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琦,吳 瑩,席 榕,鄭建鋮,朱名揚,李礎含,陳曉明,張俊杰
(北京中醫藥大學醫學病原系,北京 100029)
·綜述·
中藥治療病毒性肺炎的研究進展△
趙 琦,吳 瑩?,席 榕,鄭建鋮,朱名揚,李礎含,陳曉明,張俊杰
(北京中醫藥大學醫學病原系,北京 100029)
病毒性肺炎是一種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在此病患者中嬰幼兒居多。中醫雖無病毒性肺炎的病名,但根據此病的臨床表現將其歸入“風溫”的范疇。中醫在對病毒性肺炎患者進行抗病毒治療方面具有診療方案個體化、不良反應少、不易導致病毒耐藥等優點。近年來,關于采用中藥治療病毒性肺炎的文獻報道逐漸增多。本文對用中藥治療病毒性肺炎的臨床研究做如下綜述。
中藥;病毒性肺炎;研究進展
病毒性肺炎是一種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好發于冬春季節。在此病患者中,小兒多于成年人。病毒性肺炎可散發流行或于密集人群中暴發流行。此病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為發熱、頭痛、全身酸痛、干咳及肺浸潤性病變等。在臨床上,病毒性肺炎最常見的病因主要為發生流感病毒感染。此外,感染副流感病毒、巨細胞病毒、腺病毒和某些腸道病毒也可導致此病[1]。中醫雖無病毒性肺炎的命名,但根據其癥狀、臨床表現、傳變規律和病因病機多將其歸于“風溫” “溫毒”的范疇。在辨證治療病毒性肺炎方面,銀翹散、麻杏石甘湯、清開靈口服液和玉屏風散等中藥方劑均有理想的療效[2]。采用這些中藥方劑治療病毒性肺炎不易導致病毒耐藥,引起不良發應的幾率較低且癥狀較輕。近年來,關于用中藥治療病毒性肺炎的文獻報道逐漸增多。本文對用中藥治療病毒性肺炎的臨床研究做如下綜述。
中醫認為,病毒性肺炎的病因主要為感受溫邪。溫邪最易侵犯肺系,引起呼吸系統疾病。感受溫邪導致病毒性肺炎的理論與現代流行病學關于此病發病機制(感染病毒所致)的闡述相似。中醫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氣所湊,其氣必虛”。人體患病是由外因(病邪侵襲)和內因(正氣衰弱)共同造成的。因此,中醫在治療病毒性肺炎時不但提倡驅邪外出,更重視扶助正氣,即恢復患者自身的正氣,以獲得“正勝邪卻”的效果。目前,臨床上關于用中藥治療病毒性肺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此方面[3]。
郝鈺等[4]報道,采用犀角地黃湯合銀翹散對流感病毒性肺炎小鼠進行治療可取得理想的效果。銀翹散在治療流感病毒性肺炎中發揮的作用可能是,該藥能抑制病毒感染所致RPMVECs黏附分子的表達,并能抑制炎癥反應。李慶國等[5]的實驗證實,銀翹散可抑制TNF-α的表達,提高IFN-γ的水平,減輕炎性損傷,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
藥理實驗證明,麻杏石甘湯具有良好的解熱、鎮咳、抗炎、抗病毒等功效[6]。蔣加強[7]在隨機對照試驗中證實,采用麻杏石甘湯加減方進行治療的病毒性肺炎患者,其CD4+的水平明顯增高、CD8+的水平明顯降低,與治療前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盧芳國等[8]研究發現,用麻杏石甘湯對流感小鼠進行治療后,其肺部炎癥引起的肺泡、細支氣管等正常組織結構消失等病理改變得到明顯的改善。王文革等[9]報道,用麻杏石甘湯對腺病毒感染所致病毒性肺炎患者進行治療后,其TGF-β1、PDGF-BB、TNF-α mRNA的表達均顯著降低。這可能是用麻杏石甘湯治療病毒性肺炎的作用機制之一。
清開靈注射液由“溫病三寶”之一的安宮牛黃丸加減化裁而成,具有清熱解毒、開竅醒神的功效[10]。王甫[11]在一項雙熒光素酶報告實驗中發現,清開靈注射液能明顯抑制NF-κB的信號傳導通路。而進行RT-PCR的結果表明,清開靈注射液能從mRNA的水平降低TNF-α的表達。在這些試驗中,清開靈注射液發揮的藥理作用具有一定的劑量依賴性。
