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奇葩說》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程 欣
網絡自制綜藝節目的發展現狀和未來
——以《奇葩說》為例
□程 欣
近年來網絡自制節目異軍突起,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奇葩說》作為網絡自制節目中較為優秀的節目,其優點和創新點對視頻節目的改革有著積極作用。當前,網絡自制節目發展不成熟,還有一些有待改進之處。本文以《奇葩說》為例,剖析在新時期的背景下網絡自制綜藝節目的發展現狀和提升路徑。
電視節目;網絡自制;《奇葩說》;綜藝節目
網絡上的電視節目分為兩種:一是由傳統電視媒體制作播出,電視首播之后可以在網絡上觀看重播;二是由網絡媒體自己的制作團隊制作節目,并只在網絡平臺上播出,包括網絡自制電視劇、網絡自制綜藝節目、網絡自制紀實節目等。其中,網絡自制綜藝節目的受關注度最高。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網等網絡視頻平臺都相繼推出了自制的網絡節目,并取得了不錯的點擊率和社會討論度。《奇葩說》《你正常嗎》《優酷全明星》等節目,都是比較成功的網絡自制綜藝節目。《奇葩說》可以算得上是“新寵”中的優秀代表。
《奇葩說》是一檔由愛奇藝打造的說話達人秀節目。第四季的節目由何炅主持,由蔡康永、張泉靈、羅振宇、馬東等人擔任導師。節目旨在尋找華人華語世界中,觀點獨特、口才出眾的“最會說話的人”。目前第四季已完結,火熱程度依舊不減當年。究其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常駐嘉賓的多樣性
我們通常觀看的綜藝節目中,常駐嘉賓的身份都比較單一化,大部分嘉賓都是明星或各路大咖,還有一些節目比如《變形計》的嘉賓都是素人。而《奇葩說》的常駐嘉賓也就是奇葩辯手們,由兩類組成,一類是專業辯手,他們邏輯清晰思維縝密,有著優秀的辯論技巧和豐富的辯論經驗,擅長以理服人,比如馬薇薇、顏如晶、黃執中等;一類是有表演或者主持功底但沒有名氣的藝人,他們有著豐富的生活經驗,擅長講故事打動觀眾,以情動人,優秀的表現力也使得節目更具娛樂性,受到大眾的喜愛,比如肖驍、范湉湉等。兩類“奇葩”的碰撞,使得《奇葩說》的舞臺上除了嚴密的邏輯,更有著生動有趣的表現,作為普通人的觀眾,也更易從一些故事里找到共鳴。
(二)話題開放、言論自由
《奇葩說》的選題是節目組通過百度知道、知乎、新浪微問數據后臺,在民生、人文、情感、生活、商業、創業等領域,選取網友關注最多的問題,發動網友參與調查投票。互聯網上投放的問題是否能夠成為節目中的辯題,取決于網友參與這道題的積極程度。網友參與最多的題目,才能進入節目選題。這些選題貼近人們的生活,讓觀眾在觀看過程中積極參與思考,此時辯題不再僅僅是一個辯論題目,而是嘉賓、導師和觀眾對自身、社會和人生的思考。
相比于傳統電視節目,網絡自制綜藝節目的言論更加自由。不是“一言堂”式地告訴觀眾,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而是各抒己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或者學識告訴大家自己的看法,然后接受別人的贊同或反駁。在不同觀點的碰撞下,觀眾總能通過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
(三)節目受眾定位明確
目前我國很多節目都沒有明確的受眾定位,播出的節目力求適合所有人群觀看,然而這種想法恰恰使得節目對任何人群都沒有特別的吸引力。《奇葩說》在節目的片頭說“40歲以上人群請在90后陪同下觀看”,說明其受眾定位是80后、90后這些年輕人。節目針對年輕人的特點選題和制作,受到了年輕群體的歡迎。
(一)辯手的“明星”化
《奇葩說》播出后,辯手們的出色表現和令人耳目一新的個人特點使得他們很快擁有了大量粉絲。粉絲的大量累積讓廣告商家和節目組看到了商機,于是辯手們開始被包裝成為“明星”,接代言拍廣告、跑各種綜藝通告、參與各種電影電視劇的拍攝。對辯手們和節目組來說或許是件好事,辯手提高了知名度,可以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甚至接近了自己的“明星夢”;對節目組來說,辯手知名度的提高可以提升節目的點擊率并有助于引進更多廣告商的投資。
但是一些粉絲不理智的“追星”行為,給節目錄制帶來了很大不便。粉絲的言論不像普通觀眾那樣客觀,總是會偏向自己喜歡的辯手,甚至有些粉絲會為了支持自己喜歡的辯手而去惡意攻擊抹黑其他的辯手。
