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將
(江蘇省阜寧縣碩集初級中學,江蘇 阜寧 224405)
?
初中物理教學中信息技術的運用
王大將
(江蘇省阜寧縣碩集初級中學,江蘇 阜寧 224405)
隨著時代的不斷的發展,信息技術逐漸的走入我們熟知的課堂之中,融入我們實際的物理教學之中.只有不斷的迎合時代的發展,運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發展新的課堂,才能增強學生的學習效率,引領學生遨游在物理世界之中.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信息技術
初中物理是學生對于物理學科的初次接觸,老師如果在課程接觸的開始就采用一種合適的課堂教學,就能很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學習物理.而現在信息技術無疑就是一個很好的教學媒介,可以使課堂內容更加的生動形象,更加的易于理解.下面就是我個人聯系實際教學提出的一些具體的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方式.
雖然生活中處處存在物理,但由于物理課堂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想在物理課上呈現出所要講授的物理內容其實還是較為困難的.即使有時老師準備了許多教具,并且根據實際的環境情況,來制作物理實驗,但老師利用教具在課堂上所做的物理小實驗因條件限制所呈現出來的物理現象依然是不明顯,學生難以觀察出,還極大的受材料和環境的影響.但如果老師能合理地運用信息技術,很多的物理現象,都能形象生動地表現出來.
像老師在講授物體的振動這一節課時,老師完全可以利用多媒體的音響設備,播放用鋼琴和小提琴甚至是其他不同樂器同時演奏同一首歌,讓學生可以充分的感受到由于物體的材料不同,所能發出的音色也還有巨大的差別,音色是由物體的材料所決定的.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如果只是用簡單的教具像不同材料的尺子震動所發出的聲音的不同向同學展示不同材料物體震動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許多樂感不強的學生,可能還是覺得音色難以分辨,但如果老師用不同樂器播放音樂讓學生進行比較,那么音色不同,很顯然就能分辨出來.像學生在學習能量轉化時,很多學生就無法弄明白各種能量之間的相互轉化,特別是各種勢能同時存在時.但如果老師在剛開始教機械能守恒時,就以一種生動形象的方式,比如通過一些水力發電站的工作視頻的展示,讓學生具體的感受一下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再轉化為電能的過程.氣勢磅礴的水流從山上傾瀉而下,推動電力發電設備的運轉,就是對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最好的詮釋.
初中物理知識范圍很廣,涉及運動學、力學、電磁學.有些物理知識是生動形象的,是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可以接觸到的,但有些物理知識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甚至有一些只是一些物理模型的創設,很多的學生都難以理解其中很多物理知識.但如果老師能夠合理地利用信息技術,其中有些抽象的不具體的物理知識就可以順勢的轉變為形象具體學生所能理解的物理.
就拿電磁學來說,磁場是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在講這一課時學生都很難理解磁場究竟是什么,書上簡單的文字敘述已經難以讓學生,從本質上理解磁場的性質.如果老師能夠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上呈現一些實驗的小視頻,像磁鐵周圍鐵屑的分布.雖然鐵屑并不等于磁場線,但可以很大程度上可以約等于看成是磁場線,通過鐵屑的分布來觀察磁場的性質.這個實驗雖然看起來簡單,卻很難成功地完成,老師一般在課堂上是難以操作完成的.但如果老師運用信息技術可以簡單通過播放視頻,來向學生展示.這是一個步驟簡單但受環境影響很大的實驗,實驗的現象和結果是這個實驗存在最重要的意義.對于學生在初中學習過程中還有一個難點就是對于電流的理解,電流是抽象的一個定義,在實際的生活中雖然可以感受到電流的存在,卻看不見真正的電流.而老師將電流比做水流,并運用運用多媒體進行具體形象的對比,創設相似的物理模型,讓學生感受到電流的真正意義.
像許多初中學校的實驗設備并不完善,而且實驗本身也是一件十分耗費時間和精力的過程,學生也很少有時間去完成物理實驗.但初中物理學的基礎就是物理實驗,如果僅僅只是通過講解題目,講解課本,而沒有實驗的演示,那么學生將會很難記憶課本中的物理知識點,甚至有些知識點都難以理解,只靠死記硬背 是無法完全掌握好物理知識的.而信息技術就是一個很好的教授實驗課的課堂教學媒介,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與網絡,完成虛擬的物理實驗模擬.像老師在教授凹凸鏡成像的實驗時,就可以借用網絡媒體進行模擬實驗.如果進行實際的實驗的操作的話,不僅對于光源的距離和小孔的大小都有要求,還對環境要求相對比較的嚴格,但用實驗模擬,就可以很容易的調節客觀條件,得出相應的結果.還有一些有關電磁學的實驗如制作簡單的發動機,由于實驗器具和安全性的限制,許多初中物理老師只是對書上的圖示進行簡單的講解,沒有深入的分析學習.而其實這個實驗就是檢驗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老師完全可以開通模擬實驗,讓學生在電腦上進行模擬,在電腦模擬中可以讓學生在虛擬空間充分的運用所學知識和自我的思考,自行構建電路,以達到設計完成任務的目的.這樣的操作既讓學生活學活用了所學知識,也避免了許多不必要的安全和設備問題.
初中物理本來就是一門比較難以掌握的學科,對于實際操作能力和物理知識的掌握都有很大的要求,在實際教學中并不是很好教授.但如果老師能隨著時代的發展,跟上時代的步伐,將信息技術運用在實踐教學之中,不僅可以豐富課堂內容,更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物理學好物理.
[1]孫宏志,解月光.信息技術應用有效性的評價指標體系研究——以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為例[J].現代教育技術,2013(02).
[2]李琛.初中物理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與案例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3(39).
[責任編輯:閆久毅]
2017-05-01
王大將(1975-),男,江蘇人,本科學歷,從事初中物理教學工作.
G632
B
1008-0333(2017)17-00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