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永堅
數字時代新聞編輯工作的主要特點
□ 葉永堅
信息技術與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帶領人們進入數字化時代。在這一時期,信息傳播速度增加,為人民群眾的生活及生產帶來了巨大便利,與此同時新聞傳播的方式也日漸趨于多樣化及多元化。在數字時代,新聞編輯工作發生了改變,同時也表現出了新特點。新聞編輯工作人員應認識到新聞編輯工作的變化與特點,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從而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更有質量、更豐富的新聞節目。
數字時代;新聞編輯工作;特點
在現階段數字技術及網絡技術迅速發展的背景下,新聞媒體不僅要保持原有的編輯特征,還需在網絡推動中展現融合趨勢。而在這一過程中,新聞編輯承擔的角色有所改變,我們需要在把握新時期新聞信息特征、時代要求的基礎上,全面了解新聞編輯工作的特點。
數字時代,電子信息中的機器語言均需通過數字來代表,通過數字媒介形式來傳播,且完全依賴于網絡互聯技術和電子信息技術。數字時代促使信息傳播方式發生了重大改變,也拓寬了傳播途徑,使得傳播內容不斷豐富,傳播速度也不斷加快。在數字時代,新聞信息具有如下特征:(1)新聞素材不可預知。在數字時代新聞報道的素材來源可能是任何地方,展現形式多樣,且我們難以對事態發展加以預料,故而新聞素材是不可預知的。(2)新聞傳播的速度很快且無地域限制。在數字時代,不管是什么信息資訊,只要有傳播價值,即可在短短幾秒鐘快速傳播,且不管在什么地方,受眾均可快速接收信息,因此新聞信息的傳播已經突破了地域的限制。(3)重視互動,因此言論環境也更為自由。在數字時代,在探討某一事件時,在即時信息之間互動增加的背景下,信息的傳播范圍可不斷延伸,言論自由得到實現。
在數字時代,新聞編輯工作者需要具備辨別新聞信息的能力,并且具備多元化發展思維,懂得通過正確方式,堅守新聞報道的科學性、真實性與正面性。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者不僅要負責編輯宣傳稿件,還需處理通訊員稿件及其他稿件,在工作期間需明白數字時代對自身工作的要求,不僅要完成傳播任務,還要把握主流價值觀,為大眾提供積極向上、文明、健康的精神食糧。對突發新聞事件及重大事件,新聞編輯也應從獨特角度出發,從多側面加以闡述,在編輯策劃期間展開全過程編輯,同時要對現場信息的采集、加工和組稿嚴格管理。突發事件、重大事件對新聞編輯的工作能力是一種考驗,尤其是在數字時代,編輯必須具備組織能力、策劃能力與應急能力,同時還應不斷提高自身綜合能力,以適應時代的發展。
準確把握數字時代新聞編輯工作的主要特點,可以讓我們對數字時代對新聞編輯工作的影響有更深刻的認知,以便積極去應對這些變化,不斷完善自我、調整思路。具體來看,數字時代新聞編輯工作的主要特點有如下方面:
(一)稿件組織更加科學、更具內涵
數字時代中,雖然人們的生活方式有所變化,但新聞編輯工作內容的本質并未改變。在組織稿件時,新聞編輯在確保對事實解釋清楚的基礎上,應對稿件內涵投入更多關注,對信息表象深入分析,探索新聞事實深層內涵,并對這類事件的發展趨勢、可能情況展開科學預測。可以說,在數字時代,新聞編輯工作特點是從傳統的平面性報道逐漸發展為體系化、立體式的新聞報道,因此新聞編輯在編輯內容時,不可被陳舊思維束縛,應勇敢嘗試,借助自身專業素養及工作經驗,通過一系列方式展開全面、具體而科學的報道,推動新聞傳播的發展。
(二)嚴格把好傳播關
在傳播新聞之前,新聞編輯是把關與篩選的關鍵角色。數字時代中,新聞編輯不僅需要具備搜集資料、整合信息、審查核實、分離處理、對信息資料加工處理等能力,同時還需根據最終稿件展開版面的布局與設計,最后才可報道。雖然記者也會甄選相關資料與信息,但在新聞報道嚴謹性與合理性方面來看,編輯不僅要甄選材料,還要綜合加工處理,把握稿件整體效果,可以說,新聞編輯是新聞傳播的重要關口。數字時代中魚龍混雜,充斥著很多不良思潮,這就需要新聞編輯把好關口,杜絕假新聞,杜絕新聞報道中的負面思潮傳播、政治思想偏差,為新聞的有效性、真實性與正面性提供有力保證。