玉屏風散在臨床上常用于治療肺脾氣虛證。中醫認為,肺脾氣虛,則衛氣不充,不足以抵御外邪而易引發病毒性肺炎。目前,臨床上對玉屏風散的研究多集中在其調節人體免疫力的作用方面。蘇麗賢等[12]研究了對玉屏風散對流感病毒濕熱證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結果證實,流感病毒濕熱證小鼠在攝入此藥后,其CD3+、CD4+T細胞的水平均顯著升高。此外,玉屏風散能調節Th1 /Th2細胞的平衡,降低IL-4/IFN-r的濃度,因此在提高機體免疫力方面可起到顯著的作用。關艷楠[13]報道,玉屏風散對感染流感病毒的肺氣虛證小鼠具有保護作用,能促進其體內水通道蛋白AQP4的表達,改善其肺泡間毛細血管中水的轉運。這一現象與中醫“肺主通調水道”的理論相符合。
病毒性肺炎是一種急性的呼吸道疾病,需采用適宜的方案及早進行治療。在治療此病方面,中藥具有可多靶點發揮藥效、含有多種抗病毒成分、不易使病毒發生耐藥、較少導致不良反應等優勢。近年來,有關用中藥治療病毒性肺炎的報道呈明顯增多的趨勢。可見,中藥在治療病毒性肺炎方面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中藥中所含的抗病毒成分復雜。目前對中藥有效成分、藥理機制的研究仍較少。我們只有找到更適宜、更先進的生物學研究思路對中藥的有效成分、藥理機制進行深入的探析,才能研制出符合臨床需求的中藥制劑,更有效地應用中藥防治病毒性肺炎。
[1]葛均波,徐永健. 內科學[M]. 8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
[2]劉厚強. 中醫藥辨治病毒性肺炎的臨床研究[D]. 廣州,廣州中醫藥大學,2014.
[3]佟琳,王梓寧,劉寨,等. 基于溫病古籍數據挖掘風溫與冬溫辨治規律的比較研究[J]. 世界中醫藥,2013,8(7):826-829.
[4]郝鈺,李季倩,吳瑩,等.犀角地黃湯合銀翹散對流感病毒性肺炎小鼠肺病毒滴度和肺組織病理改變的影響[J].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33(11):739-744.
[5]李慶國,畢明剛,季宇彬.銀翹散對流感病毒感染快速老化小鼠血清中TNF-α及IFN-γ動態表達的影響[J]. 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09,9(1):51-53.
[6]劉蓮,張輝陽.麻杏石甘湯的藥理功效[J]. 中國藥物經濟學,2015(12) :16-17.
[7]蔣加強,季新明.麻杏石甘湯加減聯合干擾素治療小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42 例臨床觀察[J]. 中醫兒科雜志,2015,11(2):28-31.
[8]盧芳國,譚露,李玲,等.麻杏石甘湯對流感小鼠肺部炎癥與超微結構的影響[J]. 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2,22(8):5-8.
[9]王文革,徐華,張俊紅.麻杏石甘湯對3型腺病毒感染HELF部分細胞因子mRNA基因表達的影響[J]. 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16(6):36-38.
[10]鄧玲玲,田莉,王洪才.安宮牛黃丸及其演化方劑的臨床研究進展[J].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0,16(12):215-219.
[11]王甫.清開靈注射液對流感病毒感染的信號傳導通路的實驗研究[D].北京,北京中醫藥大學,2009.
[12]蘇麗賢,湯朝暉,劉葉,等.蒿芩清膽湯和玉屏風散對流感病毒感染濕熱證小鼠T淋巴細胞亞群和血清Th1 /Th2細胞因子變化的影響[J]. 遼寧中醫雜志,2010,37(3):544-546.
[13]關艷楠.Ⅳ誘導的小鼠肺炎模型(肺氣虛)建立及玉屏風散干預對AQP4作用機制研究[D]. 遼寧,遼寧中醫藥大學,2011.
R563.1
A
2095-7629-(2017)12-0014-02
2016年北京市共建項目(BJGJ1610).
課題名稱:基于GRKs-βAR-Gsα通路研究犀角地黃湯合銀翹散改善流感病毒性肺炎肺血管通透性的分子機制
趙琦,1995年3月出生,男,漢族,河南商丘人,本科學歷,學生,研究方向:病毒性疾病致病的分子機制及中醫藥防治
*通訊作者:吳瑩,1980年出生,女,漢族,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病毒性疾病致病的分子機制及中醫藥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