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艷梅
基于新媒體背景下廣播電視戰略轉型分析
□葉艷梅
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發展背景下,信息傳播方式發生了改變,新媒體應運而生,對廣播電視媒體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對此,廣播電視行業只有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及時取長補短,才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本文首先概述了新媒體的內涵和特點,然后介紹了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現狀,最后闡述了廣播電視行業的戰略轉型方法,以供參考。
新媒體;廣播電視;發展現狀;戰略轉型
新媒體具有相對性,與其對應的是傳統媒體,例如電視、廣播、報紙等。新媒體主要采用了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類型主要包括網絡電視、電子雜志等平臺。在當前信息技術背景下,新媒體發展較快,具有覆蓋面廣、信息量大、傳播性強等特點,而且不會受到時間、空間的限制,因此人們在接收信息時更加方便快捷。另外,和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用戶自身也可以是信息的創造者,因此信息在流動上更加豐富。縱觀新媒體的發展歷程,從計算機到平板電腦,再到智能手機,新媒體處于持續發展之中,不僅外部環境更加優良,而且獲得的收益也不斷提高,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
具體分析可知,新媒體的特點包括以下幾點。第一,時效性。和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在信息的傳遞上速度更快,不僅降低了門檻,而且增強了互動性,有利于人們及時獲得信息、傳遞信息、利用信息。第二,包容性。在信息技術發展的支持下,新媒體能夠傳遞出大量的信息,而且受眾能夠采用不同的形式接收信息。單純體現在受眾人數上,就遠多于傳統媒體的受眾人數,因此凸顯出了包容性,也為該行業的發展和創新提供了條件。第三,開放性。如上所述,新媒體中的用戶不僅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時也是傳播者。而且相關調查顯示,其受眾人群具有多樣化的特點,且表現出年輕化的趨勢。由于年輕群體是整個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因此在生活中、工作中,會推動新媒體的發展。考慮到年輕人對于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強,所以新媒體的發展潛力巨大。
(一)特征和優勢
傳統媒體受到新媒體的沖擊,在傳播內容、傳播方式上產生了明顯的影響。但是,傳統媒體的發展和應用時間長,因此經驗豐富是最大的優勢。分析認為,傳統媒體的特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公信力強。廣播電視行業在長時間的發展和改進中,已經形成了較強的社會責任,面對政府的監管能夠積極主動配合,而且較高的信譽是促進行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相比之下,新媒體由于門檻低、發展時間短,公信力往往不足,網絡上時常出現虛假信息、造謠現象。而且,監管不力也成為影響新媒體正規性的重要因素。
第二,準確性高。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在信息內容的傳遞上,追求信息的準確性,其根源在于信息的層層把關,而這是新媒體目前無法做到的。以個人用戶構建的新媒體為例,為了追求點擊量、獲得更高的關注度或經濟利益,用戶往往發布一些不實信息,或者對信息內容添油加醋、修辭夸張,或者選取奪人眼球的新聞標題,降低了信息的準確度,同時也對受眾造成不良影響。
(二)發展的困境
廣播電視媒體的發展困境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第一,改變了受眾的收視習慣。計算機、平板電腦的應用更加普遍,尤其是智能手機幾乎每人一部,這在無形中增加了收視終端的數量,也改變了人們對于信息的接收形式。以前廣播電視媒體具有壟斷性地位,廣播和電視上播什么,人們才能夠觀看什么,在時間上、空間上受到明顯限制。相比之下,新媒體的出現改變了壟斷性地位,人們想要看什么,就能夠從新媒體中找到什么,幾乎不受時間、空間上的限制。基于此,廣播電視媒體的發展陷入困境。
第二,降低了廣告市場利益。在新媒體出現之前,廣告市場大部分掌握在廣播電視媒體手中,廣告商看重的是收視率。新媒體出現后,明顯分了廣告市場的一杯羹,不僅傳播范圍廣,而且成本相對更低。另外,從受眾的角度來看,如果人們不喜歡廣告內容,在廣播電視媒體中沒有抵制措施,在新媒體中則可以選擇跳過廣告、屏蔽廣告等措施,因此更加人性化。廣告市場利益的降低,也成為廣播電視行業發展的困境之一。
