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孜孜
明星旅行類真人秀節目探討
——以“花樣系列”為參考樣本
□武孜孜
本文從近年來電視熒屏比較活躍的明星旅行類真人秀節目品類入手,探討了旅行類節目的發展及表象;以“花樣系列”為主要分析對象,探討這種節目品類觀眾看什么、節目本身應具有的核心推動力及容易出現的問題;同時也探討了這種節目品類出現及迸發的市場環境和發展前景。
花樣系列;人物設定;情節推動;人文預設
自從2013年《爸爸去哪兒》開啟了明星親子旅游真人秀的新篇章,旅行真人秀節目也忽如一夜春風來,在各大衛視的電視屏幕上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據不完全統計,這幾年電視熒屏上先后播出了《花樣姐姐》《花樣爺爺》《帶著爸媽去旅行》《一路上有你》《前往世界的盡頭》《真愛在囧途》《花兒與少年》等數十檔明星旅行真人秀節目。“明星旅行真人秀”節目成為現在國內電視節目的一個大的品類。
電視旅游節目最早的類型當屬電視風光片;緊隨其后的是以《正大綜藝》為代表的嘉賓外景旅游節目,“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一度成為那個時代國人通過電視窗口看世界耳熟能詳的口號。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水平的提高,這些年的出國游也逐漸成為尋常百姓家的“尋常事”,歐洲、美國、澳洲、東南亞也早已為大家所熟悉。在這樣的背景下,“明星旅行真人秀”節目破土而出:一群平時遙不可及的藝人,突然變身跟你我一樣的普通游客,穿行在異國街頭的大小巷弄里,興致勃勃地過著他們的第二人生。
有人說明星旅游真人秀是看平常光環籠罩下的明星們在窮游中的“囧”;有人說,是看在行走中帶著一顆遇見美好的心,在旅行中秀自己;有人說要想結婚,結婚前跟他一起旅行,而旅行真人秀最能體現一個人的“真性情”;也有人說你以為看的是真人秀,其實你看的是旅游節目……但不管怎么說,花樣繁多的明星旅游真人秀節目,總能從某一方面滿足你的觀看需求。接下來本文將重點以“花樣系列”為參考樣本,探討明星旅游真人秀的必備要素和核心推動力。
說到“花樣系列”的旅行真人秀,《花兒與少年》成功塑造了俠女風范的佩佩姐、做自己不扭捏的許晴;《花樣姐姐》刻畫了體貼照顧每一個人的志玲姐姐、呆萌狀的李治廷;而最新開播的《花樣男團》,由6位20+至40+的“男神”成群結隊行走江湖……
真人秀的明星人物,不僅包括對參演明星的選擇,還包括對參演明星“人物面貌”的預設。導演組在“組局”的時候不僅要考慮到明星費用、明星人氣等問題,還需要對明星的個人性格特點了如指掌。同時,要讓這些明星嘉賓愉快相處,要適當地埋下伏筆,便于日后戲劇化沖突的發生,讓明星展示真實的自己。《花兒與少年》《花樣姐姐》在人物的選擇方面,覆蓋了各個年齡段的觀眾需要。楊洋、鄭爽、李治廷、劉憲華的選擇是滿足年輕觀眾的喜好,毛阿敏、宋丹丹的加盟是為了吸引中老年觀眾,而林志林這樣的女神則是老少通吃;第二季的《花樣姐姐》迎來老戲骨宋丹丹、兩位性格迥異的姐姐金晨、姜妍,以及小鮮肉挑夫Henry,新成員帶給觀眾全新的期待,同時也保留了林志玲、王琳、李治廷二位老成員,他們之間的默契同樣極具看點。觀眾在這些嘉賓身上能夠預感到后續節目中因為不同性格、習慣而會產生的節目“爆點”。
真人秀節目要有一定的戲劇沖突,通過“沖突”來刻畫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對價值觀和人生觀的思考。幾位陌生的、性格迥異的、生活背景各不相同的人一起出去旅行,這本身就很有“看點”:他們會有怎樣的摩擦?他們遇到問題會怎么處理?正是這些懸念推動著節目的發展。《花兒與少年》第二季花少團在劍橋完成賽艇的訓練后,由于七人沒有同時離開,造成楊洋“落單”而流落街頭,沒有手機沒有錢包。天色漸晚,姐姐們是否會出去接他回來?楊洋能否一個人找到路?這些都成為懸念抓著觀眾的心,而節目此時戛然而止,將在下一期中揭曉。這種懸念設置吊足了觀眾的胃口,期待著下一期的“揭秘”。
