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晨雪
新媒體平臺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區域形象傳播中的角色與功能
——以“聚焦廣西”新媒體服務平臺為例
□ 徐晨雪
在這個信息全球化的數字時代,各行各業的競爭日益激烈,一個省的形象作為該區域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競爭價值日益顯現。區域形象的定位以及文化的有效傳播更是該區域突出競爭重圍、彰顯自身魅力的關鍵因素。新媒體的出現,為區域形象的傳播提供了多種傳播平臺的選擇,新媒體在受眾對于區域形象的認知方面、理解方面、感知方面亦起到了關鍵性的推動作用。因此,利用新媒體塑造和傳播區域形象,提高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成為各省市的不二之選。
區域形象傳播;新媒體;“聚焦廣西”
想要研究廣西區域形象傳播,首先我們要全面考察廣西區域形象傳播的現狀,了解優勢與不足。
1.豐富的少數民族文化資源
廣西是少數民族文化資源的富集地,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其境內居住著壯、漢、苗、侗、瑤、仫佬族、毛南、回、京等12個民族。其中,壯族、瑤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為少數民族的主體,以壯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人口占當地少數民族總人口的80%以上。各少數民族群眾在長期的生存斗爭和社會實踐中,創造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這些特色鮮明、豐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是各族人民千百年來開發這一地區的文明成果和智慧結晶,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具有豐厚的中國傳統文化歷史底蘊和鮮明的民族特征。這些豐富的少數民族文化資源也成為廣西區域形象建設的特色優勢之一。
2.經濟運行環境平穩增長
據2017年1月22日自治區統計局以及國家統計局廣西調查總隊聯合發布的《2016年廣西經濟運行情況報告》顯示,據初步核算,去年全區生產總值(GDP)18245.0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3%。據悉,2016年廣西第一產業增加值2798.61億元,比上年增長3.4%;第二產業增加值8219.86億元,增長7.4%;第三產業增加值7226.60億元,增長8.6%。三次產業增加值占全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15.3%、45.1%和39.6%,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7.2%、47.0%和45.8%。
由數據可知,廣西去年財政收支平穩增長,金融運行保持平穩,如此穩健的經濟實力為廣西區域形象傳播奠定了物質基礎。
3.東盟助陣提升廣西對外開放度
近年來,在雙邊睦鄰友好關系順利發展的基礎上,我國與東盟的經貿合作關系取得了新的進展。來自商務部的統計數字顯示,東盟已連續12年成為中國第五大貿易伙伴,是我國在發展中國家中最大的貿易伙伴,而且雙邊貿易的增長速度遠高于其他主要貿易伙伴。
在進出口貿易方面,東盟國家不僅是廣西重要的貿易伙伴,也是廣西利用外資的重要來源。而且在2016年,第九屆中國國際絲綢會議、東盟博覽會等重大國際盛會都已在廣西舉辦。各大國際盛會在廣西舉辦是進一步提升廣西對外開放度的重要契機。
4.豐富的自然景觀
