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利用2011年貴州省雜交水稻區域試驗早熟F組匯總結果為依據,以金優990歷年參加的貴州省雜交水稻區域試驗、貴州省雜交水稻生產試驗的產量結果為參考,采用對照相比較法和高穩系數法對金優990的豐產性和穩產性進行分析。結果表明:金優990平均單產高、變異系數低、高穩系數高,是一個高產穩產的雜交水稻品種,在貴州省較高海拔地區種植具有較高的推廣應用價值。
關鍵詞 雜交水稻;金優990;豐產性;穩產性;貴州省
中圖分類號:S511.5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10.014
知網出版網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0.1186.s.20170410.2328.002.html 網絡出版時間:2017-4-10 23:28:00
“金優990”是安順市農業科學院利用“金23A”與自育的恢復系“安恢990”配組選育的早熟三系雜交水稻品種,于2014年7月通過貴州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黔審稻2014009)。為了進一步研究其豐產性和穩產性,利用平均產量、變異系數和高穩系數法對2011年貴州省雜交水稻區域試驗早熟F組匯總結果進行分析。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2011年參加區試的11個品種為安優1528、京福優848、G29A/R894、湘豐優103、香優256、金優990、天龍1188、揚兩優336、三優311、中優119、黃華占,以黔早優2017為對照。試驗地點共8個,分別為貴陽、黔西、安順、長順、麻江、黔西南州、黔南州、遵義,海拔在865~1400 m。試驗采用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小區面積13.34 m2,四周設保護行。
1.2試驗方法
1.2.1豐產性分析
主要采用區域試驗與所用對照相比較的方法進行,利用DPS軟件對試驗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用LSD法檢驗品種與對照平均值間的差異顯著性[1]。
1.2.2 高穩系數分析法
品種的豐產、穩產性采用溫振民等[2]提出的高穩系數法,高穩系數(HSC)的計算公式為:
HSCi=[(Xi-Si)/1.10XCK]×100%
式中HSCi為第i個參試品種的高穩系數,Xi為第i個參試品種的小區平均產量,Si為第i個參試品種的標準差,1.10XCK為比平均對照增產10%的產量[3],HSCi的值越大表明該品種高產穩產性越好。
2結果與分析
2.1豐產性分析
金優990參加2011年貴州省雜交水稻區域試驗早熟F組,8點匯總全部增產,平均產量725.60 kg/667 m2,比對照黔早優2017增產7.62%,LSD測驗結果金優990與其他參試組合的差異極顯著,居12個參試組合第1位;2012年續試,8點匯總7增1減,平均產量592.64 kg/667 m2,比對照黔早優2017增產9.3%,達極顯著水平,居12個參試組合第2位。2012年生產試驗,5個試點全部增產,平均產量517.58 kg/667 m2,比對照黔早優2017增產6.73%,居12個參試組合第2位。由此表明,金優990豐產性好,推廣潛力大。
2.2穩產性分析
2.2.1 變異系數
產量變異系數代表了品種在不同試驗點產量的穩定性[4],產量變異系數越小,說明該品種在不同地區間的產量變化越小,即該品種的產量越穩定。從表1可以看出,12個參加區試組合的變異系數大小順序為天龍1188>三優311>安優1528>京福優848>揚兩優336>G29A/R894>中優119>湘豐優103>金優990>黃華占>黔早優2017>香優256,金優990在所有參試組合中排名靠后,表明具有較好的穩定性。
2.2.2 高穩系數
高穩系數法是權衡高產和穩產兩方面的統計參數,品種的高穩系數越大,表明其高產穩產性越好[5-6]。由表1可知,金優990的高穩系數為85.33%,是所有參試組合中最高的,表明金優990具有很好的高產穩產性,適宜在貴州省大面積推廣種植。
3小結
水稻新組合的選育主要以豐產性作為鑒定指標,兼顧在不同環境條件下的穩定性及適應性。本文通過對水稻區試數據分析,結果表明,金優990是一個綜合性狀好、豐產穩產的水稻新品種,增產潛力大,在貴州較高海拔地區種植具有較高的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南京農業大學.田間試驗與統計方法(第2版)[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191-197.
[2]溫振民,張永科.用高穩系數法估算玉米雜交種高產穩產性的探討[J].作物學報,1994,20(4):
508-512.
[3]張連曉,徐光斌.淮麥9號豐產、穩產及適應性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2,18(14):52-58.
[4]霍志軍,郭才.田間試驗與生物統計[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7.
[5]張志民,徐淑霞,周青,等.大豆新品種安豆4號高產、穩產性分析[J].大豆科技,2012(1):41-43.
[6] 周鳳云,李伯群,余國東,等.小麥新品種渝麥13號豐產性、穩產性及適應性分析[J].西南農業學報,2013,26(3):894-898.
(責任編輯:丁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