《花樣姐姐2》中二位老成員的返場也極具戲劇性:孤身先行抵達的林志玲在墨西哥城機場看到李治廷的那一刻忘形地追著他捶打,哽咽地說不出話;一路念著“治廷好”的王琳在打開衣柜看見藏在里面的李治廷時忍不住激動落淚。這樣的真情沖突,讓電視機前的觀眾感同身受,真實的鏡頭見證了明星間如親人般的友誼,很好地詮釋了真人秀的“真”。這樣的真人秀觀感不浮夸、不矯情,沒有戶外游戲競技等綜藝狂轟濫炸的笑點,也看不到常見的旅游真人秀中的宮斗戲碼,以真實的情感表達來推動節目的進程。
縱觀大部分明星旅行真人秀節目的開端,總是把旅行設計為“窮游”:把明星投入到陌生的國度旅游,讓他們身處沒人認出、沒有前呼后擁、沒有特殊照顧甚至連語言交流都很困難的環境之中。每人每天給一點點錢,甚至分文不給,為了增加明星旅行難度,讓他們面對困難接受嚴峻挑戰,并以此來增加節目的趣味性、可看性。但實際上,這些明星本身生活富裕,養尊處優,平時甚至有保姆、助理照顧,節目強迫他們“窮游”,就造成了一種“先天情境設置不真實”的境況。雖然在紀實拍攝中明星們褪去光環,回歸普通人的生活,但常常也會由此顯得造作矯揉,令人有“為賦新詞強說愁”之感,這是在還原明星真實生活還是讓他們面對鏡頭去作秀?
旅游,本身應該是一種人生享受,如此反復折騰,僅僅為了滿足一種要看明星如何出丑的窺視欲,節目不會長久。而《花樣姐姐》從第一季到第二季就經歷了這樣從“窮游”到“樂游”的節目變化。相比第一季,《花樣姐姐2》在目的地、人數上都進行了升級,目的地升級成為更加神秘的南美洲,終極目標則是很多人夢想中的南極,旅行途中的難度可想而知。然而第一天就讓老成員們吃了一驚,旅行途中的最大開支——酒店竟然不用自己付費了?每人每天有100美金可以花了?“窮游”直接變“樂游”啦!節目開篇就定下一個大家庭出游其樂融融的基調,而并非以往在旅游真人秀中常見的互相抱怨、意見不統一等戲碼,為以“撕逼”見長的戶外真人秀吹來一股亮眼溫暖的春風。而正是這樣一種變化,帶來了《花樣姐姐2》根本氣質的改變:明星們不用刻意為了省錢抓狂,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對異域風情、人文的體驗上;參與者能夠快樂出發,用心體驗旅途中所有美好的風景,以及收獲過程中的友誼與真情,從而將一檔旅游真人秀的內涵提升為“體驗式綜藝”。這種創作思路上的進擊,讓觀眾在大家庭的氛圍中感受到“真善美”的傳統價值觀念,顯示出戶外真人秀節目在情感表達上更多的探索空間。
不論是《爸爸去哪兒》還是《花樣姐姐》《花樣爺爺》,都少不了旅游電商的合作。攜程旅行網參與了《爸爸去哪兒》《花樣爺爺》的合作和旅游產品研發;在《花樣姐姐》中,途牛旅游網時不時在電視上彈出出游提示;《花樣姐姐》的熱播,很多消費者都被節目中的土耳其風情所吸引,明星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游玩的路線、入住的酒店都成了自助游達人的參考模板;《奔跑吧兄弟》韓國專場播出后,螞蜂窩上流量迅速飆升,兩天內40多萬人瀏覽并下載了首爾、濟州島相關的韓國攻略。
明星引領的旅游類真人秀節目,對70后、80后、90后群體很有影響力,因為明星引發的話題效應使得這類節目能長期占據各大門戶網站的頭條,更排在微博熱門話題的榜單前列,對網絡用戶的吸附力非常高。而明星旅游節目,將行程中景區景點的真實感受以電視節目的形式記錄下來,讓消費者通過節目感同身受,旅游企業將明星行走的線路包裝后推銷,開拓體驗式旅游營銷渠道,利用明星的感召力在電視節目目標觀眾及網絡年輕人群中擴大旅游企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對品牌宣傳起到促進作用。而旅游企業的介入,也為節目的拍攝量身定制了海外旅行的各種路線和體驗。正是這樣的相互協作,促使了旅游真人秀節目的繁花似錦。
(作者單位:廣西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