廣西地區有著豐富的自然景觀?!肮鹆稚剿滋煜隆钡拿雷u幾乎是家喻戶曉,然而除了桂林,廣西邊境地區也有許多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比如德天瀑布、古龍山峽谷群、通靈大峽谷、崇左石林等,這些自然景觀在全國乃至世界上都是十分罕見的。將這些獨樹一幟的自然風景與當地豐富的民族文化、邊境文化資源互相結合起來,不僅可以使自然景觀鮮活起來,而且在自然景觀中負載著少數民族特色與異國風情,這樣少數民族特色與異國風情滲透于自然景觀并經自然景觀而體現,景與情相互依存、相得益彰,這就是得天獨厚的廣西區域形象名牌,是只屬于廣西特色的景與情。
由于地處西部,廣西的經濟基礎不足,與同屬兩廣地區的廣東差距很大,廣西經濟總量在全國排位20,與人口五千多萬的大省廣東差距甚遠。究其原因,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問題占據首要位置。比如廣東省修建高速公路,最先修通廣州到深圳、廣州到佛山,進而再往其他城區拓展,最終形成了“珠三角”密集的高速公路網。要想修路,需要先往車流量大、資本流動量大的地方修??墒牵瑥V西的高速公路建設,先修通內地柳州市到桂林市的高速,接著南寧到柳州的高速,然后再以南寧市為中心,往西南的越南、西北的云南省、北部的貴州省三個方向拓展。這種先修通內地,再通往沿海的布局,使得廣西失去了通向發達地區謀求發展的黃金時期。雖然近年來,廣西著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將南寧作為綜合交通樞紐中心力求縮短與發達地區的通行時間,可是卻已錯失先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廣西區域的經濟發展,對于打造良好的區域形象也非常不利。
新媒體平臺在區域形象傳播中的角色,決定著新媒體平臺在區域形象傳播中的運作路徑,同時也影響著新媒體平臺自身的發展。只有正確認識新媒體在區域形象傳播中的角色,才能使新媒體平臺在傳播活動中實現預期效果,加快區域形象傳播進程。
1.多媒體展示平臺
“聚焦廣西”是一個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融合的新媒體信息服務平臺,是廣西政府著力向外界講述廣西故事、傳播區域形象的新媒體傳播平臺。“聚焦廣西”新媒體服務平臺將在廣西全區設100個市縣級分站,在東盟十個國家設10個分站。
“聚焦廣西”依托國內、區內各大媒體平臺,在深度學習傳統媒體傳播優勢的同時,積極認知新媒體在各領域的推動和催化效果。“聚焦廣西”匯集了電視、手機、網站、報紙、微信公眾號等多個媒體傳播媒介作為其廣西形象的展示平臺,力求快速、立體、滾動地面向國內外講述廣西故事,傳播廣西形象?!熬劢箯V西”包括《視頻直播》《聚焦專訪》《VR直通車》《微影展播》等12個欄目板塊。這種以多種媒體共同傳播的全媒體傳播方式,是廣西政府首次將新舊媒體融合致力打造區域名片的一次有益的探索,對于豐富區域形象的傳播具有重要意義。
2.互動性極強的展示平臺
新媒體平臺自誕生以來就具有極強的實時雙向互動性?!熬劢箯V西”著力打造的新媒體平臺使得區域形象的傳播不再是單向線性的灌輸,而是雙向互動的溝通。借助新媒體,“聚焦廣西”可以實現廣西區域信息的快速傳播,所覆蓋的國內外受眾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獲取相關區域信息,表達自己的看法與建議。在這樣一個雙向的互動過程中,受眾也成為推動區域信息傳播的傳播者。通過新媒體這一互動平臺,政府、企業、公民間的溝通變得更為通暢,這對于培養受眾對于廣西區域良好形象的認同感與期待感具有較強的推動效果。
1.廣西區域形象構建
我們知道,任何人或任何事只要得到媒體的廣泛報道,那么必定該人或事就會成為社會大眾的聚焦點。在互聯網時代,新媒體高度普及的今天,受眾的媒體接觸行為日益頻繁深入,新媒體的區域形象傳播活動直接影響到受眾對與該區域的認知以及理解。在“聚焦廣西”新媒體服務平臺上,媒體人借助多種媒體平臺按照政府期望、受眾期望,來塑造和傳播廣西區域的美好形象,可以說這種塑造是特定的,是多方合作者共同構建出來的,憑借當地優勢,借助新媒體平臺進行廣泛傳播。當然,這種區域形象的塑造并不是媒體人的一手遮天任意編造,在這個信息公開透明的網絡時代,媒體人只有向受眾提供真實、客觀的區域信息,不斷增強自身的權威性與公信力,其支持與推崇的區域故事才會具有說服力,對于區域形象的構建也才能真正地發揮出預期效果。
