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熟市淼泉中學(215500)
陶新燕●
?
重能力,求升華,呈現高質量的數學課堂
江蘇省常熟市淼泉中學(215500)
陶新燕●
高質量的數學課堂必然是以關注學生的能力,追求學生的長遠發展為基石的,當下的課堂教學,過多呈現出的是急功近利的色彩,盲目地追求所謂的“高效”,導致與教育的初衷南轅北轍.筆者以為,在教學中,教者注重學生能力發展,呼喚新知的升華,這樣才能呈現給學生高質量的數學課堂.
能力;高質量;初中數學
作為數學教學的基礎性階段,初中教學應當將能力培養作為教學設計的目標,為學生們的長遠發展進步做好準備.
對于閱讀能力的強調并不僅僅存在于語文學科當中,數學學習同樣需要.表面看來,數學學科中很少出現大段的文字敘述,可就在這看似簡短的語言表達中,卻蘊含著豐富的意義.這就體現出了數學學習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考驗.只有能夠從精煉的語言文字中分析出其背后的全部內涵,才能將知識學懂學透.
例如,在對對稱的內容進行教學時,我向學生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在線段、等邊三角形、等腰梯形和平行四邊形當中,既是中心對稱圖形,又是軸對稱圖形的是哪一個?很多學生在對軸對稱與中心對稱的基本概念進行初次閱讀時,并沒有發現理解起來有什么難的.可在面對上述具體問題時,學生們感到,自己對概念的掌握還沒有那么到位,又重新把教材打開,對概念敘述的細節進行閱讀.如果僅僅是在初次呈現知識時向學生們強調文字細節的重要性,很難引起學生的重視.而以具體問題的形式提出來之后,學生們會很主動地回顧知識細節.也正是在這個回顧的過程中,學生們的閱讀能力得到了強化.
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重在關注細節.在如此精煉的語言文字之中,每一處細節里都潛藏著極為關鍵的知識內容.只有學生們將這些細節都關注到了,并對其內涵加以深入剖析,才能實現閱讀能力的根本性提升,以之促進知識能力的升華.
對于初中數學學習來講,分析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特別是在面對一些疑難復雜的問題時,如果沒有一個冷靜的頭腦和清晰的邏輯,很難從中理出頭緒,找到思路.因此,如何能夠逐步提升學生們分析數學問題的能力,也是教師們需要重點思考的內容.
例如,在對一元二次方程的內容進行教學時,為了引導學生們對之進行高效率的分析,我特意設計了這樣一道習題:已知,點P(-3,m)和點Q(1,m)分別是拋物線y=2x2+bx+1上的兩個點.(1)b的值是多少?(2)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x2+bx+1=0是否有實數根呢?如果有實數根,請將它求出來;如果沒有實數根,請試著說明理由.(3)為了使得上述一元二次方程的圖象與x軸沒有交點,現將拋物線y=2x2+bx+1的圖象向上平移k(k是正整數)個單位,那么,k能取得的最小值是多少?上述三個問題的設置,從難度和深度上都體現出了清晰的層次性.學生們在對這些問題逐個進行思考的同時,也從中感受到了對一元二次方程進行深化分析的思維路徑.如果能夠多做一些類似形式的題目,根本無需教師過多地通過語言描述來告知學生應當如何對這類知識內容進行分析,學生們便可以通過平時的練習經驗形成思維習慣,并在層次化練習的引領下不斷強化自己的數學分析能力.當大家面對更加復雜的問題時,清晰的分析思路也就自然出現了.
分析能力的培養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教師們在日常教學當中進行常態化的啟發與引導.作者一直認為,分析能力的培養需要在實際問題的解答當中實現.在教學過程當中,多為學生們設置一些邏輯清晰的問題,并將分析思路融入到層次設問當中,讓學生們在解題的同時整理思路,不失為是一個便捷高效的途徑.
對于初中數學來講,學好理論知識并不是終點,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是我們應當追求的.從各類測試當中的問題設置形式也不難發現,應用性問題幾乎每次都會出現.這也告訴我們,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是數學教學過程中不容忽視的環節.
例如,在對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內容進行教學時,我引入了這樣一道應用性問題加以配合:幼兒園大班的老師拿來一箱蘋果分給班里的孩子.如果每個孩子分到4個蘋果,箱子里會剩下9個.如果每個孩子分到6個蘋果,那么,最后一個孩子拿到的蘋果會少于3個.由此能否得知班里共有多少個孩子?箱子里共有多少個蘋果?在這個問題的解答當中,學生們很自然地運用到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通過與一些學生進行交流后我了解到,很多學生在學習過這部分理論知識之后,無法想象這個方法能夠在實踐當中如何產生作用.經過這個問題的啟發,學生們很好地看到了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之處,并在應用的同時提升了自己的數學能力.
實際上,每一個部分的數學理論知識,都能夠找到生活實際與之相聯系.在每一個模塊的理論教學之后,教師們都應當配合以相關的應用問題,讓學生們在學以致用的過程中深化知識理解,并以逐步建立起的知識應用能力推動數學學習的質量提升.
以知識能力作為初中數學教學設計的深層次目標之后,整個教學效果顯著升華了.師生們所關注的不再是一個個具體的知識內容,而是會把每一個學習動作都與能力的提升聯系起來.這樣一來,大家的學習視野開闊了許多,更會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付出找到更為長遠的價值.強調了能力升華之后,初中數學教學的開展思路更加明確了,并能夠在穩扎穩打中有的放矢.
[1]林婷,姚友升.預設與生成的和諧統一——高效數學課堂之追求[J].中國數學教育, 2016(Z2):13-17
[2]郭玉紅.培養提問能力,升華數學意識[J].學子, 2016(4)
[3]汪桂英.培養探究能力,升華數學思維[J].數學大世界旬刊, 2016(5)
G632
B
1008-0333(2017)12-003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