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教師,我經常聽到這樣的抱怨:“現在的孩子,整天上網聊天、崇拜明星,就是不能踏踏實實地學習。”其實,換位思考一下,我們處在他們這樣的年紀時,不是也很喜歡追逐時尚嗎?時尚有它美好的一面,關鍵看教師如何引導,如果我們能把學生喜歡的時尚元素有機地融入班級管理和日常教育中,也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巧用時尚語言,融洽師生關系
教師要具備審時度勢的能力和廣博的知識,才能做到談資豐富,妙言成趣,在教育教學中融洽師生關系。時下,學生的時尚語言層出不窮,例如他們用“爽”形容舒服、愉悅,用“牛”夸獎某個厲害的人物,用“無語”代表說不清道不明的感受。班主任如果連這些都不了解,要如何走進學生心靈呢?記得牛年春節,我收到了許多學生發來的帶有“牛”字的祝福短信,我也嘗試編了幾條帶“牛”字的祝福信息給他們,如:“牛年悄然而至,孩子,祝你身體像牛一樣壯,學習像牛一樣棒,牛年大吉大利!”
另外,網絡語言的泛濫也影響著學生的交流,有些學生喜歡在日記中使用網絡語言。我曾經在一篇用網絡語言寫作的學生日記后附上這樣的話:“誰說你是‘菜鳥’(水平不高的人),我看只要多加努力,不久你就是‘達人’(厲害的人物)。”在這種“另類”的網語交流中,學生心領神會,與我這個班主任的關系也更加融洽了,當然,我也會適時告訴學生使用網絡語言的弊端,并幫助他們及時改正。
還有一些流行語,班主任也可靈活運用,這樣容易拉近師生的心理距離,便于溝通,增添情趣。一次中隊活動,對于一位學生的精彩演講,我大嘆:“你真是太有才了!”學生因為成績不好而自卑時,我拍著他的肩膀鼓勵他:“一切皆有可能(廣告語)。”我還常用這樣的廣告語激勵學生:“夢想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現在許多流行語已經成為我班學生的口頭禪。
面對學生的缺點和不足,教師用幽默的方式予以糾正,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二、善用時尚藝術,激勵學生進取
現在的學生喜歡聽、唱流行歌曲,覺得流行歌曲通俗易唱,音韻動聽;一些高年級學生還喜愛看漫畫及少年作家的作品,不喜歡“啃”名著。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當然希望學生多欣賞名曲,多閱讀中外名著,但經常事與愿違。這時候就需要教師適時加以引導,與其回避,不如正視。在課堂上大方地展示時尚藝術比空洞的說教要好得多,學生們反而更容易接受。
我經常關注學生喜歡的歌手與歌曲,周杰倫、林俊杰的帶有“中國風”的歌曲深受學生青睞。周杰倫的《青花瓷》《東風破》的歌詞帶著優美的古典情調,底蘊深厚,對寫作不感興趣的學生也能從中受到啟發,因此,我會與學生一同欣賞這些歌詞的精妙之處。聽完《蝸牛》,我就給學生講述周杰倫的成長的歷程,告訴他們要想成功,一定要有一顆不斷奮進的心。現在的小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很少有人主動關心家長,我就建議孩子們聽聽那首《聽媽媽的話》……
平時,我還喜歡給有特長的學生賦予明星稱號,如愛好打籃球的就是我班的“小姚明”;愛好打乒乓球的是“小馬琳”;愛好唱歌的是“小杰倫”;足球踢得好的就是“小梅西”……這些稱號讓學生信心倍增,激發了他們的上進心。
三、妙用時尚活動,助推班級管理
現在的學生接觸面較廣,信息來源比較多,對于一些較為新穎的活動,知道得早且很感興趣。如果班主任能用一顆細膩的心去思考,用一雙慧眼去觀察,就能知道學生對哪些時尚活動最感興趣,就可以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開展活動,活動會使他們迸發出前所未有的熱情。
班里有很多學生愛上網,喜歡在QQ上聊天,甚至沉迷網絡游戲,這很不利于他們的成長。得知這一情況后,我首先借鑒了QQ中的“日月星”升級制,將原有的百分制班級學生量化制度改為“日月星”升級制,即將學習、紀律、衛生、活動等分成若干小項,根據學生日常表現給予“加星、減星”,累計100顆星可升級為一個月亮,10個月亮升級為一個太陽。一周一統計,誰先累計一個太陽,就授予誰一枚“太陽”勛章。制度一宣布,立刻引來了學生的極大關注,以前對班級量化分數毫不在乎的學生,也開始計算自己的星數了,從此班風學風大有好轉,班主任工作也輕松了許多。
其次是建立班級博客,我鼓勵學生寫博文,記錄自己的所學、所思、所見、所聞,我還要求孩子們把日記和周記直接寫在博客里,每周評選一次“博客之星”。同時將班內原有的“交流園地”撤掉,重新布置并更名為“心語貼吧”,就像網絡中的博客一樣,每個學生都可以暢所欲言,在旁邊寫上“想貼就貼,貼得精彩”。我會把優秀的帖子“置頂”,每周推出一期主題貼吧,對某一主題進行討論。一時間,寫博文、評博文、加貼子成了孩子的愛好。
知識在更新,時代在進步,教育也要與時俱進,我們無法選擇學生,但是我們可以選擇教育方式。將時尚元素融入教育教學中,不僅為培養師生之間的感情架起橋梁,而且有利于學生發揮特長,健康成長。
(作者單位:甘肅省會寧縣東關小學)
(責任編輯: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