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曉露
【摘 要】 目的 探討中醫辨證治療胃癌前期病變的臨床觀察與體會。方法 我院選取70 例胃癌癌前病變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治療組36例服用中藥湯劑治療,對照組 34例采取胃復春片治療,統計、觀察治療中的病況和結果。結果 我院選取的治療組36例臨床總有效率為86%。對照組34例臨床總有效率為61.7%。結論 我院總結出中醫辨證治療胃癌前病變取得了很好的療效。
【關鍵詞】 中醫辨證 胃癌前病變 療效
胃癌前病變是指在萎縮性胃炎基礎上伴發的腸上皮化生和異型增生,因其與胃癌的發生有密切關系,因此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筆者運用中醫辨證治療胃癌前病變70例,取得良好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所有病例均在江蘇省常州市武進中醫院腫瘤血液科、脾胃病科普通門診、專家門診就診及住院患者的胃癌前病變患者,不分男女,凡符合診斷標準的患者均納入研究對象。70例胃癌前病變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36例、對照組34例。治療組36例,男24例,女12例;年齡32~65 歲,平均56.9歲; 病程2-25年,平均15.4年。對照組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齡33 ~67歲,平均58.1歲; 病程1 ~26年,平均 16.1 年。兩組性別、年齡、病情及病程等資料統計學處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組給予中醫辨證治療,主要治療方法包括五類:對于胃絡淤血類型患者要給予甘草、白芨、沒藥、丹參、甘草、白芍、當歸、黃芪;對于胃陰不足類型患者要給予生地黃、石斛、甘草、烏梅、黃精、天花粉、玉竹、沙參、麥冬;對于脾胃濕熱類型患者要給予甘草、大棗、生薏仁、黃芩、陳皮、半夏、黃連、厚樸、茵陳;而脾胃虛寒類型患者要給予砂仁、吳茱萸、黃連、生姜、甘草、白芍、白術、桂枝、黃芪;對于肝胃不和類型患者要給予甘草、川楝子、半夏、延胡索、郁金、香附、白芍、柴胡。上述的藥物均要用水煎服,一天兩次口服。
1.3 診斷標準
1.3.1 胃癌前病變的診斷標準
參照《全國慢性胃炎研討會共識意見》制定[3]。
1.3.2 中醫辨證標準
證候辨識標準是參照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疾病專業委員會2004年制定的《慢性胃炎的中西醫診療方案》制定的單證候標準,及采用德爾菲法,將胃癌前病變的臨床癥狀、體征信息資料,進行劃分為兩個基本證型: 毒瘀交阻并、兼氣陰兩虛,毒瘀交阻并、兼脾胃虛弱兩個證型。具體判定標準為,一、毒瘀交阻并、兼氣陰兩虛證。主癥,胃脘嘈雜、灼熱疼痛,口干口苦,舌苔黃。次癥,口干不欲飲、困倦乏力,納呆食少,大便秘結,舌質紫黯、苔少津。判定標準,主癥必備,次癥3項或以上。二、毒瘀交阻并、兼脾胃虛弱證。主癥,胃脘隱痛或刺痛,痛有定處,食后痞脹,口淡不苦,納呆食少,舌質紫黯。次癥,泛吐清水,困倦乏力,口淡不渴,胃喜溫按,大便溏薄,脈沉細。判定標準,主癥必備,次癥3項或以上。
1.3.3 證候療效比較
治療組、對照組證候療效總有效率分別為94.44%和64.7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某種軟件統計軟件包進行處理,組間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產檢驗,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證候療效比較:治療組、對照組證候療效總有效率分別為94.44%和64.7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胃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雖然近年來世界范圍內胃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呈下降趨勢,但在我國其仍是發生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我國每年約有14-16萬人死于胃癌。而胃黏膜癌腫不是由正常細胞變成癌細胞,而是一個多步驟癌變的過程,即 Hp 感染→慢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胃癌,在這期間出現的病變稱之為胃癌前病變。胃癌前病變是指一類容易發生癌變的胃黏膜病理組織學變化,這是從正常胃黏膜向胃癌轉化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因此及早識別和控制胃癌前病變向胃癌的方面發展是防治胃癌的重要途徑[5]。由于引起胃癌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實施針對病因的一級預防比較困難,胃癌前病變的研究是胃癌二級預防的重要內容之一,所以,有效地防治胃癌前病變,阻斷其向胃癌發展是防治胃癌、減少其發病率的根本措施和手段。現代醫學認為,胃癌前病變病因一般與環境、免疫、年齡、慢性酒精中毒、膽汁反流、HP感染等因素有關。近年來,隨著分子生物學發展,胃癌前病變與多種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及細胞凋亡的關系研究越來越受到學者的重視。中醫學無本病完整的記載,可歸于痞滿、胃脘痛等病證范疇。其病因主要與飲食不節,喜進食過熱、粗糙或刺激性食物,嗜好煙酒,情志不舒,郁思惱怒,素體虛弱,勞倦內傷或用藥不當等有關。
4 結語
采用中醫辨證分型治療療效明顯,但是由于固定專方治療已漸成主流趨勢。盡管從表面看,固定專方治療與中醫辯證論治的觀點似乎不相吻合;但由于此類固定方多是在辨證基礎上結合胃癌前病變病理特征綜合制定并經過臨床反復驗證提煉所得,故應該有比較理想的治療效果,相關的研究應該大力加強。綜上所述,在胃癌癌前病變患者的臨床治療中中醫辨證治療較胃復春片的治療具有更佳效果,可顯著提高病理療效、證候療效,值得臨床廣泛推廣與使用。
參考文獻
[1]陳更新. 胃癌癌前病變的中醫研究[J]. 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2,10:1117-1120.
[2]張子理. 中醫藥辨證治療胃癌前期病變臨床觀察[J]. 中國中西醫結合脾胃雜志,1994,02:52-53.
[3]袁紅霞,唐麗明,趙強,袁紅梅,王洪俊,王學. 善胃系列方治療胃癌前期病變的臨床及基礎研究[J]. 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2006,04:22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