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則寓言,北風和太陽比賽,它們打賭看誰先把行人的大衣脫下來,北風用了全身解數也沒能成功,而太陽卻悄然地贏了。原來,太陽用溫和的方式戰勝了北風。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班主任要像太陽那樣,學會溫和地化解矛盾,做好班級管理工作。
一、責任心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心是道德的基點,一個人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有高度的責任心,責任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在工作中,我把學校的事情放在首位,重視班里的每一名學生,沒有極特殊的情況,我不會請假,因為不放心班里的孩子。一個教師,當你站到講臺上,望著幾十雙求知的眼睛,責任心便在心頭油然升起。教書育人會讓你感到肩上擔子不輕,而對于學困生,這種責任感就會越發地深重起來。
二、恒心是轉化學困生的良藥
班主任每天面對的是幾十個來自不同家庭,性格各異的孩子。面對學生的不足,班主任要有一顆博愛的心。我班的臧同學,精力充沛得叫人頭疼,一下課我就叮囑他,諸如在走廊不要跑跳,好好靠邊走,別和同學說話給班級扣分,等等。他答應得好好的,可是不到兩分鐘就被值周生押送回來了。課堂上他也閑不住,不是拿同桌的東西,就是與前后桌同學說話,不管跟誰一張桌,沒過兩天,家長要求換座的電話準到。我批評過他,可是效果不大。后來,我引入小組評比機制,他只要犯錯誤就扣他所在的小組一分,相反,如果他為班級做好事或得到任何任課老師的表揚,我就給他所在的小組加三筆,如果這一天沒犯錯誤,就獎勵他所在小組一個蘋果。起初,哪個小組都不要他,現在,哪個小組都搶著要他,而他也和以前判若兩人,不但紀律上能嚴格要求自己,課堂上還能主動學習。
三、愛心是走近學生的法寶
教育家贊可夫說:“當教師必不可少的,甚至是最主要的品質就是熱愛兒童。”有了愛,你才會舍得付出。班級像一個大家庭,教師就是家長,要對子女充滿愛,這就要求我們扮演多重角色,既是教師的角色,又要扮演家長的角色。當學生有困難時,我就盡心盡力地關心他們,讓他們在校讀書也有一種在家的感覺。在學校里,當學生生病時,我時刻關注生病孩子的狀況,提醒他們吃藥,為他們準備開水……在教師眼中,這些只是微不足道的事,但在家長和孩子看來,卻是滿心的感動。有孩子在日記中寫道:“我們的張老師看上去很嚴厲,其實她非常愛我們,你聽——那一聲聲‘孩子們’叫得多親切,我真希望能成為張老師的孩子……”就這樣,我在學生心中既是老師,又是家長,更是他們的朋友,贏得了學生和家長的信任和尊重。
四、細心是高效工作的驅動力
班主任的工作繁雜而勞累,細心是高效工作的驅動力。工作中,有了細心就能及時發現問題,避免事態擴大;有了細心就能全面分析問題,正確處理問題;有了細心還能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避免出錯。 在日常工作中,我處處留心,時刻注意觀察全班同學的言行舉止,如同學缺課、遲到,我會了解其原因;春冬兩季是流感的高峰期,我會囑咐孩子注意預防,吃一些清熱解毒的藥物。我愿用自己畢生的心血澆灌一朵朵希望之花,讓它們盛開在祖國肥沃的土地上。
(作者單位:撫順市新撫區大官小學)
(責任編輯: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