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糧食生產是重慶市渝北區農村家庭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糧食生產成本及效益直接影響糧食產量的提高和種糧農民的收入。利用統計年鑒數據,及渝北區農業技術推廣站對大盛、統景、大灣、茨竹、興隆等產糧大鎮的調研數據,比較分析水稻、玉米、紅苕3種主要糧食作物及春糯玉米、秋洋芋2種特色糧食作物的生產成本、產值和效益等。提出提高渝北區糧食生產效益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 糧食作物;生產成本;效益;重慶市渝北區
中圖分類號:F307.11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10.019
知網出版網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0.1186.s.20170410.2327.001.html 網絡出版時間:2017-4-10 23:27:00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具有食物保障、原料供給、生態保護、增加就業、觀光休閑等多種功能,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對主要糧食作物生產成本、產值和效益進行分析,不僅對提高糧食主產區農民收入意義重大,而且也關系到國家糧食安全,可以為國家制定農業支持保護補貼政策提供決策依據。
渝北區雖然位于重慶近郊,但是農業收入仍然是渝北農民傳統的收入來源。2011—2015年渝北區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及總產量見表1[1-4],從表1可以看出,近5年糧食播種面積呈逐年下降趨勢;糧食總產量保持在19.45萬t~20.69萬t,總產量在2011—2014年間隨播種面積下降逐年降低,但2015年由于單位面積產量增幅較大,總產量比2014年稍有提高。水稻、玉米、紅苕、春糯玉米、秋洋芋等糧食作物在渝北糧食生產中占有突出地位,因此,本文采用這5種糧食作物的統計數據對渝北區糧食生產成本、效益進行分析。
1渝北區主要糧食作物生產的投入產出狀況
通過渝北區農技站農情收集、統計年鑒及對產糧大鎮農戶隨機調查,獲得主要糧食作物生產的投入產出狀況調查結果,詳見表2。
計算公式如下。
(1)成本要計人工費:純收入=產值-總成本 收益率(%)=純收入/總成本×100
(2)成本不計人工費:純收入=產值-總成本+人工費 收益率(%)=純收入/(總成本-人工費)×100
1.1水稻
1.1.1 水稻生產的投入產出及效益
從表2可以看出,種植667 m2水稻,如果用機械收獲,總成本為1055元,若采用人工收獲,總成本為1305元,人工收獲比機械收獲多投入250元。根據調查,2016年水稻平均667 m2產量為516.5 kg,稻谷價格按2.6元/kg計,平均667 m2產值為1342.9元。機械收獲的667 m2純收入為287.9,收益率為27.3%,人工收獲的667 m2純收入為37.9元,收益率為2.9%,機械收獲的效益明顯高于人工收獲的效益。
1.1.2 水稻生產的成本結構
按照投入的種類來分,種子、肥料、農藥和地膜等物資投入費用為255元/667 m2,在機械收獲與人工收獲兩種情況下占總成本的比例分別為24.17%、19.54%;整理秧田、栽秧、施肥、防治病蟲害、晾曬等人工投入500元(人工投入按每人每天100元計),在機械收獲與人工收獲兩種情況下占總成本的比例分別為47.39%、38.31%;機耕投入費用為125元/667 m2,在機械收獲與人工收獲兩種情況下占總成本的比例分別為11.85%、9.58%;機械收割每667 m2需要175元,占16.59%,人工收割每667 m2需要425元,占32.57%。
1.2玉米
1.2.1 玉米生產的投入產出及效益
從表2可以看出,種植667 m2玉米,平均總成本為1026元。根據調查,2016年玉米平均667 m2產量為417.9 kg,玉米價格按2.55元/kg計,平均667 m2產值為1065.6元。667 m2純收入為39.6元,收益率為3.9%。
1.2.2 玉米生產的成本結構
按照投入的種類來分,種子、肥料、農藥和地膜等物資投入費用為251元/667 m2,占總成本的比例為24.46%;人工費每667 m2需要775元,占75.54%。
1.3紅苕
1.3.1 紅苕生產的投入產出及效益
