經損傷,存在呼吸功能障礙、泌尿系統功能障礙、肺部感染、褥瘡等。手術方式的選擇近年來也存在較大的爭議性[1]。
單純前路手術操作簡單,創傷性小,治療效果確切,然而對于關節突脫位患者復位存在限制,導致手術風險增加。因考慮到前路手術入路深度大,加之器械對脊髓的刺激作用,因此先對患者實施后路手術治療,再經后路對椎管減壓,擴大椎管后再實施前路手術,確保手術安全。這也要求醫師需要充分熟悉下頸椎后前解剖結構以及嫻熟的操作技術[2]。
我院研究得出,后前路結合組手術時間比單純前路組長,術后下床時間比單純前路組短,在術中出血量方面,后前路結合組比單純前路組多,在JOA分值方面,術后組間數據無明顯差異性,兩組患者術后均無嚴重并發癥。
可見,頸椎骨折合并脊髓神經受損患者,需要結合患者傷情選擇合適的手術入路,確保解剖理想、減壓充分、脊柱重建穩定以及內固定可靠。
參考文獻
[1] 姚書眈, 羅春山, 邱冰. 前后路聯合手術治療頸椎骨折脫位伴脊髓損傷的效果分析[J]. 現代預防醫學, 2012, 39(21):5792-5793.
[2] 董吳平, 王振昊. 單純前路與后前路結合減壓固定術治療頸椎骨折伴脊髓神經損傷療效比較[J]. 海南醫學, 2016, 27(16):2708-2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