(三)及時追蹤,客觀報道
新聞編輯承擔的職責不僅是確保新聞質量,同時還需對新聞價值深入挖掘,促使新聞價值不斷提升。在數字時代,記者不再受到條件或地域的限制,可收集大量信息,并向新聞編輯傳回信息。新聞編輯需深入認知數字技術具備的傳輸能力,全面、及時把握記者動態,從記者角度出發,從全局視角分析采訪的時間,加強和記者的互補與合作,共同完成更有創造性、更有意義的新聞報道。
(四)確保編輯方針的規范、規劃性
在數字時代,我們工作及生活中的各處均可見網絡技術的應用,這為人們的生活與工作提供了重大便利,也讓工作與生活變得更加隨意。而在新聞編輯這個崗位上,“隨意性”是大忌,新聞報道對于格式、內容的可靠性及客觀性等均有嚴格規定,就算網絡信息飛速發展,新聞編輯崗位的這一特征也是不容丟失的。新聞編輯應嚴格執行行動指南,在編輯方針制定時,要注意設計、規劃各個欄目與版面,為人民群眾呈現嚴肅性、嚴謹性、科學性的新聞報道,進而將新聞報道具有的輿論引導作用、傳播作用發揮出來。
(五)提升新聞素材價值
新聞記者向新聞編輯提供的原始素材一般只是半成品,還需新聞編輯展開加工與完善。因新聞編輯與新聞記者所處環境不同,他們在看待事件的感受方面也有所不同,記者在親身經歷的事情上可能會有主觀性,而新聞編輯對新聞信息加工后,會使得新聞報道更加真實、客觀。從這一角度分析,新聞編輯的工作可以有效提升新聞素材的價值。當然,新聞編輯每天要處理的新聞素材較多,在提升新聞素材價值方面,新聞編輯主要是對比新聞稿件,適當建立聯系與拓展,提煉更加明確、深刻的主題,對語言進一步組織、策劃,之后才付諸報道。
(六)新聞話題需正面、健康且體現時代精神
新媒體的發展賦予了新聞事業更重的職責,新聞編輯面臨極大挑戰。現如今,人們可通過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網頁和聊天工具隨時獲取各種新聞信息,也可隨時發表自身關于新聞信息的觀點。新媒體的出現改變了過去新聞信息單純的傳播功能,實現了人民群眾的互動與意見的交流,且這一變化是不可逆轉的。新聞編輯應認清這一轉變,堅持自身是“公共話題引導者”的角色,可以適當組織和新聞類別不同的對話,或是實現觀點碰撞。在新聞編輯工作中,工作人員還應充分重視自身引導社會輿論的職責,堅持新聞報道的積極性、正面性,所選話題應健康,以健康正面、積極的思維給予群眾指引,構建良性輿論環境,助推新聞事業的發展。另外,新聞編輯在數字時代需自幕后轉移到前臺,和廣大群眾與讀者形成良性互動,接納廣大群眾的建議與意見,爭取民眾支持,提高新聞市場競爭力。在新聞報道中,新聞編輯還應注意融入時代精神,體現時代風貌,為構建和諧社會而貢獻力量。
在數字時代中,新聞編輯工作正不斷經歷一系列轉變,因此新聞編輯需適應這些變化與發展,在此期間適應自身新角色,準確把握新時代新聞編輯工作的主要特點,嚴把新聞報道關,確保新聞報道更加有內涵,推動新聞事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1.趙曉佳.大數據時代新聞編輯能力重構[J].視聽,2015(10):124.
2.蘇琪.論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路徑[J].新西部(理論版),2015(08):98.
3.李雪晶.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的媒介素養[J].新媒體研究,2015(14):1.
4.彌建立,歐陽宏生,申文宣.我國電視新聞編輯理念的嬗變與發展[J].編輯之友,2015(03):56-61.
(作者單位:福建法治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