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伊鈴

【摘 要】 目的:觀察黃芪建中湯治療脾胃虛寒型胃痛的臨床療效,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方法:收集脾胃虛寒型胃痛病例40例,以溫中健脾,和胃止痛為治療原則,運用黃芪建中湯治療胃痛,觀察臨床療效。結果:運用黃芪建中湯加味治療一周后總有效率為45.00%(18/40),兩周后為67.50%(27/40),三周后為82.50%(33/40),四周后為92.50%(37/40),平均用藥天數為14.35±8.08天。結論:黃芪建中湯治療脾胃虛寒型胃痛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使用,且連續服用四周效果更佳。
【關鍵詞】 胃脘痛 脾胃虛寒 黃芪建中湯
胃痛即胃脘痛,特點是以胃脘部位的疼痛為主,同時伴有腹部的痞滿、脅肋部脹痛、納呆、噯氣、惡心嘔吐等癥狀。《素問·舉痛論》曰:“寒氣客于胃腸之間,膜原之下,血不能散,小絡急引,故痛。”說明外感寒邪,可致胃脘氣機阻滯,不通則痛。脾胃為倉廩之官,水谷之海,胃主受納,脾主運化水谷,外感寒邪、飲食不節、勞倦過度、久病脾胃損傷均可導致脾胃虛弱,脾陽受損,胃失溫養,納運失職,或中陽不足,中焦虛寒,失其溫養而發生疼痛。本文運用黃芪建中湯加味治療脾胃虛寒型胃痛40例,療效顯著,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5年10月—2016年3月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中醫科門診就診符合脾胃虛寒型胃痛患者35例,其中男18例,女22例;最小年齡為32歲,最大年齡為67歲,平均年齡為49.95±9.77歲;病程最長十年,最短三個月。研究病例中已排除經電子胃鏡檢查診斷有其他的上消化道疾病,例如食道-胃底靜脈曲張、上消化道惡性腫瘤等。
1.2 診斷標準
參照《慢性淺表性胃炎中醫診療共識意見》[1]和《慢性萎縮性胃炎中醫診療共識意見》[2] 選擇病例,臨床表現為主癥:①胃痛隱隱, 綿綿不休;②喜溫喜按, 勞累或受涼后發作或加重。次癥:①泛吐清水;②神疲納呆, 四肢倦怠;③手足不溫, 大便溏薄;④舌淡苔白;⑤脈虛弱。脾胃虛寒證確診條件:主癥必備,加次癥2項以上即可診斷。
1.3 治療方法
采用黃芪建中湯加減內服。基本方為炙黃芪20g、炒白芍12g、桂枝6g、生姜6g、炙甘草6g,大棗6g。臨證加減用藥:若泛酸明顯者可加吳茱萸、炮瓦楞制酸以溫脾暖胃;若疼痛明顯者可加延胡索、烏藥溫陽散寒,行氣止痛;若大便溏明顯者可加肉豆蔻、補骨脂溫腎暖脾止瀉;若神疲倦怠明顯者可加黨參、白術以補中益氣。使用的中藥統一采用江陰天江藥業有限公司提供的配方顆粒劑型(GMP證書編號:J0677),每日一劑,熱水沖泡300ml充分溶解,分早晚兩次服用。服藥期間避免受風寒,忌勞累,忌生冷腥辣刺激飲食。擬四周為一個療程。
1.4 療效標準
根據《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中療效評價標準分為治愈、好轉、未愈,若患者胃脘痛、腹脹、噯氣、泛酸、嘈雜、惡心嘔吐等癥狀消失,X線鋇餐造影或胃鏡檢查正常者為治愈;若患者胃痛有所緩解,發作次數減少,其余癥狀有所改善,X線鋇餐造影或胃鏡檢查有所好轉者為好轉;各項指標均無改善為未愈。總有效率為治愈、好轉之和。
2 結果
運用黃芪建中湯加味治療一周后總有效率為45.00%,兩周后為67.50%,三周后為82.50%,四周后為92.50%,平均用藥天數為14.35±8.08天,結果如表1。
3 病案舉例
謝某,女,59歲,因反復胃脘部隱痛不適一年于2015年11月3日到本院門診就診。臨床癥狀見:胃脘部隱痛,伴噯氣反酸,與進食與否無關,受涼后疼痛加劇,得溫則疼痛可有緩解,面色不華,神疲倦怠,四肢不溫,大便一日一行,偏溏。舌質淡,苔白,脈細弱。本院行胃鏡檢查提示:慢性淺表性胃炎,Hp陰性。診斷為:胃痛(脾胃虛寒證)。治療原則:溫中和胃,緩急止痛。方用黃芪建中湯加減,處方:炙黃芪20g,炒白芍12g,桂枝6g,生姜6g,炙甘草6g,大棗6g,吳茱萸3g,陳皮6g,茯苓10g,黨參10g,白術10g,肉豆蔻6g。開水沖300ml,分早晚兩次服用。服藥一周后,噯氣反酸不明顯,神疲倦怠、大便溏癥狀較前好轉,胃脘隱痛發作次數較前減少。繼服一周后,諸不適癥狀基本消失。
4 討論
胃痛早期多由外邪、飲食、情志所傷,胃痛日久不愈,脾胃受損,若因寒而痛者,寒邪傷陽,脾陽不足,可成脾胃虛寒證。胃痛的治療原則應遵循“通則不痛”之理,而葉天士則謂“通字須究氣血陰陽”,“通”字應該從廣義的角度去理解和運用。屬胃寒者,散寒即所謂痛,屬陽虛者,溫運脾陽即所謂痛。黃芪建中湯出自《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治》篇,原方由黃芪、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棗、飴糖所組成。方中以黃芪、飴糖補益中氣;桂枝、生姜溫中散寒止痛;白芍和營斂陰,緩中止痛;甘草甘溫補氣,配伍白芍酸甘化陰,又可配伍桂枝辛甘助陽;大棗補脾,調和營衛。諸藥合參,可補中氣,調營衛,溫運脾陽,散寒止痛,則胃痛可除。
經過40例臨床病例療效觀察,根據表1可知治療一周后總有效率為45.00%,兩周后為67.50%,三周后為82.50%,四周后為92.50%,可見黃芪建中湯加減治療脾胃虛寒型胃痛療效顯著,而且應連續用藥四周為一個療程,治療效果更佳。
參考文獻
[1]中華中醫學會脾胃病分會.慢性淺表性胃炎中醫診療共識意見.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消化雜志,2010,18(3):207-209.
[2]中華中醫學會脾胃病分會.慢性萎縮性胃炎中醫診療共識意見.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消化雜志,2010,18(5):345-348.
[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 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