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國良
淺談縣級電視臺如何做好新形勢下的“三農”報道
□姜國良
縣級電視臺對于我國的新聞傳播行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與人民群眾距離最近的新聞媒體。縣級電視臺對“三農”的報道尤為重要,尤其是在新形勢下,對于“三農”相關新聞的報道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因此,縣級電視臺必須要進行相應的完善。本文在總結目前縣級電視臺報道“三農”重要性的基礎上,論述了在新形勢下做好“三農”報道的策略。
縣級電視臺;“三農”報道;重要性;策略
與那些省級的主流電視媒體相比,縣級電視臺由于更接近當地的民情民生,因此對于當地人民而言,縣級電視臺才是當地的主流媒體,在縣級電視臺大量的受眾當中,農民是一個龐大而不可忽視的群體。尤其是隨著近年來國家政府對農村、農民的關注,使得“二農”問題逐漸成為一個社會熱點問題而被社會各界討論。在新的形勢下如何就“二農”問題進行報道,突破傳統“二農”新聞報道的定式框架,更直觀、真實地反映當下農村問題,提升新聞質量,也逐漸成為縣級電視臺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之一。為此,本文從“二農”的角度來就縣級電視臺的新聞報道事業展開研究和討論,并希望對未來縣級電視臺的“二農”報道工作質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二農”報道是對關系農民生活、生產的重要新聞事件的報道,我國的農民人數眾多,因此做好“二農”報道是縣級電視臺首要的新聞任務。縣級電視臺進行“二農”報道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性。
(一)縣級電視臺是“三農”報道的基礎媒體
我國省市級以下的行政單位就是縣,縣級電視臺能夠利用本地優勢,成為“二農”報道的基礎媒體,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根據調查和研究顯示,在新時期我國農民的娛樂方式主要是以電視媒體為主,而我國農民的數量占全國人口數量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因此會有八億到九億的農民群體通過電視臺收看相應的節目,并且獲取相關的信息。因此,縣級電視臺成為了農民群體獲取信息的最主要的途徑,也是我國新聞媒體傳播中覆蓋人群最廣的媒體;第二,在縣級電視臺中很多工作人員都是本地人員,因此對于當地人民群眾的生活狀態、“二農”報道的主要內容等都有著更加深入的了解,所以利用縣級臺的節目來對“二農”問題進行報道和宣傳,可以更好地抓住人民群眾關心的事件進行報道,提高新聞事件的收視率,幫助農民更好地了解相關的信息。
(二)縣級電視臺的新聞內容更加靈活
由于縣級電視臺是地方臺,因此需要與當地人民群眾的生活狀態息息相關,而不同縣的生活習俗等都是不同的,因此縣級電視臺在新聞內容的設置方面會更加靈活,能夠更好地進行“二農”報道。第一,當縣級電視臺對上級電視臺的主要內容進行報道后,還有較多的時間可以用來報道本縣相關的新聞,例如對“二農”進行宣傳、對種植技術進行培訓等內容,都可以在縣級電視臺進行報道和宣傳。同時,由于每個縣的種植情況、風俗習慣等不同,因此報道的內容也不一樣,更加具有靈活性的特征。第二,縣級電視臺的規模一般比較小,而且針對的主要觀眾是當地的人民群眾,所以在節目的播出時間、內容設置上都可以根據當地人的生活狀態和習慣等進行靈活地安排,使節目更加具有針對性。
(三)縣級電視臺在“三農”報道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農民是我國最大的群體,他們的生活和生產問題是關系我國國計民生的大事,所以,對“二農”問題進行報道是重要的宣傳手段。而縣級電視臺在“二農”報道中的作用不可替代,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我國農民人數眾多,而且農民由于居住地方比較偏遠,在獲取信息方面的途徑比較單一,而電視臺作為農民最普遍的獲取新聞信息的平臺,必須要做好相關的宣傳和報道工作。縣級電視臺是最貼近農民生活的電視臺,應該肩負起對農宣傳的重任,才能夠幫助農民更好地獲得知識,從而促進農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第二,縣級電視臺的節目主要是通過畫面進行展示的,與讀書看報等新聞媒體傳播方式相比,具有更加直接的效果。所以,電視節目是最受農民歡迎的節目,而縣級電視臺在信號覆蓋、報道內容等方面與農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在當地的收視率特別高,成為了進行“二農”報道的利器。