2.廣西區域形象再現
在廣西區域文化信息的傳播中,“聚焦廣西”借助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多媒體的表現形式,對廣西區域形象予以展示,培育并塑造受眾對于該區域的擬態想象空間,發揮著區域形象再現的功能。
“聚焦廣西”平臺建立的目的就是利用新媒體平臺服務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和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發展;利用新媒體平臺快速匯聚廣西各地的資源,為全國企業商家提供快速有效的資訊信息,以達到資源共享、共同創業的目的;利用新媒體平臺弘揚民族文化與善商教育。因此,該平臺必定會受到諸如意識形態、經濟、商業利益等方面的影響,而其打造的區域信息空間,實質上類似于擬態環境,是其在網絡虛擬環境中對廣西區域形象的再現。
在新媒體時代,新媒體是當今社會各省市進行區域形象傳播的核心傳播渠道,因此,在當下我們要充分發揮出新媒體在區域形象傳播中的關鍵性作用,本文提出兩點建議。
優質、新穎的傳播內容是吸引受眾長期關注的關鍵性因素,因此在傳播區域形象中建立優質的新媒體平臺,進而打造獨具一格的優勢傳播內容,是發揮新媒體在區域形象傳播中重要作用的前提與基礎??墒侨缃駞⒉畈积R的大小新媒體平臺在當下傳播環境中數不勝數,這是由于我國網絡新媒體尚在發展階段,對于其監管存在疏漏、法律法規方面較為滯后以及技術控制方面存在著較大的難度,導致大量不實信息通過網絡以及各個新媒體平臺傳播,致使新媒體的公信力大打折扣。因此,廣西在區域形象傳播中要想得到受眾的廣泛認可,并在區域形象傳播中得到預期的效果,必須做到通過媒體傳播的信息是客觀、真實的,以此樹立起良好的媒介形象,大力推廣自治區優勢,把打造優質傳播媒體作為增強區域形象傳播力量的戰略性手段。
全方位優勢整合傳播是實現傳播效果最大化的重要方式。在廣西區域形象傳播中,要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整合,從而打造立體化的區域形象。
首先,新舊媒體交叉融合共同發揮作用效果。在廣西區域形象傳播中,應注重引導各類媒體共同參與,充分發揮各類媒體的傳播優勢,利用多元化的傳播媒介建構立體的廣西形象。“聚焦廣西”新媒體平臺采用的就是多媒體交互融合的傳播方式,謀求傳播效果的最大化。
其次在區域形象塑造的傳播內容方面,各個媒體特別是傳播渠道廣泛的新媒體應圍繞區域特色,對龐大無序的區域信息進行精準定位,將獨特的少數民族文化資源與邊境風情作為特色文化吸引受眾,將其打造成區域名牌,享譽中外的桂林山水、柳州螺螄粉以及城市綠化率極高的天然氧吧等都是極佳的傳播內容。細化不同受眾的需求,選擇恰當的傳播切入點,并巧妙地植入區域形象新媒體傳播活動中,將會取得良好的傳播效果。
最后,要調動一切傳播主體參與區域形象傳播。網絡時代,傳播主體早已不單單是媒體,而是使用媒介的每一個人,當地政府應注意到這一現象,在調動傳播主體積極參與的同時,也要注重自媒體以及個人的媒介素養培養,促進傳播個體中意見領袖的作用效果最大化,以人為本,加快廣西區域形象的塑造和傳播。
1.張曉鵬.中國-東盟博覽會對外宣傳中廣西文化話語的多模態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7(20):69-72.
2.何仁芳.中國-東盟博覽會對南寧市旅游經濟的影響研究[J].旅游論壇,2017(02):118-124.
3.劉陽.區域形象建設與區域經濟發展協同——以廣西為例[J].商,2015(36):275.
4.蔣紅群,張媛,龍佳解.廣西文化軟實力分析及發展路徑選擇[J].桂海論叢,2010(04):122-125.
5.賴盛中,繆飛.基于“中國-東盟”的廣西南寧城市品牌定位研究[J].特區經濟,2009(12):222-224.
(作者系廣西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