《奇葩說》的一些辯手走紅后,開始參與其他電視節目或網絡節目的錄制,比如馬薇薇的《黑白星球》、范湉湉的《來吃大胃王》。但這些節目的質量都不太高。邀請當紅的奇葩辯手來擔任主持,更像是一種“快餐經濟”,利用他們當下的熱度來為節目吸引觀眾,導致現在粗制濫造的節目越來越多。
(二)賽制的公平性有待商榷
《奇葩說》采取現場觀眾跑票的方式來決定辯論的輸贏,辯論開始前先由現場觀眾投票選擇自己支持的觀點,在辯論進行的過程中觀眾可以隨意更改自己的觀點,辯論結束后,根據最終投票結果與初始結果的對比來決定辯論雙方的輸贏。現場的觀眾并不是辯論專家,他們的投票具有隨意性,馬東就在節目里說過“現場觀眾投票都是看心情”。
《奇葩說》第四季的半決賽,由八位選手自己選擇觀點和隊友,四人一隊,辯論獲得勝利則整組晉級,反之則整組淘汰。在辯論過程中,反方的姜思達表現出色,但由于前三位隊友表現不如正方,因此反方整組被淘汰。網友對此次的半決賽規則表示不滿,認為整組淘汰的方式不夠公平。
(三)大眾文化的媚俗化
網絡自制節目的受眾大多為80后和90后,為了使節目更加貼近青年群體,很多節目中的語言都會有“打擦邊球”的情況。《奇葩說》中,嘉賓在辯論時常常語出驚人甚至有“爆粗口”的現象。“閑魚”APP的廣告語也是帶有粗口性質。這些原本可以避免的現象,卻頻頻出現在節目中。追求自由的表達是綜藝節目進步發展的表現,但不能為了追求自由甚至只是為了吸引眼球就忽略電視傳播的底線。
實時彈幕是很多網絡視頻平臺都有的一種功能。觀眾可以通過發送彈幕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互動性很強。但是觀眾的素養參差不齊,很多彈幕都存在沒營養甚至有語言攻擊等問題,影響觀看甚至會帶偏大眾的判斷。
(一)從節目組的角度
與繪畫和音樂這種大多是個人的藝術創作不同,電視節目的制作往往是由節目策劃、攝像收音、服化道具、后期制作、節目主持人和嘉賓等少至十幾人多至幾百人的團隊完成。這就需要節目組有一個統一的指導思想,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嚴于律己,提高節目組每一位創作人員的道德修養和專業水平,做高標準的節目,做人民大眾喜愛的節目。
同時,要重視節目的品牌效應,不要過分依靠植入廣告來獲得廣告商的投資,而是要打造節目品牌,靠高質量的節目來獲得利潤。
(二)從監管部門的角度
網絡自制節目相比于傳統電視節目來說,審核制度較為寬松,因此一些節目即使質量很粗糙也能上線。因為監管不到位,一些出格不當的言論時常出現,甚至有些節目比如《來吃大胃王》中,還會有一些所謂“知情人”來爆料明星的隱私八卦,對個人和社會都會產生一些不良的影響。因此要適當加強對網絡自制綜藝節目的監管力度。
網絡自制節目有一定的包容性,一些在傳統電視媒體中不能出現的觀點或者穿著打扮,在網絡節目中都是可以出現的,因此在監管過程中不要過于上綱上線。網絡的主力軍是年輕人,這些人當中有些是未成年,在考慮到年輕人的喜好的同時,也要考慮到節目會不會給未成年人帶來不良的影響。建議設置網絡節目的分級制度,哪些節目是給成年人觀看,哪些適合未成年人觀看,都要標注清楚。
(三)從觀眾的角度
藝術的責任任重而道遠,無論是網絡自制節目的發展還是監管部門的監督,都是一個較為漫長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些體系發展都不完善的時候,需要觀眾提高自己的審美水平,拒絕粗糙低俗的節目,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被有些節目中游離的三觀所左右。在觀看節目時,要做到不盲目迷信節目所傳遞的信息,而是要加強自我的思考。
從2005年第一批網絡視頻網站上線,到2017年網絡自制節目大熱,12年的時間,視頻網絡的發展有目共睹,網絡自制節目也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目前的網絡自制綜藝還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視頻網站的運營商和節目制作組必須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加以改善,提高網絡自制綜藝節目的質量,制作出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網絡綜藝節目。
1.曾菀馨.網絡自制節目對傳統電視節目的創新啟示[D].成都理工大學,2015.
2.王亞紅.網絡視頻節目特質探索——以《奇葩說》為例看“網生代”節目[J].聲屏世界,2015(05):62-64.
3.李嬌.網絡自制節目的創新價值和發展途徑研究[D].西北大學,2016.
(作者系上海體育學院新聞與外語學院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