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燕
【摘 要】 目的:探討針對性護理干預在子宮肌瘤剔除術后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4例子宮肌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分配法將其分為兩組,每組各47例,給予對照組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采用針對性護理,分析兩組患者護理療效。結果:觀察組術后患者疼痛程度明顯比對照組輕,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下床活動時間、肝功能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等各項指標所用時間均短于對照組,且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可在患者子宮肌瘤剔除后減少患者的疼痛指數,加快恢復速度,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從而提高治療與護理的效果。
【關鍵詞】 針對性護理干預 子宮肌瘤 剔除術 效果
子宮肌瘤是子宮平滑肌細胞與少量纖維結締組織增生而形成的一種常見的良性腫瘤,又稱子宮平滑肌瘤,其病因涉及肌層細胞突變、局部生長因子及性激素等多方面[1]。主要癥狀表現為月經不調、腹部腫塊、陰道不規律出血等。常見治療方法是通過手術對腫瘤進行切除,以恢復子宮的生理功能。但據相關資料顯示[2],子宮肌瘤剔除術易產生術后創傷、炎癥感染等,且因手術切口較大,患者會伴有明顯的疼痛感。因此有效的護理干預是減輕患者痛苦,縮短康復時間,促進患者早日康復的主要途徑。本研究采用針對性護理干預對子宮肌瘤剔除術后的效果進行探討,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4例子宮肌瘤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7例,對照組年齡28~54歲,平均年齡(41.32±3.54)歲;已生育31例,未生育16例;子宮肌瘤直徑2.7~10.4㎝,平均直徑(6.32±1.08)㎝,觀察組年齡28~51歲,平均年齡(40.58±4.27)歲;已生育28例,未生育19例;子宮肌瘤直徑2.6~10.5㎝,平均直徑(6.03±1.24)㎝。兩組患者年齡、孕史、病情等方面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
1.2 護理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子宮肌瘤剔除手術治療。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詳細措施如下:①待患者手術結束回到病房后,適時對患者進行皮膚和四肢按摩,放松肌肉緊張,促進患者的血液循環。②給予患者體位護理,保持體位舒適度,并對患者的臨床癥狀和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的監測,若患者出現頭暈、頭痛、腹痛等情況應給予針對性的藥物緩解或轉移注意力等護理措施。③囑咐患者注意陰部衛生,在術后1個月避免性生活以防感染,保持睡眠充足,并適當運動鍛煉,提高自身免疫力。④清淡飲食,避免暴飲暴食和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的食用,適量食用粗纖維食物,增強腸胃蠕動,保持大便通暢。⑤對于患者在術后產生的焦慮、抑郁、暴躁等情緒,護理人員應給予充分理解,并耐心解答患者的疑惑,安撫患者的不良情緒。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術后的肝功能恢復情況、住院時間以及下床活動時間,對患者術后的疼痛情況及護理滿意度進行評分比較。
1.4 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VAS將患者的疼痛情況進行評分對比,輕度疼痛0~3分,中度疼痛4~6分,重度疼痛7~10分。利用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評分表,將評分結果分為4個等級,非常滿意、基本滿意、滿意、不滿意。(非常滿意+基本滿意+滿意)/總例數×100%=護理滿意率,分值越高護理滿意度越好。
1.5 統計學分析
運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資料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表示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疼痛程度對比
術后5h對患者疼痛程度進行評定結果顯示,對照組輕度疼痛23.40%,中度疼痛51.06%,重度疼痛25.53%;觀察組輕度48.94%,中度38.30%,重度12.77%。兩組患者疼痛程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恢復情況比較
觀察組下床活動時間、肝功能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手術在子宮肌瘤治療中的效果顯而易見,但術后的護理干預是決定患者能否完全康復的關鍵[3]。由于采取子宮肌瘤手術切除后創面較大,對患者的生育能力有一定的影響,且恢復時間慢,加重患者的心理負擔,針對性護理干預的開展可通過體位護理和皮膚及四肢的按摩,減輕患者的疼痛,對患者產生的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進行安撫,緩解其心理壓力,指導患者合理飲食和鍛煉,增強體質,促進傷口愈合速度,從而縮短恢復時間,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改善護患關系,提高療效[4]。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疼痛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在術后患者的下床活動時間、肝功能恢復時間和住院時間對比中,觀察組所用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且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針對性護理有助于患者在子宮肌瘤剔除術后的康復,患者的疼痛得到緩解,恢復時間和滿意度得到明顯提高。
綜上所述,在子宮肌瘤患者的剔除術后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可減輕疼痛,加快恢復時間,提高護理效果,是值得廣泛應用的護理方式。
參考文獻
[1]陳慶云,張小燕.子宮肌瘤發病機制研究進展[J].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2,12(28):950-952.
[2]沈楊,許茜,徐潔,等.子宮肌瘤危險因素的流行病學調查研究[J]. 實用婦產科雜志,2013,03(29):189-193.
[3]張淑萍.針對性護理干預在49例子宮肌瘤患者中的應用[J]. 包頭醫學院學報,2015,08(31):105-106.
[4]胡秀英.針對性護理干預在子宮肌瘤圍手術期的作用分析[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11(7):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