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十三五”以來,基礎教育已經進入到內涵發展的新時期,其核心就是提高教育質量,提升學校品質。作為區級教育督導部門,該如何履行職責、發揮督導的職能,為區域教育發展保駕護航?我們認為,區域教育督導的主要職責是督促學校依法辦學,科學管理,推動現代學校制度建設;促進學校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關注區域教育重點工作推進,不斷提升教育質量。為此,我們確定了“監督與指導并重,發現與幫助并重,履職與服務并重”的督導原則,從區域教育發展、學校發展的需求出發,以綜合督導、專項督導、個性化督導為主要手段,開展了系列教育督導實踐和探索。
一、加強監督與指導,保障學校依法辦學
區域教育督導的重要職責是監督指導學校執行教育法律法規,推進學校依法辦學,有效實施素質教育,保證辦學質量。
(一)開展綜合督導,促進規范管理
十年前,我區就開始了學校發展性評價的研究與實踐,目前,已構建起符合我區學校發展的綜合督導評估體系。《沙河口區學校工作評價手冊》經過三次修訂,評估細則涵蓋了6個一級指標項、35個二級指標項和84個三級指標項;還分別制定了中小學、幼兒園、高中、特殊教育、教輔機構的評估細則。此評價手冊既是對學校管理進行評價的有效工具,也是引導學校依法辦學、規范管理的工作指南。每兩年區督導室同區教育局各責任科室、教師進修學校相關部門共12個部室組成督導評估組,依據此評估細則對全區各中小學、局屬幼兒園開展綜合督導評估,并使其成為常態化手段,學校規范化管理進入了良性循環的軌道。我們的督導周期自2016年始過渡到三年一次,督導評估向制度化、常態化、科學化邁進。
(二)開展專項督導,提高辦學質量
近幾年,區督導室開展了落實國家課程計劃和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關注學校自主發展、教學儀器設備使用情況、藝術教育、師德建設、依法治校、校園足球、格致教育集團建設、春秋兩季開學準備工作等專項督導,推動教育重點工作落實,在督導過程中,各位督學通過觀察、調查、問卷和訪談等形式,對學校工作做出分析和評價,肯定成績,提出積極的建議,引導學校關注教育教學管理細節,讓學校管理者感受到關注細節給學校帶來的發展變化。
二、加強指導與服務,促進學校內涵建設
“十三五”以來,沙河口區教育局將“提升教育質量”作為教育規劃的工作主題,提升學校品質成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這預示著我區教育進入內涵發展的新階段。我們認真思考教育督導如何能充分發揮指導、服務的職能,為學校內涵建設、區域教育質量提升助力。在匯總前期各項督導特別是2015年綜合督導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基礎上,學校要尋求更好的發展,可以從四個方面尋求突破口:即不斷完善學校教育教學常規管理,突破制約學校發展的瓶頸、短板,不斷提煉總結學校的特色,關注學校管理創新、課程建設的文化積淀。基于以上思考,確定了以“2017~2018年項目跟蹤督導”的個性化督導為牽引,促進學校內涵發展,提升學校辦學品質;明確了督導程序:申報項目階段、組織評議階段、實施觀察階段、評估驗收階段。
(一)以校為本,組織項目申報
為了使此項督導更具有科學性、可操作性、實效性,2016年9月開始,我們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選取4所不同層面的中小學,就跟蹤項目的確定開展前期調研。調研過程中,與每所學校領導班子一道就督導項目確定、實施步驟、評估手段等進行充分交流,完善了督導規劃。
在此基礎上,組織學校完成首次申報工作。各中小學立足于本校工作實際和特點,結合學校發展規劃和“2015年綜合督導評價反饋意見”確定項目。全區中小學緊密圍繞學校中心工作確定了申報項目,項目總體分為四大類:教師隊伍建設占18.9%,學校德育工作占35.8%;教學質量提升占24.6%;學校特色建設占20.7%。確定申報項目過程是領導班子充分交流研討的過程,更是對工作重新梳理、確定未來發展目標、推動內涵發展的過程。
(二)深入基層,開展項目評議
