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目的 探討使用微生物治療儀進行小兒肢體功能障礙康復治療中相關護理干預措施對其治療效果的影響。方法 隨機選取我院2016年6月-2016年12月中收治的30例肢體運動功能障礙患兒,均在家屬知情同意情況下,開展微生物治療儀治療。按照護理方法不同將其分為常規組與研究組,分別給予臨床常規護理與針對性護理干預,觀察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肢體功能障礙恢復情況。結果 治療后兩組患兒肢體功能障礙均有不同程度恢復,但相比之下,研究組患兒Fugl-Meyer評分結果明顯高于常規組患兒,研究組患兒恢復情況較好,P<0.05。結論 針對肢體功能障礙患兒,在行微生物治療儀康復治療期間,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肢體功能恢復情況,增強患兒發育能力。
【關鍵詞】 護理干預 微生物治療儀 小兒肢體功能障礙 心理干預
小兒肢體功能障礙多由中樞性疾病或周圍性癱瘓造成,此類患兒預后較差,若未采取及時有效治療,對其日后健康發育將造成嚴重負面影響。目前臨床針對小兒肢體功能障礙物理療法,如超聲波療法、功能性電刺激、針刺療法等,雖具有一定療效,但操作難度系數大,同時也將帶來不同程度副作用[1]。我院對收治的肢體功能障礙患兒采取微生物治療儀進行干預,并根據小兒天性活潑好動特點,結合針對性護理干預,效果令人滿意,現將具體過程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自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間共收治30例小兒肢體功能障礙者,均采用微生物治療儀進行治療,按照護理模式不同將其分為常規組與實驗組各15例,常規組中男患兒8例,女患兒7例,年齡最小1歲(9月),最大12歲,中位年齡8.5歲,包括周圍神經炎2例、格林巴利綜合癥1例、腦癱6例、腦炎6例;對照組中包括男患兒9例,女患兒6例,年齡最小1歲(6月),最大13歲,中位年齡8.5歲,包括周圍神經炎1例、格林巴利綜合癥1例、腦癱5例、腦炎8例。排除嚴重智力障礙、聾啞患兒及語言功能障礙患兒。患兒家屬知曉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兒的基本資料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所選患兒均采用廣州市三甲醫療信息產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多功能神經康復診療系統進行治療,型號為WOND2000F2(基本型)。并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該產品,治療過程中若遇到異常情況,立即停止使用,予以解決。常規組患兒在治療過程中給予基礎護理,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做好健康教育等。
而實驗組患兒則在上述治療護理的基礎上添加針對性康復鍛煉等護理內容。
1.3 觀察指標
采用簡式Fugl-Meyer評分量表觀察兩組患兒治療護理2周、4周、6周、8周后的肢體運動功能恢復情況,其評分標準為:總分<50分為I級,表示嚴重運動障礙;50-84分為II級,表示有明顯運動障礙;85-95分為Ⅲ級,表示為中度運動障礙;96-99分為Ⅳ級,表示輕度運動障礙[2]。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治療前兩組患兒Fugl-Meyer評分結果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調查兩組患兒2周、4周、6周、8周的肢體運動功能恢復情況,發現實驗組患兒Fugl-Meyer評分結果明顯
3 討論
護理措施上給予針對性護理[3]:心理護理:由于小兒天性活潑好動,在受到疾病損傷、認為自身有缺陷情況時,易產生自卑、孤獨、抑郁等心理,甚至拒絕配合臨床治療與護理工作。因此護理人員應根據患兒性格特點,正確疏導患兒不良心理,可通過講故事、做游戲、看卡通片等多種方式來調動患兒積極性,使其在快樂情緒當中配合治療。被動運動護理:定時幫助患兒進行與肌肉攣縮反方向運動,活動力度遵循由弱到強原則,并根據患兒機體狀況適當進行立位平衡與步行訓練;體位護理:將患兒體位擺放成肢體功能位,避免日后發生肢體變形或痙攣,定時為患兒翻身、肢體按摩。運動護理:根據患兒自身條件、知識掌握能力為其制定相應個性化訓練,重點誘發和加強患兒自主運動,同時訓練患兒手腳功能、進行手眼協調訓練。
多功能神經康復診療系統在臨床應用日趨廣泛,其開展優勢主要在于[4]:①視頻“同步跟隨”訓練多媒體技術,指引患兒如何進行正確模式運動;②本文選擇WOND2000F2型號,具有真正的雙通道軟件,并支持不同模式通道組合治療,明顯優于傳統兩點刺激或其他反饋產品。③獨有的失神經電刺激及工作軟件,能滿足失神經狀態下功能電刺激,大大擴展了臨床應用范圍。本研究結果發現,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后,患兒肢體功能較治療前有明顯好轉,且好轉程度較優于常規組。
綜上所述,采用多功能神經康復診療系統治療小兒肢體功能障礙療效顯著,結合針對性護理干預,可提高患兒配合治療積極性,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是值得臨床推廣應用的有效方案。
參考文獻
[1] 楊玲玉.探討康復護理在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護理中的臨床應用效果[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1(6):178-179.
[2] 張紹彩.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45例的康復護理[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29):293-294.
[3] 賈繼秀.小兒病毒性腦炎急性期肢體功能障礙護理對后期康復的影響[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6,29(11):1527-1529.
[4] 劉麗林.小兒腦性癱瘓的康復護理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18):2224-2227.
作者簡介:譚微 出生年月:1978年5月 性別:女 籍貫:四川省遂寧市 名族:漢 現在職稱:副主任護師 學歷:本科 主要從事:兒科護理 科室:攀枝花市中心醫院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