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波
(江蘇省如皋市人民醫院急診科,江蘇 如皋 226500)
急診科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周小波
(江蘇省如皋市人民醫院急診科,江蘇 如皋 226500)
急診科是病種最多、搶救任務最繁重的科室,護理風險無處不在。不過,多數醫院急診科的護理工作中都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包括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不熟練、工作責任心不強、法律意識淡薄、護患溝通不良和人員配置不足。本文對上述問題進行分析,并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法,以降低該科室不良護理事件的發生率,提高其護理工作的質量,減少護患糾紛的發生。
急診科;護理問題;解決方法
急診科是醫院搶救危重癥患者的主要場所。此科室收治的患者具有起病急、病情危重、病種多等特點。在急診科工作的護理人員承擔著較高的風險和心理壓力。這要求該科室的護理人員應具有較強的應變能力、法律意識、溝通能力及高超的護理技能和搶救技能[1]。本文對我院急診科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制訂相應的解決方法,以提高該科室護理工作的質量,避免或減少護患糾紛的發生。
近年來,我院急診科的護理人員趨于年輕化,其受教育程度不同,護理技能的水平也有所不同。在對急診科收治的患者進行搶救的過程中,部分低年資的護理人員由于缺乏足夠的急救經驗和理論知識,加之其對患者的病情觀察得不細致,導致其無法準確地預測患者病情發展的趨勢,或是在對患者進行搶救的過程中出現操作失誤、操作的時間過長等情況,從而導致患者失去最佳的搶救時機,引起不良后果。
急診科個別護理人員的工作責任心不強,沒有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護理工作中,其行動不積極,對待患者及其家屬的態度生硬。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容易出現失誤[2],具體表現為打錯針、用錯藥、沒有對患者病情的變化情況進行細致的觀察、對潛在的危險因素未予以重視,這均會導致不良護理事件的發生。
部分急診科的護理人員缺乏足夠的法律知識,其法制觀念淡薄。在參與搶救危重癥患者的過程中,其缺乏預見性,易忽略潛在的護理風險。例如,沒有按照相關規范書寫護理記錄、沒有及時記錄患者病情的變化、書寫護理記錄時的字跡潦草或缺乏真實性。這些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操作時存在僥幸的心理,沒有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護理操作。一旦發生護患糾紛,其不知怎樣取證,無法提供有力的證據,從而導致自己和醫院的合法權益受損。
急診科護理人員的工作繁重,部分護理人員的服務意識不強,這均會導致其沒有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有效的溝通,沒有為患者家屬詳細、全面地講解患者的病情,或在與患者進行溝通時缺乏技巧、語言生硬、態度冷漠,這都會讓患者及其家屬感到不受重視,引起他們的不滿,從而引發護患糾紛。
急診科護理人員的工作節奏快、強度大,面對的急危重癥患者較多。這就使得急診科的護理人員明顯不足,導致護患的比例失調。此外,護理人員頻繁地輪轉夜班,長期處于精神高度集中的狀態,這會對其身心健康造成影響,甚至可使部分護理人員患上精神性耳聾、胃潰瘍等疾病,從而嚴重影響其護理服務的質量。
醫院應定期舉辦醫療安全學習班,組織急診科的護理人員學習《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護理文書書寫規范》等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強對本科室護理人員進行護理風險教育,從而全面提高其職業風險意識。同時,急診科應制定相關的護理管理制度,如《跌倒/墜床風險管理制度》《壓瘡風險管理制度》等,以提高本科室護理人員處理緊急事件的能力。此外,急診科應定期檢查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對已經發生的護患糾紛進行分析,及時提出防范、整改的方法[3]。
急診科的護理人員應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以便為患者提供更快、更有效、更舒適、更人性化的護理服務。護理人員應增強主動服務的意識。在對患者進行護理時,護理人員的語言要溫和,態度要親切。在對患者進行吸痰、洗胃、導尿、PICC置管等高風險的護理操作時,護理人員應先向患者及其家屬說明進行此項操作的目的,以便患者能夠更好地配合護理操作,從而減少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
管理者應為急診科的護理人員提供良好的學習機會,鼓勵其參加急診科護理理論、技能和急救儀器使用方法的培訓班。管理者應制定每月業務講課和考核的計劃,通過發放問卷、提問、實踐操作等方式對護理人員的業務技能進行考核、驗收。急診科的護理人員不僅要熟練掌握15項基本的護理操作技能,還要掌握徒手心肺復蘇、氣管插管等復雜的護理操作技能,了解對呼吸機、洗胃機等儀器進行使用和維護的方法。此外,在晨會和進行護理查房時,護士長應定期對本科室疑難重癥患者的病情進行分析、總結,不斷地提高本科室護理人員的業務水平及應急能力。
進行護理風險管理的目的是提高護理服務的質量,而保證護理服務質量的根本是健全并落實相關的規章制度。管理者應結合急診科的實際情況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如《搶救室工作制度》《請示報告制度》《急救物品和器材管理制度》等。急診科的護理人員應嚴格執行上述規章制度。此外,在落實相關規章制度的過程中,管理者應根據急診科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修訂、完善。
護理記錄是《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規定的法庭證據。急診科的護理人員應根據《病歷書寫基本規范》中的要求規范地書寫護理記錄。確保書寫的護理記錄規范、客觀、準確、完整。在護理記錄中,護理人員應將患者到達醫院后接受的搶救、護理及其病情的動態變化進行記錄,做到與其它醫療文件同步。由于不能及時記錄醫生對搶救患者開出的口頭醫囑,護理人員應在搶救結束后的6 h內據實補齊護理記錄并加以注明[4]。患者的病情若較嚴重,護理人員一定要告知患者家屬,以患者家屬的簽字為據,并對其進行妥善保存。
急診科的護理工作繁重,其人員配置相對不足。為了解決這一現狀,醫院應增加急診科護理人員的配置。護士長應制定彈性的排班制度,讓新老護士組合進行安全護理的傳、幫、帶。在患者較少時減少值班護理人員的數量,在患者較多時增加護理人員的數量。此外,醫院應提高急診科護理人員的待遇和夜班護理人員的休息條件。
急診科的護理工作具有高風險、高強度的特點。對急診科的護理工作進行管理是醫院管理工作中一項重要的內容。醫院應對急診科的護理工作進行強化管理,增強該科室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服務意識,使其充分認識到急診科護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從而對不安全因素進行預防、處理,以便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序的護理服務。
[1]蔡學聯.護理實務風險管理[M].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03.
[2]何婷,楊彩云,張子輝.護理風險應對策略[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22):93-95.
[3]李玉鳳.急診護理風險分析與防范[J].臨床醫學工程,2010,17(3):106-107.
[4]謝小紅.急診護理記錄缺陷分析與對策[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4,1(4):143.
R473
B
2095-7629-(2017)12-016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