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秋霞
(蘇州大學物理與光電能源學部/江蘇省啟東市海復初級中學,江蘇 蘇州 215001)
?
提升物理公式記憶效果探析
季秋霞
(蘇州大學物理與光電能源學部/江蘇省啟東市海復初級中學,江蘇 蘇州 215001)
在現階段的物理教學過程中,學生們經常會出現誤用、錯用公式的現象.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應當有效引導學生們深入理解公式的由來,將一個個的物理公式連接成線,構成完整的知識體系網絡,進而全面提升其應用物理公式實際解題的能力.
初中物理;物理公式;記憶技巧
對于物理這門學科來說,能夠準確理解并應用公式進行解題對于提升學生的物理素養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現階段的物理教學過程中,學生們經常會出現誤用、錯用公式的現象.其實,出現這種問題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學生對于物理公式的理解不是很到位,不能將一個個的物理公式融會貫通.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應當有效引導學生們深入理解公式的由來,將一個個的物理公式連接成線,構成完整的知識體系網絡,進而全面提升其應用物理公式實際解題的能力.
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其在考試中誤用、錯用公式的最主要原因便是對于公式的由來不甚清楚,只是單純的靠死記硬背去解題,因此有效引導學生掌握基本公式的推導過程應當成為我們現階段教學工作的重點,為此,我提倡通過借助實驗,讓學生深入探究公式由來,并親自體驗公式的推導過程.
以歐姆定律I=U/R這個公式的教學過程為例,由于這個公式在在物理電學的這一模塊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在教學該公式時我采取了讓學生們自己動手實驗并自主推導公式這種方法,在這個過程中,我只負責引導和補充,徹底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們在按照步驟連接好電路之后,我提出了幾個問題:1.在該電路中,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系是什么?2.改變電路的電阻值,這三者會發生什么變化?學生們帶著這兩個問題,開始了自己的探索過程,學生們通過測量多組電流和電壓值,發現了在電阻阻值一定時電壓和電流成線性關系的這個規律,而且其比值等于電阻值,學生們在換過電阻后,發現這個規律依舊成立,因此學生們得出了I=U/R這個公式.在整節課堂上,學生們都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實驗和分析中去,課堂氛圍異常活躍,課堂效率也大大提升.
因此,這種應用實驗引導學生進行推導的過程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們對于相關公式的理解和認知,而且其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學生們的動手實踐能力,實在是一舉兩得.
對于物理這門學科來說,學生們的數據分析能力的強弱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物理思維能力的高低,對于一些特定的公式來說,學生們可以通過對于一系列數據的深入分析來對其進行多元推理,進而有效促進學生對于該公式的全面理解.
比如在教學密度公式ρ=m/V時,由于該實驗需要測量不同材料的物體不同體積時的質量,得到的數據量較大,因此我引導學生們通過描點作圖的方法有效分析其實驗數據進行公式推導.首先我引導學生先建立坐標系,以體積為橫坐標,質量為縱坐標,接下來我引導學生們先在該坐標系中描出不同體積時的質量點,然后連點成線,之后再換另一組數據,對另外一個物體進行分析,其具體分析方法參照上述步驟,這樣學生們就將五個物體的五組數據都呈現在了坐標系中,這樣在坐標系中顯示的就是五條不同斜率的直線,學生在思考之后不難發現,不同物體的質量與其體積的比值是一定的,也就是說存在這樣一個物理量,其值為質量除以體積,而且不同材料的這個物理量的值是不同的,那么這個物理量就是我們課本中所講到的密度了,這樣學生們通過對數據進行分析,很容易就能夠得出ρ=m/V這個結論了.
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能力,使其能夠通過科學的、合理的分析數據的過程有效推導出所學公式,這將對其物理思維的培養和物理素養的提升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在物理學科的諸多公式中,有很多比較相似的公式,學生們在做題時往往會在不經意間用錯,對于這類的公式,我們應當將其單獨列出,為學生們深入歸納整理其區別,徹底弄清其正確的應用條件,進而有效提升學生應用公式解題的準確率.
以學生們經常容易混淆的電功公式W=UIt和電熱公式Q=I2Rt的教學過程為例,由于這兩個公式都是電流的做功公式,所以學生們在做題時總是弄不清楚二者之間的區別,于是在一節復習課上,我為學生們詳細歸納整理了這兩個公式的含義以及應用情況:電功是指電流做的功,實質就是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能的過程,表示電流做功多少的物理量.用W表示電功,其具體公式為W=UIt.而電熱是指電流通過電阻類用電器發的熱,代表的只是電能轉化成熱能的部分.在實際電路中,如果整個電路中只有電阻類用電器,在這種情況下電流做的功就會全部轉化成熱能,公式Q=I2Rt和W=UIt可以通用.但是如果電路中有電動機或者充電器類的用電器,這是要注意W=UIt是電流做的功,而焦耳定律Q=I2Rt只是發熱的部分,這時二者不能通用.在歸納整理之后,學生們對于這兩個公式的理解便十分透徹了,基本不會再出現混用的情況.
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為學生們進行歸納公式的區別和聯系,使學生們能在對比中加深對公式的認知,進而有效促進其物理思維能力的提升.
總之,準確記憶并應用物理公式解題并沒有學生們想象中的那么困難,只要學生們在學習公式時弄清公式的由來,并且注重平時對于公式的歸納整理,那么學生們就能夠將一個個看似孤立的公式連接成線,這樣學生們在解題時便能夠將各個公式融會貫通,其解題速度和解題準確率都會大大提升.
[1]周蘭軍.淺談如何進行初中物理公式的教學[J].成功(教育),2011(3).
[2]朱想明,向建敏.物理化學教學中公式理解記憶法探討[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8(7).
[責任編輯:閆久毅]
2017-05-01
季秋霞(1989.10-),女,江蘇如東人,研究生,中二,本科.從事教育學心理學在實際教學中的運用.
G632
B
1008-0333(2017)17-007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