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英偉
(長江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00)
關于塔里木盆地的寒武系白云巖儲層特征相關研究
喬英偉
(長江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00)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的白云巖分布比較廣泛,而塔里木盆地中的白云巖主要分為薩布哈白云巖與滲透回流白云巖兩種,本文通過對塔里木盆地白云巖中兩種白云巖的了解,對其寒武系白云巖的儲層特征做出分析。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白云巖;儲層特征;研究
塔里木盆地中白云巖的勘探是未來勘探的重要接替領域,在鉆井工作中以及地震中數據的表明,塔里木盆地的中西部地區的寒武系底層有著大量的蒸發巖,而蒸發巖下有發育著很多白云巖層,我們按照白云巖形成的原因分類,將其分為滲透回流白云巖儲層與薩布哈白云巖儲層以及埋藏白云巖儲層和熱液白云巖儲層,前面兩種白云巖儲層與蒸發巖有著較大的關系。
塔里木盆地位于天山、昆侖山與阿爾金山之間,與準葛爾盆地并成為“三山夾兩盆”是一個由古生代克拉通盆地和中生代與新生代前陸盆地組合而成的復合型盆地,其盆地以塔克拉瑪干沙漠為中心,塔里木盆地在寒武系時的氣候環境比較干旱,所以在其沉積了大量的蒸發巖,并且發育著大量的白云巖,本文對寒武系白云巖的儲存特征進行研究,其研究的位置位于中西臺地的寒武系,而其底層序列自下而上分別為玉爾吐斯組、肖爾布拉克組、吾松格爾組,中統為沙依里克組、阿瓦塔格組,上統為丘里塔格組。詳細數據見下表;
根據上表中的數據對塔里木盆地的白云巖儲層特征進行分析,下文中分別根據白云巖中薩布哈白云巖與滲透回流白云巖的儲層特征進行闡述。
(1)薩布哈白云巖儲層特征 薩布哈白云巖儲層的特征為其巖性多以紋層狀泥晶白云巖、泥晶隱藻白云巖以及粉晶白云巖為主,其中還夾雜著溶塌角礫巖。其巖石長期暴露在氧化的環境中,所以其顏色多為褐色與暗紅色。還會出現干裂與鳥眼等暴露構造現象,由于其發育時氣候比較干燥,所以巖石有大量的石膏伴生,而且其處于海陸過渡帶中的陸地一側,所以巖石中的泥質含量比較高,其高泥質含量表現出來的特征為陰極發光強度弱,大多以發暗褐色光甚至不發光為主,其巖石伴生的石膏受到溶解后垮塌而形成了膏模孔以及溶塌角礫礫間孔,根據數據的統計,在154個該類儲層物質中,其中30個樣品的孔隙度大于4.6%,其中20個樣品的孔隙度在2.5%與4.5%之間,而有47個樣品的孔隙度則在1.5%與2.5%之間,最后的59個樣品的孔隙度則不足1.5%,其中孔隙度大于2.5%的占總樣品的32%。
(2)滲透回流白云巖儲層特征 滲透回流白云巖的儲層演示特征為,其巖性多以顆粒白云巖以及藻白云巖為主,對于原巖的顆粒以及藻格架結構有著較好的保留,白云巖的晶體大多都是粉晶,其顏色為灰色或者深灰色,相對于薩布哈白云巖而言比較暗,但是其巖石同樣伴生有硬石膏和石鹽等蒸發鹽類礦物充填或者半充填的原生空隙。其陰極有發光特性,并且發光主要以暗紅色與褐色光為主,并且由于其巖層形成于蒸發臺地,所以其發光的輕度相對于薩布哈白云巖而言要強,其巖石同樣也有孔隙,但是其孔隙類型主要是殘留粒間孔、格架孔與體腔孔或者蒸發巖類礦物形成的鑄模孔。根據數據統計,在78個該種類型的巖層當中,其中大于4.5%有10個,而其孔隙度在1.5%到2.5%之間的有8個,而孔隙度在1.5%到2.5%之間的有13個,最后的45個樣品的孔隙度則不足1.5%,其中孔隙度大于2.5%占總體樣本的24%。
薩布哈白云巖儲層與滲透回流白云巖儲層是塔里木盆地寒武系中與蒸發巖有著關聯的兩大白云巖儲層,兩種巖層都有著各自不同的識別特征,薩布哈白云巖的主要特征是巖性以紋層狀紅褐色為主,其巖石中伴生著大量的硬石膏,以及其中的泥質泥晶,陰極的暗紅色發光。滲透回流白云巖的主要特征是其發育位置處于蒸發臺地,巖性顏色多以灰色為主,并且對于其原巖顆粒以及藻格架結構的粉晶保留較為完整,同樣半身著硬石膏與石鹽等蒸發性礦物,并且其陰極的發光輕度教育薩布哈白云巖較強。
[1]張鵬,侯貴廷,詹彥等.白云巖儲層裂縫預測--以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區寒武系白云巖儲層裂縫為例[C].//第五屆中國石油地質年會論文集.2013:19-19.
[2]焦存禮,邢秀娟,何碧竹等.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白云巖儲層特征與成因類型[J].中國地質,2011,38(4):1008-1015.
[3]鄭劍鋒,陳永權,倪新鋒等.基于CT成像技術的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白云巖儲層微觀表征[J].天然氣地球科學,2016,27(5):780-789.
[4]黃擎宇,劉迪,葉寧等.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白云巖儲層特征及成巖作用[J].東北石油大學學報,2013,37(6):6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