督導室人員與責任督學組成評議組,采取一所學校獨立評議、多所學校分片評議的形式對每所學校項目進行逐一評議。評議過程我們關注申報項目的理論依據、實踐過程中的可操作性、未來發展的前景等。如:對臺山小學跟蹤項目“以‘詩意教育’為特色的實踐研究”進行現場評議時,我們首先聽取了校長對申報項目的匯報,評議組成員分別對申報項目各項內容與學校領導班子進行溝通交流,認為該校項目以目前正在進行的“詩意教育”研究為突破口,建設具有鮮明教育特色和深刻教育內涵的學校文化,進而提升師生的人文素養,符合校情、師情和學情。同時建議學校在項目背景分析部分將目前該項目實施情況進行深入分析,將措施方法具體化,可操作化,提示學校關注實施過程。再如,將第一和第三責任區的知行小學、50中學等六所學校召集到一起,評議組的成員、各校領導對每所學校項目逐一點評、交流并提出建議。責任督學建議綠波小學在實施課程整合的過程中,關注課程建設與管理;建議文苑小學在實施“好孩子”成長策略研究過程中,關注教師人文素養的提升,讓教師成為學生成長的榜樣。分片評議亦促進學校之間的溝通交流,有利于學校之間相互學習,取長補短。
在申報項目表中設立“改進項目”一欄,督導室依據2015年綜合督導反饋,給20所中小學提出重點改進意見,包括安全管理、師資隊伍、學校德育、教學管理、校產管理等。其中對16所學校的建議涵蓋在學校自主提出項目中。
“2017~2018年項目跟蹤督導”學校申報表
評議過程中,我們深入基層學校,與學校管理者面對面碰撞與交流,深深感受到學校對教育本質的思考水平和能力在不斷飛躍,學校所確定的項目圍繞著學生的道德涵養、心靈成長,圍繞著教師必備品格的培養和關鍵能力的提升。對督學而言,這個過程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對學校的發展又有了理論聯系實際的深入思考和認識。對學校而言,這種評議的工作方式,既結合學校實際,又集思廣益,有助于學校對項目進行完善、調整,讓其更具有操作性、實效性。各學校對這種以項目為牽動的督導形式給予高度認可,認為確定項目過程就是引領學校深入思考、科學實踐、自我完善的過程。首先,促使學校對工作進行梳理,發現不足,尋求解決方案;其次,學校領導班子充分研討如何突破制約學校發展瓶頸;第三,重新審視學校發展現狀,思考發展的方向,確定學校未來發展目標。責任督學認為,這樣的研究對學校有實際指導意義,有價值。
(三)走進校園,不斷觀察指導
區教育督導室自2017年春季至2018年7月,將依據學校自主選擇的工作時間,對學校項目進行觀察指導,繼續秉承服務學校的理念,組織各責任督學開展“融合性協同、跨責任區督導”,發揮我區責任督學由教育局各行政科室科長、教師進修學校各業務部門主任組成的優勢,對學校“項目”實施過程進行觀察,給予學校更為專業、權威的指導,鼓勵學校不斷改進提高。截至目前,我們通過聽課、師生座談會、學生問卷等形式,對11所中小學項目實施過程進行了觀察,并給予指導。如圍繞綠波小學課程建設項目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建議學校不斷拓寬思路,豐富課程資源,提升課程建設質量和水平。北甸小學是我區規模比較小的學校,他們始終堅持探究有效教學的研究并卓有成效,我們鼓勵學校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煉有效教學、有效學習的方法。
(四)評估驗收,實現內涵發展
2018年底,我們會將此項督導評估驗收納入到綜合督導評估中。我們期待學校借助督導的外力,以“項目”推進為牽引,不斷自我規劃、自主發展、自主調控和自我完善,引領學校走在內涵發展之路上。
回首過往,在督導實踐中,我們堅持“四走進,四關注”,即走進課堂,關注教學質量;走近教師,關注專業發展;走近學生,關注健康成長;走進校園,關注辦學品質。學校對教育督導認識也悄然轉變,從最初認為的督導就是檢查、評估,轉變為督導是推動、服務。展望未來,我們會一如既往堅持以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品質、促進教育公平、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為重點;以科學思維、為學校發展服務的理念為指導開展督導實踐,提升督導服務的專業品質、現代化水平和監督指導的實效性;同時深入學情,及時監督,現場指導,不斷強化學校依法辦學意識,促進學校內涵發展。
學校是一個生命與生命對話的地方,是一個記錄無數個成長故事的長卷,也預示著無數個發展的可能性。我們將帶著對教育的敬畏和情懷去成就夢想,為區域教育質量的不斷提升護航。
(作者單位:大連市沙河口區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
(責任編輯:李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