縣級電視臺在促進“二農”報道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農民獲取知識和不斷學習的途徑。然而,在新形勢下對縣級電視臺的“二農”報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要更好地促進縣級電視臺的發展和完善,從而更好地適應“二農”報道的新需求。
(一)加強縣級電視臺“三農”報道的策劃
縣級電視臺在進行“二農”報道的過程中,要對相關內容進行嚴格的策劃,才能更好地進行宣傳。第一,縣級電視臺應該對“二農”報道的內容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才能使報道的內容能夠真正地解決農民所需。一方面,可以對農民關心的問題進行調查和研究,然后做出相關的專題,重點解決農民遇到的普遍性的問題;另一方面,可以設置相關的熱線電話,使農民可以更好地與電視臺進行交流,從單向的報道變為雙向的溝通。第二,與其他電視臺相比,縣級電視臺能夠在最短的時間里報道當地農民的情況,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優勢,所以需要更好地利用這些優勢。在“二農”報道的過程中,不僅僅需要對黨中央的一些決策進行報道,而且還可以對政策進行認真解讀,從而能夠更好地幫助農民享受到政策紅利。同時,需要對農民在享受政策紅利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總結,從而更好地幫助他們解決相關的問題。第二,要對“二農”報道進行更加認真的策劃,從而使報道從內容、形式、開展方式等方面進行創新,能夠以農民樂于接受的方式、農民可以欣賞的內容更好地開展相關的“二農”報道,使報道內容深入人心,并轉化為農民外在的行動。
(二)對“三農”報道的內容進行改革
“二農”報道的內容是縣級電視臺報道的精髓,但是在新形勢下,農民對于縣級電視臺報道的相關內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需要對“二農”報道的內容進行改革,從而能夠更好地促進“二農”報道的宣傳力度。第一,要突出每篇報道的主題。每篇報道只突出一個主題,能夠使得主題體現得更加集中和鮮明,也有利于農民更好地理解每篇報道的核心思想。因此,縣級電視臺相關的新聞報道人員需要注意這一點,并且在撰寫新聞稿的過程中也要注意這一點。第二,對新聞報道的結構進行改革,良好的結構能夠更好地促進農民理解相關的報道內容,從而更加容易起到宣傳的效果。對“二農”報道的結構進行改革需要做到:一方面,報道的結構需要做到層層深入,使得報道內容能夠由易到難,農民在進行收看的過程中,可以隨著報道的結構得到更加深入的理解;另一方面,相關的報道內容需要按照一定的次序進行編排、呈現,使觀眾可以在收看節目之后,能夠對相關的內容按照一定的次序進行反復思考,也能更好地促進農民對報道內容的理解和記憶。
(三)“三農”報道的內容要做到精確
精確性是電視臺新聞報道的重要特點,針對“二農”報道的內容也不例外,需要對報道內容進行反復核實,然后精確地進行宣傳。第一,“二農”報道需要進行現場調查,這是深入分析事實的最基本的方法。在進行調查的過程中,可以遵循多多益善的原則,收集的資料越多越能夠進行精確的報道。第二,對資料進行篩選和過濾,要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嚴格的審核,找出其中正確的信息進行分析,并對這些資料進行研究,然后撰寫與“二農”報道相關的內容,才能夠更好地形成新聞稿。同時,要注意多個信息都是真實的情況下,需要選擇關鍵性的信息進行表達,從而能夠直接深入農民關心的問題。第二,要咨詢相關專家和學者,例如,在進行農業種植類“二農”報道的過程中,需要咨詢相關的專家,利用專家的專業知識,才能夠更好地對農作物進行種植。同時,在進行“二農”報道的其他內容報道時,也需要參考專家的意見,可以避免報道內容出現錯誤,避免對農民進行錯誤的引導,不能出現錯誤報道而給農民帶來損失。
1.劉玲,歐陽國.堅持服務理念,做活“三農”報道——加強和改進“三農”報道的思考[J].中國記者,2012(05).
2.周建國,韓曉軍.《浙江日報·美麗鄉村周刊》的創新嘗試——兼談三農新聞的時代之變[J].中國記者,2011(12).
3.韓麗娜.新形勢下縣級電視臺新聞報道的策略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6(22).
4.申林,孟凡.縣級電視臺民生新聞類欄目的本土化發展——以天津市武清區新聞中心《民生視點》欄目為例[J].西部廣播電視,2016(17).
(作者單位:瓦房店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