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前,重慶市長壽區W·默科特種植面積為0.44萬hm2,已投產0.35萬hm2,產量5.3萬t。W·默科特667 m2產量在2 000 kg以上,豐產性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到12%,品質優良。針對在栽培管理過程中存在的營養失衡、越冬落果、病蟲害嚴重等問題,提出栽培管理對策:增施有機肥、微肥,安全防控病蟲害,樹冠覆膜防凍,適時分批采收。
關鍵詞 W·默科特;栽培管理;問題;對策;重慶市長壽區
中圖分類號:S666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25.016
知網出版網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0.1186.S.20170908.1514.025.html 網絡出版時間:2017/9/8 15:14:04
W·默科特又名“阿福來橘”,系從澳大利亞引進品種。該品種樹勢較為中庸,為易剝皮,成片栽植籽粒相對較少,掛樹時間相對較長的晚熟雜柑品種。果實扁平,果面橙紅色,果實多汁,含糖量高,并有一定的酸味,果皮易剝,囊瓣易分離,果實在2月份即可成熟采收,但可掛樹至4月份采收,在澳大利亞、美國、西班牙等廣泛種植[1-2]。該品種是當前我國寬皮柑橘鮮銷產業發展的主推品種,在重慶、廣西等地W·默科特種植面積較多,總體品質和產量表現均較好,近年來價格更是不斷上升,2016—2017產季的W·默科特產地統果價甚至超過8元·kg-1,較往年具有較大的漲幅,其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增加。
1產業現狀
長壽區地處重慶市東部淺丘地區,土地坡度較平緩,土壤為灰棕紫泥土,pH 值基本在6.5~7.0。具有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特點,年均氣溫17.7℃,年有效積溫6 000℃以上,年日照時數1 221 h,常年降水量1 162.7 mm,特別是境內因一江、兩湖形成獨特的湖盆氣候特點,有利于柑橘的生長發育。因此,長壽是較適合晚熟柑橘種植發展的地區之一。
目前全區柑橘種植面積達2.1萬hm2,年產量22.5萬t,主要品種為W·默科特、塔血新系、伏令夏橙、春見雜柑等。其中W·默科特2005年由恒河引進在長壽開始大面積發展,目前在長壽種植面積為0.44萬hm2,已投產0.35萬hm2,產量5.3萬t,系重慶市集中種植面積最大的地區。經過多年的試驗觀察,W·默科特在本地區667 m2產量在2 000 kg以上,豐產性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到12%,品質優良。
2存在的問題
2.1樹體營養失衡
通過近幾年的調查發現,以東源公司種植的80 hm2 W·默科特果園為例,其8年生樹體枯枝率達到10%,果樹樹體由于營養失衡導致死亡的比例達到3%。
W·默科特豐產性好,種植者和果品經銷商為了共同達到效益最大化,通常情況下會延遲果實采收期,留樹貯藏增加了樹體的營養負荷,在次年2—3月樹體進入萌芽、開花期后,果實留樹貯藏往往加劇樹體的養分消耗,易造成樹體營養失衡,不僅會造成落果嚴重、品質劣變,而且抑制次年營養生長和開花結實,導致樹體大小年現象明顯。因W·默科特的養分需求與豐產穩產、果實整齊度、果實外觀和內質關系密切,故保持樹體養分充足是關鍵,W·默科特的種植區域生態條件相對寬泛,但其豐產性與樹體營養狀況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結合營養診斷和配方施肥技術等配套的栽培管理技術,可以培育良好的樹勢,避免樹體衰弱帶來的品質差、大小年、抗逆性弱等現象[3-4]。
2.2病蟲害嚴重
在果實成熟期,為了果品質量安全,生產上嚴禁噴施農藥。因此,在3月份春季病蟲害發生初始,由于果實仍留樹未采摘,不能按病蟲害防治要求及時進行農藥噴施防控,錯過最佳防治時期,導致來年很難控制病蟲害爆發,當然這與果園其他的物理生物防控措施缺失或不足也有一定的關聯。據近年來的生產觀察,紅蜘蛛、介殼蟲和粉虱發生為害比較嚴重,直接造成大部分果園煤煙病重,果實外觀出現病斑,使商品價值降低。在長壽區約有2/3的W·默科特果園出現嚴重的煤煙病和青苔。
2.3越冬落果
