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目的:探究腦癱兒童的作業治療中應用任務導向性游戲及音樂融合的治療效果。方法:從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痙攣型腦癱兒童中隨機性抽取42,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 21例,對照組采用常規作業治療,研究組應用任務導向性游戲及音樂融合治療,對比并分析兩組腦癱兒童采用常規作業治療與任務導向性游戲及音樂融合治療的效果與特點,并觀察兩組腦癱兒童不同方法治療后精細運動評估。結果 兩組抽取的腦癱兒童通過不同方法治療后,結果顯示,研究組腦癱兒童應用任務導向性游戲及音樂融合治療后其精細運動的各項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性較大(P<0.05),具有統計學研究價值。結論 針對腦癱兒童應用任務導向性游戲及音樂融合治療可以起到較好的效果,有助于患者精細運動能力的恢復,及早恢復身體功能,值得在康復治療中推薦和應用。
【關鍵詞】 任務導向性游戲 音樂融合 腦癱兒童作業治療 效果
本文通過分析任務導向性游戲及音樂融合在腦癱兒童的作業治療效果,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可靠性建議和策略,以供參考。
1 一般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痙攣型腦癱兒童中隨機性抽取42,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 21例,對照組采用常規作業治療,研究組應用任務導向性游戲及音樂融合治療,對比并分析兩組腦癱兒童采用常規作業治療與任務導向性游戲及音樂融合治療的效果與特點。其中研究組患者男性有11例,女性患者有10例,年齡區間在2-11 歲,平均年齡為5.5±2.3歲;同一時期抽取的對照組中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齡區間在1-10歲,平均年齡為4.8±3.7歲,兩組抽取的研究對象按照2007年WHO制定的《腦癱兒童的診斷與治療標準》排除了嚴重臟器受損與精神異?;颊?,均為自愿參加本次實驗研究,且兩組對象在身高、體重、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生活環境等因素上不存在明顯性差異,具有統計學研究價值(P>0.05)。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抽取的21例腦癱兒童全部應用常規作業治療,即一對一的作業治療模式,包括正確的訓練釋放物品、抓握、前臂擺動、手指活動、指令運動等一系列強化措施,并對其身體進行穩定性訓練,同時還包括手眼訓練、協調性指導和打擊動作訓練等。每周治療治療5次,每次30min,每八周為一個療程,連續治療兩個療程。研究組抽取的21例腦癱兒童全部通過任務導向性游戲及音樂融合治療,一對一開展,根據兒童的喜好、興趣和功能等來開展任務導向性游戲,并將音樂融入其中。嘗試用音樂《黃鸝鳥》來鍛煉兒童運動功能,在音樂播放中讓兒童扮演音樂中黃鸝和蝸牛的角色,并且跟著音樂的節奏等進行表演,提升對節奏的理解,和對事物的表達能力。應用音樂《小蜘蛛》等讓兒童模擬外展、前屈和前臂旋轉等動作,加強對手肘肌肉和手指的運動。應用音樂《小毛驢》等來讓兒童踩著節奏鍛煉其走路和站立時的狀態,保持其穩定性。并且可以根據其他音樂來提高兒童鍛煉的積極性,能夠根據音樂進行坐立行走,并且能夠隨著音樂節奏的輕重緩解做出動作,提高對游戲的認識,音樂中穿插游戲節目[1],拼圖、堆積木等游戲可以提高兒童的思維和智力。在舒緩輕柔的音樂中讓多名兒童參與游戲,并可以模擬傳遞、交接扥動作,讓兒童進行表達和訓練,當音樂停止,讓某位兒童講述關于音樂中的故事,或者自己對該首音樂的理解。每周治療治療5次,每次30min,每八周為一個療程,連續治療兩個療程。
1.3 統計學數據處理
所得試驗研究數據均采用統計學SPSS20.0軟件進行分析與處理,計數資料、組間數據資料對比選用卡方值檢驗、t檢驗,在P<0.05的情況下認為差異具備統計學研究價值
2 結果
研究組與對照組腦癱兒童通過不同方法治療后的效果評分分析
3 討論
近些年腦癱兒童的治療有了一定的進展,但治療效果并不理想。當前腦癱兒童發病率較高,屬于致殘性較高的疾病,嚴重威脅著兒童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腦癱是由于神經系統受損對兒童的運動、感覺和認知等多方面產生障礙,降低了兒童的生活質量[2]。尤其是對兒童期間的交友、游戲和自理等造成影響,必須要加強對腦癱兒童的治療研究,盡早恢復健康。我國腦癱兒童發病率高達1.8%-4.2%,腦癱兒童在生活中不僅會受到異常姿勢和運動障礙的影響,還會被同伴所恥笑或者譏諷,對兒童的心理等造成不利影響[3],使得兒童時常表現為焦慮、抑郁、自卑和孤僻等消極情緒,嚴重者會產生厭世等心理。隨著醫療技術的進展,任務導向性游戲及音樂融合作業治療等逐步被應用于腦癱兒童的治療中[4],并起到了較好的效果。音樂可以緩解人的疲勞、消極的情緒,使其身心得到放松,并且根據音樂的節奏能夠提升兒童的運動積極性,而游戲是兒童的天性,在音樂中融入游戲和運動,是必不可少的[5]。本次實驗研究中通過任務型游戲和音樂的融入,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兒童的視覺運動和抓握能力,有效的改善其運動效果,加快腦癱兒童的恢復。
參考文獻
[1]范亞蓓,吳玉霞,伊文超等.任務導向性游戲結合音樂治療在腦癱兒童作業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康復,2015,30(6):416-417.DOI:10.3870/zgkf.2015.06.004.
[2]董作華,董薇.腦癱兒童的心理行為障礙與音樂心理治療[C].//國際中華心理學研究會第八屆學術年會論文集.2014,(24):64-65.DOI:10.3969/j.issn.1006-2890.2014.24.061.
[3]覃潔.音樂治療在腦癱兒童康復訓練中的效果觀察[J].華夏醫學,2013,26(5):943-946.
[4]辛晶,劉振寰.腦癱兒童的心理行為障礙與音樂心理治療[C].//第七次全國中西醫結合基礎理論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1:43-49.
[5]童華敏.腦癱兒童在CRT測驗中反映的智力特征[D].中山大學,2016,(33):193-193,194.
作者簡介:項超英,性別:男,出生年月:1984-11-15民族:漢,籍貫:浙江省樂清市,學歷:大專,畢業學校: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職稱:初級技師,中級技師考出,證明年拿到,主要研究方向:腦癱兒童作業治療技術,輔助器具在腦癱兒童的使用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