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在《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中提出:要積極推動職業教育從計劃培養向市場驅動轉變,從傳統的升學導向向就業導向轉變。目前幼師數學教材內容與普通高中數學教材內容相似,知識比較全面,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的嚴密的邏輯性。教學內容較少涉及到數學的應用,更少聯系幼兒園教學,這使得數學教學與幼兒園教學嚴重脫節。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影響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幼兒園的脫節使學生看不到數學的實用價值,厭學情況越來越嚴重。因此,如何使幼師的數學教學具有幼師特點,使數學教學直接為幼教服務,這是幼師數學教學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幼師數學實訓課的特點
新課程觀以數學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教學理念為指導思想,強調教學應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學生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決與應用。對將來工作中需要的技能,通過訓練達到熟練掌握。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習慣,為學生形成創造性思維,具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奠定基礎,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做好了鋪墊。
數學實訓課作為數學理論課的輔助課程,可以將理論課內容在實訓課中付諸實踐,將數學理論與數學應用接軌,加深對理論課內容的理解。同時,學生在實訓課的實踐過程中,去發現、探索問題,進而培養自身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用數學思維方式科學分析問題,獨立思考,創新發展,實現自身的可持續性發展。
幼師數學實訓課,還應遵循現代學前教育教學理念,有效地發揮幼師生的主動性,培養幼師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能力,促進幼師生情感、態度、能力、技能的發展,使幼師生盡快適應崗位工作,實現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發展,盡快成長為滿足社會需求的幼兒教師。
二、上好實訓課的具體措施
在不增加課時量的前提下,為使學生數學理論和技能同時提升,就必須對現有教材和教學方法進行全面改革。
(一)重組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的選取的依據是:第一,保證學生應具備的基本數學理論知識。第二,滿足學生將來從事幼教所必備的數學知識。在數學理論知識方面,我們降低了知識的難度,刪除了繁雜的運算,簡化了演繹推理過程,減少了抽象性,更貼近學生的基礎和認知水平;更注重知識的結論和應用性。在從師必備知識方面,對在幼兒園可以直接運用的數學知識加大力度。同時還增加了一些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數學思維訓練游戲,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發散性。為學生將來在幼兒園進行數學智力游戲創編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設計“一筆畫”的教學中,首先介紹“一筆畫”的由來,然后介紹數學家歐拉怎樣把“七橋問題”轉化為“一筆畫”的問題。引導學生分析原理,教會學生通過圖形中的奇點、偶點的個數判斷出可以一筆畫的圖形,并判斷出起筆點和收筆點。學生在做游戲的過程中,不但學會了數學游戲教學的方法,而且還學到了蘊含其中的數學思想。同時,能站在一定的高度指導幼兒,為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的幼兒打下扎實基礎。
(二)優化教學方法
采取傳統教學與實訓教學相結合的方法。對于比較抽象的知識,力爭將理論性知識形象化。教師邊講解邊演示,學生邊聽邊模擬訓練。特別是對于幼師生應具備的畫圖和制作教具方面更是加大實訓力度。
例如在立體幾何教學中,重點放在對幾何體概念的表述和幾何體的制作。要求每個學生都要準確無誤地表述幾何體的定義并會制作幾何體,并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把多個幾何體進行組合,設計成各種幼兒喜歡的圖形。為將來在幼兒園進行正方體、長方體等的教學做好必要的知識儲備。
教學中采用學生小組互助的教學方法。對于教師創設的問題,小組討論,并把小組參與討論情況作為一項成績的考核。在教學設計上,我們選擇聯系實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激發學生參與教學的熱情。比如,在學習“數列”時,我出了一道題:“小明發出祝福,第1天有3人收到,第2天這3人每人再發給3個人,問第10天大約會有多少人收到祝福之音?”這道題,用到等比數列的求和公式。學生雖然不喜歡運算,但這道題涉及到的問題觸及到了他們的興趣點,他們會興致勃勃地計算并會馬上小組討論。當他們算到竟有26萬多人收到祝福之音時,他們會懷疑自己的結果,并會互對答案以驗證其難以相信的數值的準確性,在此過程中學生很快掌握了等比數列的求和公式和方法。此時,教師再不失時機的對學生進行教育,不參與網上不健康的信息的傳播,達到了我們的思想教育目的。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責任編輯: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