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假】3·15,這比假貨對孩子的傷害更大!請家長趕緊自我對照!
這次去杭州采訪,正值3月中旬,翻閱張敏校長的微信公眾號 “樂爸生活家”時,看到這樣一篇文章,在此轉載編錄后同讀者分享。
3?15消費者權益日,年年打假年年假。每年的3?15晚會,層出不窮的假冒偽劣產品觸目驚心。
作為父母,更關心兒童食品、用品的安全。其實,相比這些,還有對孩子危害更大的,是那些“假冒偽劣”的父母。假冒偽劣產品對孩子造成身體的傷害,假冒偽劣的父母對孩子造成的是心理的傷害,而且更為隱蔽。
來,自我對照一下,你是不是那個假冒偽劣的爹媽。
孩子出生后就扔給老人、親戚、保姆或送回老家,有些即使天天見面,孩子的日常生活也都是交給別人。看似輕松實則干了天底下最傻的事,當孩子積累了一大堆毛病,你唯有花更多的時間精力去彌補,但收效甚微,悔之晚矣。
一個生命來到這個世界,父母就是他的全部,你的缺位會讓孩子覺得被世界拋棄了。沒有足夠的安全感,他的學習生活工作、人際交往等都會產生問題。0-6歲是安全感建立最為重要的時期,終身不可逆轉。當爹媽這件事必須親力親為,金錢無法替代,他人無法代勞!
這些父母總說沒辦法,要生計要工作要事業,主觀客觀原因一大堆,可孩子的成長卻不可能重來。當孩子的成長足夠重要,在你的生命中排序第一時,你一定有辦法。我不是要大家都去辭職陪伴孩子,而是要你多花時間在孩子身上,可以請人輔助搭把手,但一定要父母親自帶孩子,再忙也不要錯過孩子的成長!真沒這樣的條件,就別生,生了就要養!
你整天對如今的環境狀況耿耿于懷,其實每天生活的家庭環境氛圍對孩子影響更大。家庭關系中擺在第一位的是夫妻關系,其次才是親子關系。你的婚姻,如果不是被強迫的,那么當初讓你愛得情濃意濃的那個人,變得如此令人生厭,就怨不得別人……
女明星selina和她老公可共患難,卻過不了平凡日子的相守,說明經營婚姻是一門大學問,需要時間和心思。男人要疼老婆,要顧家,要有點趣味,要有責任感,要像個男人樣。拈花惹草、暴躁沉悶、把家當旅館、有了錢就自認了不起的男人最讓人看不起了。女人要像個女人,要柔軟,對男人有時要仰望,有時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呵護。怨天尤人、碎碎叨叨、忽冷忽熱、灰頭土臉、揮金如土的女人最惹人生厭。每個人做好自己,多溝通多體諒,有愛的關系才能潤澤家庭中的每個成員。愛是孩子成長最好的營養品!
你張口閉口都是臟話、假話;你像個刺猬一樣,說不得碰不得;你亂吐痰、不遵守交規、大聲喧嘩;你整日游戲、麻將,煙霧繚繞,酩酊大醉……這就是孩子的教科書。你那一套一套的說得天花亂墜,對孩子的要求再是苦口婆心,都是徒勞,只會讓孩子反感厭惡。
教育不是說教,不是訓練,不是灌輸;教育是滋養,是浸潤,是感染,是潤物細無聲的影響。父母就是孩子的老師,不管你愿不愿意,都無法回避。孩子身上大多數毛病都能在父母身上找到根。你希望孩子成為怎樣的人,就先努力讓自己成為這樣的人。
為啥要給孩子讀幼小銜接班?因為別人都在讀;為啥給孩子學奧數?因為別人都在學;別人的孩子怎么學習那么好呢?別人的孩子怎么那么多才多藝呢?……你辛辛苦苦整日絮絮叨叨地希望孩子成為別人家的孩子,那你怎么不成為別人家的父母呢?別人的爹媽用心陪伴、認真學習、修煉自身,你為什么不學?
孩子不是父母夢想的延續,孩子不是你的門面,不要把你的迷茫、焦慮、浮躁、虛榮轉嫁給孩子。孩子稚嫩的生命,實在無法承載你的不切實際。每個孩子都獨一無二,要用心陪伴,多學習反思,全面了解自己的孩子,幫助他建立自信,有正確的自我評價,揚長避短,鼓勵他做自己!
人生唯一的捷徑就是閱讀,讓孩子愛上閱讀,他的人生就開闊起來了。閱讀可以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理解能力、審美能力、想象力、知識面……這些都是孩子學習成敗的關鍵。
有些家長說孩子不愛閱讀,但不讀書永遠都不愛讀。有些家長說孩子沒有時間讀書,但不讀書永遠沒時間讀。愛閱讀的孩子在學習上可以更加的游刃有余,有更多的時間閱讀,形成良性循環,這是磨刀不誤砍柴工!有些家長說書太多了沒錢買,這是不會算賬啊!孩子的玩具可以少買,只要經濟條件允許,經典的書可以無限制地買,這比上培訓班劃算多了,再不行還可以上圖書館免費借。閱讀應該成為家庭的生活方式,越是父母文化層次低,越是要讓孩子多讀書。讀書改變命運,不僅僅是一句口號!
“只要書讀好,其他都不用你管。”這是很多中國家長的宗旨,幫著喂飯、幫著背書包、幫著處理孩子間的矛盾……事無巨細,親力親為,辛辛苦苦把孩子培養成了玻璃人、殘疾人、易碎品。
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孩子們被過度保護,沒有跌倒的機會,沒有犯錯的權利,沒有獨自面對挫折獨自解決問題的鍛煉機會。成長無法替代,你剝奪了孩子的成長,孩子怎能展翅,不要等到折翼時,再追悔莫及!放手吧,信任、支持、學會等待、給孩子自由生長的空間。
從小到大都要求做聽話的孩子,我倒是覺得,現在的父母太不聽話。沒時間聽孩子說話,也不愿意聽孩子說話。整日圍著孩子忙忙碌碌,只關心那些分數、獲獎、升學,極其功利。對孩子的心理、情感、性格、人生觀……自動屏蔽,任由孩子野蠻生長。
這是一個靈性的生命啊,不是機器,除了吃飽穿暖孩子們還有更高層次的需求,除了讀書考試他們應該有更為精彩的世界。你怎么沒時間停下來,聽聽孩子的訴說呢?你們生活在一個屋檐下,你固守著你的長幼有序,沒有思想的溝通,沒有情感的交流,形同陌路。孩子的世界你永遠不懂,因為那扇門早就關得死死的,寧愿對著網絡那頭的陌生人傾訴,也不愿對著自己的至親說,那是何其悲哀啊!其實,許多極端事件,最初都是有征兆的,都是可以避免的。因為父母的不聽話,所以永遠都聽不到話了。
聽孩子說說話吧,說對說錯沒關系,重要的是孩子愿意說。
以上羅列的各種現象請父母自己對照,不要做假冒偽劣的父母,讓3?15也成為孩子們的權益保護日吧!
(轉自微信公眾號“樂爸生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