從表2可以看出,種植667 m2紅苕,平均總成本為740元。根據調查,2016年紅苕平均667 m2產量為1937 kg,紅苕價格按0.50元/kg計,平均667 m2產值為968.5元。667 m2純收入為228.5元,收益率為30.9%。
1.3.2 紅苕生產的成本結構
按照投入的種類來分,種子、肥料等物資投入費用為140元/667 m2,占總成本的比例為18.92%;人工費每667 m2需要600元,占81.08%。
1.4春糯玉米
1.4.1 春糯玉米生產的投入產出及效益
從表2可以看出,種植667 m2春糯玉米,平均總成本為1280元。根據調查,2016年鮮食糯玉米平均667 m2產量為680 kg,糯玉米價格按3.00元/kg計,平均667 m2產值為2040元。667 m2純收入為760元,收益率為59.4%。
1.4.2 春糯玉米生產的成本結構
按照投入的種類來分,種子、肥料、農膜、農藥等物資投入費用為480元/667 m2,占總成本的比例為37.5%;人工費每667 m2需要800元,占62.5%。
1.5秋洋芋
1.5.1 秋洋芋生產的投入產出及效益
從表2可以看出,種植667 m2秋洋芋,平均總成本為1580元。根據調查,2016年秋洋芋平均667 m2產量為1631 kg,秋洋芋價格按2.00元/kg計,平均667 m2產值為3262元。667 m2純收入為1682元,收益率為106.4%。
1.5.2 秋洋芋生產的成本結構
按照投入的種類來分,種子、肥料、農藥等物資投入費用為900元/667 m2,占總成本的比例為57.0%;人工費每667 m2需要680元,占43.0%。
2渝北區主要糧食作物生產的投入產出效益比較
從表2中可以看出,渝北區主要糧食作物667 m2生產成本最高的為秋洋芋,達1580元,其他依次為為人工收水稻1305元、春糯玉米1280元、機收水稻1055元、玉米1026元、紅苕740元。
從667 m2產值來看,最高是秋洋芋,達3262元,其他依次為春糯玉米2040元、水稻1342.9元、玉米1065.6元、紅苕968.5元。
從667 m2純收入來看,收入最高的是秋洋芋,達1682元,其他依次為春糯玉米760元、機收水稻287.9元、紅苕228.5元、玉米39.6元、人工收水稻37.9元。收益率也是秋洋芋最高,達106.4%,其他依次為春糯玉米59.4%、紅苕30.9%、機收水稻27.3%、玉米3.9%、人工收水稻2.9%。
成本不計人工費、只計物化投入,667 m2純收入最高的也是秋洋芋,達2362元,其他依次為春糯玉米1560元、水稻1087.9元、紅苕828.5元、玉米814.6元。由此可以看出,農民在種植秋洋芋、春糯玉米等特色糧食方面收益高于普通大宗糧食收益。
3總結及建議
3.1總結
在重慶市渝北區5種主要糧食作物中,以秋洋芋的平均生產成本最高,其次是人工收水稻,第三是春糯玉米,然后分別是機收水稻、玉米,紅苕生產成本最低。除了秋洋芋物化費用高于人工費以外,其他4種作物的人工費都高于物化費用投入,表明勞動力成本日益成為糧食生產的主要成本,要提高渝北糧食作物的收益,必須把降低勞動成本作為首要任務。
秋洋芋的667 m2純收入及收益率最高,其次是春糯玉米,再次是機收水稻及紅苕,最后是玉米和人工收水稻。不同糧食作物667 m2純收入及收益率的高低反映了這些作物比較優勢的高低。因此,在規劃落實渝北區糧食生產相關工作上要根據市場經濟規律,結合渝北糧食生產特點,在秋洋芋、春糯玉米上突出扶持和發展的重點。
3.2提高糧食作物種植效益的途徑及建議
3.2.1 加大投入
加大政府投入,搞好農田基本設施建設,修好溝、渠、塘、路等基礎設施,為糧食生產創造良好的條件;加大對種糧農戶的相關補貼,提高農戶的種糧積極性。
3.2.2 加大科技示范、新技術推廣力度
建議各級政府加大對科技示范的投入力度,充分發揮各級農業科技人員的作用,加強技術培訓和田間示范指導,大力推廣抗病高產質優的良種,推廣各主要糧食作物集成先進技術,大力發展農業機械化,降低勞動力強度,達到節本增收目的。
3.2.3 大力發展特色糧食生產
充分利用渝北的近郊區位優勢,大力發展時間短、品質優的春糯玉米、秋洋芋等特色糧食生產,做大做強渝北區的優勢農產品,實現糧食增產、農民增收。
參考文獻:
[1]重慶市渝北區統計局.重慶渝北統計年鑒-2013[R].重慶渝北,2013.
[2]重慶市渝北區統計局.重慶渝北統計年鑒-2014[R].重慶渝北,2014.
[3]重慶市渝北區統計局.重慶渝北統計年鑒-2015[R].重慶渝北,2015.
[4]重慶市渝北區統計局.重慶渝北統計年鑒-2016[R].重慶渝北,2016.
(責任編輯:丁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