(三)戰略轉型的重要性
基于新媒體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廣播電視行業實現戰略轉型勢在必行,對于傳統媒體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在廣播電視媒體的基礎上發展新媒體,有利于提高信息的傳播速度,傳播范圍也會相應擴大。依托于互動式的信息傳播模式,能夠實現信息發布者和受眾人群之間的互動,獲得良好的用戶體驗。另一方面,在新媒體的基礎上發展廣播電視媒體,能夠對重大社會事件進行傳播。憑借著廣播電視媒體較強的公信力以及豐富的發展經驗,能夠為受眾提供更多便利,也為新媒體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增強了社會責任。另外,廣播電視行業和互聯網技術相互融合,能夠充分發揮兩者各自的優勢,提供多種多樣的視聽節目,豐富廣播和電視內容;甚至可以根據用戶的個人興趣或意愿進行定制節目,以打破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優化用戶體驗。
(一)整合內部資源
廣播電視媒體整合內部資源,才能夠不斷提升自身能力。從這個角度出發,可以借助于新媒體的優勢,例如傳播范圍廣、互動性強等,對內部資源進行大力整合。切實提高導演、編輯、主持人、記者等各個工種的工作能力,分析當下社會中的熱點,基于人們的興趣愛好,制造出優良的視聽節目內容。同時,針對原有的節目,應該加強廣告和宣傳工作,進一步提高節目的影響力和收視率,充分發揮廣播電視的優勢。
(二)打破區域壁壘
廣播電視媒體在發展期間,由于具有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因此存在明顯的區域壁壘現象,不同區域之間難以實現聯合。對于這一點,應該結合新媒體信息傳播量大的優勢,實現信息資源上的共享,從而打破區域壁壘。如此一來,一方面能夠增加廣播電視的傳播途徑,節目內容更加多種多樣;另一方面,受眾在節目的選擇上空間更大,有利于獲得良好的視聽體驗。
(三)和新媒體有機結合
廣播電視和新媒體的結合并不是盲目的,而是要做到有機結合。具體來說,一方面,新媒體中的商業價值潛力巨大,廣播電視行業應該借鑒相關經驗,合理利用新媒體平臺,向新媒體進行過渡和轉型。另一方面,廣播電視行業具有資源上的優勢,可以采用插播熱線、策劃終端產品等形式,來適應新的環境;或者向互聯網和數字電視靠攏,針對定時播放、單向播放的模式進行轉變,實現發展與創新。
(四)培養全媒體記者
為了拓寬信息傳播途徑、加大傳播力度,應結合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優勢,培養出高素質的全媒體記者。通過新舊媒體的協調,促使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平臺共同傳播信息,從而擴大信息的傳播范圍,實現各類媒體資源的最大化利用,推動廣播電視行業的健康發展。
(五)創新廣告盈利模式
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和實踐,已經證實移動端廣告模式是可行的。新媒體工作人員分析不同人群的需求,繼而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內容,因此能夠在短時間內收獲大量的受眾群體。由此可見,在創新商業模式的過程中關注受眾的需求,是廣播電視行業發展中不可忽視的要素。在具體操作上,廣播電視媒體的原創性更強,和廣告商具有長期合作關系,應該在新媒體平臺下,全面分析市場需求特點,吸納更多受眾;同時信息內容的播放要具有針對性,實現盈利的多元化。
綜上所述,新媒體具有時效性、包容性、開放性的特點,而廣播電視傳統媒體的特點在于準確度高、公信力強。新媒體背景下,傳統媒體在發展中面臨困境,體現在受眾的收視習慣改變、廣告市場利益降低兩個方面,因此實現戰略轉型具有必要性。在具體操作上,應該整合內部資源,打破區域壁壘,和新媒體有機結合,培養全媒體記者,并創新廣告盈利模式,從而使廣播電視走出發展困境,實現戰略轉型。
1.孫亞飛,冀麗.新媒體語境下如何進行廣播電視的戰略轉型及監管[J].科技風,2014(18).
2.吳春曉.以新媒體語境為基準探討廣播電視的戰略轉型[J].現代交際,2016(02).
3.董錫波.芻議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的戰略轉型[J].西部廣播電視,2015(22).
4.全媒體領風騷廣電戰略轉型——BIRTV2012展會剪影[J].廣播電視信息,2012(09).
5.李文均,劉毅.探討新媒體語境下廣播電視的戰略轉型策略[J].新聞研究導刊,2016(10).
6.周少四.新媒體語境下省級電視產業的戰略轉型——以湖南電視產業為例[J].西部廣播電視,2015(15).
7.王虹霖.新時期傳統電視全媒體戰略轉型策略分析[J].中國傳媒科技,2013(08).
(作者單位: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