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音杞
(江西省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黃金中學,江西 贛州 341000)
?
淺談綠色環保視角下的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策略
陳音杞
(江西省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黃金中學,江西 贛州 341000)
初中化學作為化學學習的基礎知識,其中不乏有環境保護的內容.作為教師應立足綠色環保的視角開展化學教學活動,借以來促使學生在掌握化學知識的同時能夠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的生活問題,從根本強化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認知和運用,促使學生全面健康的發展.
綠色環保;初中化學;課堂教學
隨著環境問題的日益凸出,綠色環保問題已經成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初中化學作為自然學科范疇,與環境問題有著密切的關聯性,諸如:生活中廢水的處理原理是化學的反應、農業的源頭也是化學反應等等.這一切都決定了綠色環保理念融入化學教學的必然性.初中化學是學生學習化學反應的基礎性內容,其化學思維還處于零,作為教師應借助這個特點,從根本培養學生的生態價值觀和環保意識,打造綠色化學教學,借以來增強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提升學生的化學技能和素養.在此,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粗略的談一下綠色環保視角下的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策略.
新課改的縱深發展帶動了初中化學教材內容的改革,翻看初中化學教材內容,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內容是關于環境知識的,諸如:我們周圍的空氣、自然界的水、燃料及其利用、金屬和金屬材料、化學與生活等單元內容.對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立足教材內容,結合現如今環境實際情況,在教學中有意識的融入綠色環保意識,啟發學生的綠色行為.
如:在學習“空氣”教學內容時,筆者首先通過視頻播放一個成年人每天必須吸入的空氣總量.之后,以北方的霧霾天氣為例,讓學生觀看顯微鏡下的霧霾天氣,其中飛舞著很多的小黑顆粒,而這些都是有害人類身體健康的,諸如:它直接影響人的肺部、呼吸道等.觀看霧霾天氣人們行走都帶著口罩、學校都停止上課.以實際的案例讓學生感受到空氣質量的重要性.
近幾年來,各個城市都注重綠色環保的宣揚,有著不少的案例,教師在課外活動中拓展綠色環保意識,促使學生從根本體驗、參與化學與環境的融合活動中去,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的自信心,推動學生形成一定的環保理念.
如:在學習“自然界的水”單元教學內容時,筆者開展“走進社會”的課外實踐活動,即:帶領學生去當地的生產企業,觀察污水的排放和處理情況,讓學生真實的了解到廢水對水資源等的危害,諸如:有一家企業排放硫酸水,廢水流過的土地都呈現出鐵色,寸草不生,其地下的水資源也不能用.之后,讓學生對此次課外活動進行分析、總結,以調查報告的形式展示出來.以真實的事件激發學生保護水資源的欲望,了解到水資源的匱乏,進而結合實際立足化學知識原理羅列出節約用水、廢水處理等措施,強化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
化學實驗不同于其他,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不僅化學知識本身諸如:一些化學反應(生成物)有著環境性,而且化學實驗操作之后的一些實驗廢物等也有著環境性,諸如:一些催化劑等.對此,筆者在實驗教學中滲透綠色環保意識,即:讓學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以及實驗操作之后正確地處理化學物質,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
如:在“二氧化碳實驗”操作過程中,對于二氧化碳的制取是一個連續的實驗,涉及到各種實驗器皿、催化劑等,在實驗過程中,所使用的催化劑廢液以及生成物等有著一定的危害性,對此,筆者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對于催化劑(稀鹽酸)的使用和放置進行及時的處理,實驗結束后讓學生做好廢液、反應物、生成物等的回收.并且將原本教材中涉及到的實驗內容進行改變,以微型的實驗裝置來體現,運用少量的藥品來進行實驗,在實驗原理一樣的情況下減少廢物.
總的來說,綠色環保型化學教學是未來教學策略改變的一種趨勢,不僅能夠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化學知識,而且還深化了學生的素養,促使學生養成一定的環保意識,其理念是可持續性的.我們作為教師,在化學教學中,應立足綠色環保視角設計教學活動,從根本上推動學生全面健康的發展.
[1]北京四中網校教學中心編.初中化學實驗、探究密鑰[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5.
[2]劉繼和,辛靜.初中化學教學設計與案例分析[M].北京:科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2017.
[責任編輯:李 璟]
2017-05-01
陳音杞(1985-),女,江西贛州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主要從事初中化學教學研究.
G632
B
1008-0333(2017)17-008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