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方蘭+鐘培松+張永+王嘉行+馮燕
[摘要] 目的了解嘉定區居民和學生麻風病核心知識水平、知識來源和影響因素,為麻風病防治工作提供參考依據。方法 采用國家統一的調查表進行麻風病核心知識調查。結果 共調查850人,其中居民420人,學生430人。麻風病知識知曉率78.24%,其中居民和學生知曉率分別為78.81%和77.67%,統計分析顯示:高文化水平、女性的麻風病知識知曉率較高。麻風病防治知識主要來源于宣傳活動、電視、廣播和網絡。結論 嘉定區居民、學生麻風病核心知識知曉率低,尤其是低文化、男性人群,應采用多種形式加強宣傳力度。
[關鍵詞] 麻風病;核心信息;調查
[Abstracts] Objectives To analyze awareness level, source and the related factorsso as to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lepros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thods National standardized questionnaire on leprosy core knowledge was applied. Results A total of 420 local residents and 430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The awareness of leprosy knowledge was 78.24%, and its 78.81% for local residents and 77.67% for students respectively. 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respondents with better education background and female respondents are better in awareness of leprosy core knowledge. Health campaign, television, radio, and Internet are the main sources. Conclusions Awareness rate of leprosy core knowledge of local residents and students is low, especially in male, lower-educated residents. Various forms of publicity should be adopted to enhance leprosy core knowledge level.
[Key words] leprosy; leprosy core knowledge; investigation
前言
麻風病是由麻風分枝桿菌所引起的慢性傳染病。1988年以后,嘉定區沒有新發麻風病病例,處于基本消滅麻風病的階段。根據全國消除麻風病危害規劃實施方案(2012-2020年)的要求,為了解居民、學生麻風病核心知識水平,2014年嘉定區組織開展了專題調查。
1 材料與方法
1.1 對象:(1)居民:年齡大于等于18歲的上海市戶籍成年人口;(2)學生:在學校就讀的學生,覆蓋預初,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共7個年級。采用多階段抽樣方法,在全區13個街鎮隨機抽取6個街鎮,每個街鎮隨機抽取一個居委,每個居委抽取社區居民70人進行調查;在其余7個街鎮中,每個街鎮隨機抽取一所學校,每個學校抽取1-2個班級,對抽取的班級學生進行調查,每個學校調查60人左右。
1.2 調查方法及內容 使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麻風病控制中心統一編制的《麻風病防治核心知識知曉率調查問卷》,問卷共有9道題,其中答對6題及以上判定為知曉。由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各鎮(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麻風病防治人員,進行面對面詢問調查。問卷當場完成,檢查無缺項、漏項后現場收回。內容包括被調查者的年齡、文化程度等社會人口學特征,麻風病防治知識、知識來源等。
1.3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采用EPIDATA建立數據庫,用SPSS16.0進行頻數統計、卡方檢驗及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2 結果
2.1麻風病知曉情況
本次共調查850人,其中居民420人、學生430人。麻風病總體知曉率為78.24%,其中居民知曉率為78.81%,學生知曉率為77.67%,居民與學生麻風病知識知曉率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X2=0.16,P=0.69)。就具體核心信息知曉情況而言,麻風病傳播途徑的知曉比例最低,懷疑得了麻風病可以到哪里就診的知曉率最高(表1)。
2.2 不同人群核心信息基本知曉情況
以麻風病知曉情況(1=知曉,0=不知曉)為因變量,以性別(1=男性,2=女性)、年齡組(歲)(1=<20,2=20-29,3=30-39,4=40-49,5=50-59,6=>59)、文化程度(1=小學及以下,2=初中,3=高中,4=大專及以上)、人群分類(1=居民,2=學生)為自變量,進行卡方檢驗,結果顯示(表2):女性、20-29歲、文化程度越高的被調查者麻風病知識知曉率越高。
2.3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以麻風病基本知識知曉情況為因變量,以性別、年齡組(歲)、文化程度、人群分類為自變量,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表3):不同性別、文化程度被調查者麻風病知識知曉率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女性、高文化程度被調查者麻風病知識知曉率較高。
2.4知識來源
8.57%的居民、4.88%的學生未接觸過麻風病知識。居民麻風病防治知識主要來源于宣傳活動、電視和電廣播,學生知識主要來源于宣傳活動、電視和網絡,見表4。
3 討論與建議
調查顯示,嘉定區居民麻風病防治核心信息的知曉率78.81%,遠高于浙江省麻風病公眾知曉率40.73%[1],而與黔東南州居民麻風病防治核心知識知曉率73.71%[2]相當,這與嘉定區加大麻風病宣傳力度有關,但還未達到公眾麻風病防治核心信息達到80%以上的目標,尤其是麻風病傳播途徑的知曉低,有些被調查者只知道麻風病可以通過長期密切接觸傳播,但對空氣飛沫傳播的知曉率極低,這提示在開展麻風病宣傳教育時,應更加有針對性地關注這些核心知識的傳播,同時要把低文化程度的男性作為重點人群。
單因素分析表明,不同年齡組的人群對于麻風病核心信息的知曉情況之間有著一定的差異,小于20歲及大于60歲的被調查者麻風病核心信息知曉率較低,但多因素顯示,不同年齡組之間麻風病核心信息的知曉率差異并無差異,提示一些混雜因素的存在,如文化程度、性別等,導致了單因素分析結果的差異性。
超過90%的被調查者曾接觸過麻風防治知識,略高于歸嬋娟[3]、王景權[4]的調查結果,麻風病防治知識的主要來源于宣傳活動、電視、廣播及網絡,隨著信息化進程的推進,充分利用現代化媒體和網絡工具來普及麻風病防治核心信息是一個值得努力的方向[5]。
參考文獻
[1]孟妤薰,嚴良斌,王景權,等. 浙江省麻風病流行區公眾的麻風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曉情況調查[J].上海預防醫學,2014,26(2):71-73.
[2]李濤,唐德亮,陳懷艷,等. 2014年黔東南州居民麻風病防治核心知識知曉率調查分析[J].應用預防醫學,2015,21(5):347-349
[3] 歸嬋娟,許亞平,王景權,等. 浙江省農村居民麻風知識水平及健康教育需求的定量研究[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10,26(6):452-453.
[4] 王景權,潘美兒,虞斌,等.133例農村居民麻風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8,24(10):829-830.
[5]中國科學技術協會.2010-2011 年麻風病學學科發展報告[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8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