W·默科特在翌年2—4月成熟,果實留樹貯藏采收期通常在3個月左右。近年來,隨著氣候異常以及極端天氣增多,如冬季極端低溫期間會導致其果實大量脫落以及枝、果的凍壞現象嚴重,尤其地處低洼谷地的W·默科特果園,更是連年遭受低溫霜凍落果問題。近10年來,在長壽有記錄的極端低溫在-2℃的有4年,分別是2008年、2011年、2013年、2016年初春,其中最低溫度為2013年的春季,極端低溫達到-3℃;2016年1月份出現了百年難遇的大雪突襲,致使大多數W·默科特果園樹體和果實不同程度受凍。全區果園的落果率基本均超過17%,最高的甚至達到50%。由于目前重慶市對于晚熟柑橘的落果、殘次果綜合利用技術欠缺,大量的落果直接導致產量和經濟效益受損,挫傷種植者的產業投入熱情[5]。
2.4果實枯水
氣候正常年份,W·默科特適宜采收時間為次年的2月底至4月初,此時樹體正是萌芽抽梢和開花期,因此樹體在水分的總體供應上形成組織間的競爭,分配容易失衡,造成留樹貯藏的成熟果實因枝梢生長搶奪水分而使果汁含量減少,果實浮皮、枯水現象嚴重;特別是冬季凍害后,果柄輸導組織細胞受到低溫脅迫會引起細胞功能失常,水分運輸通道受損,加劇果實枯水現象的發生,出現無味、木質化,果汁少甚至沒有的情況;另外果實成熟后若未及時采摘,加上養分和水分的雙重競爭,其品質指標往往也會呈劣變趨勢。
3栽培管理對策
3.1增施有機肥、微肥
進行營養全面化施肥,重視有機肥,營養全面平衡供應,除注意氮、磷、鉀比例適當外,還要注重補充硫、鈣、硼、鎂、鋅、鐵等中微量元素的供應。全年施肥保持3次:1)2月下旬至3月上旬施萌芽肥,保證樹體在果實留樹貯藏參與養分競爭的條件下有效供給春梢生長和開花所需的基本營養。2)6月中旬增施壯果肥,適當應用復合肥,增施油餅、牛糞等生物有機肥,有肥水管網的果園可采用液體有機肥。3)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是果實品質形成的關鍵時期,要進行深翻擴穴、熟化土壤,增施高鉀肥料、腐熟稀薄人畜糞尿、沼液肥等,保證掛果期充足的營養,同時提高樹體抗寒能力。在果實生長周期內應根據樹體實際情況增施鎂、鈣、鋅、錳、硼等中微量元素,采用葉面追肥,可增強樹勢,確保穩產,提升果實品質。
3.2安全防控病蟲害
目前,在我國綠色生態的產業發展理念指導下,水果安全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長壽區在W·默科特的栽培管理上一直推廣綠色生態防控技術,基本不使用農殘高的有毒藥劑,物理措施或生物防治自然成為病蟲害綠色生態防控的核心手段。1)安裝太陽能殺蟲燈,防控潛葉蛾、吸果夜蛾、尺蠖,兼防金龜子、地老虎等,標準為每2.67 hm2安裝1盞。2)懸掛粘蟲色板,通過懸掛色板(包括黃板、藍板、綠板),防控粉虱、蚜蟲、實蠅等害蟲,標準為667 m2懸掛15張。3)投放抗藥性捕食螨,實現以蟲治蟲,防控紅黃蜘蛛、銹壁虱等蟲害,投放標準為每株1袋。4)使用生物農藥和低毒、低殘農藥,實行病蟲害統防統治,降低防治成本。5)及時科學地進行樹體修剪,增加樹體內部的光照和樹體行間的通風,降低園內濕度,配合冬季石硫合劑全面清園、樹干刷白等措施,有效控制病蟲害發生的環境條件。
3.3樹冠覆膜防凍
冬季氣溫降低后或寒潮來臨之前,應及時對W·默科特進行越冬防寒處理,多年的生產經驗表明,樹冠覆膜是較適宜長壽區晚熟柑橘防凍的措施之一。根據長壽的氣候特點,可選擇在12月份中旬左右進行樹冠覆膜,直到2月份果實采收。樹冠覆膜可有效地增加樹冠內部及周圍的溫度,同時也避免霜凍直接與果實或葉片等組織接觸,將落果率控制在5%以下[6]。
3.4適時分批采收
柑橘果實成熟后,生物過程趨向衰老,通過及時采收可以避免或減輕生理性或環境因素所致落果現象。總體而言,W·默科特熟期較晚,但在管理水平較好的果園,2月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能達到12%以上的水平,固酸比超過15∶1,此時果實綜合品質已完全能達到市場要求,因此可結合市場行情或樹體管理要求實行果實分批采收,先采收樹冠外圍和中上部果大色好的果實,再逐步采收中下部和內膛部位的果實。這樣一來,既有效地平衡留樹果實與春梢萌發、開花之間的營養競爭,保證果實品質,減輕果面返青現象,又能確保次年的果園產量,避免出現嚴重的大小年現象。另外,在果實采收過程中要盡量避免損傷果實,最好在晴天早晨露水干后進行,不要帶葉采摘,以盡量減少后期腐爛等損失[7]。
參考文獻:
[1]張利,譚平,周心智,等.重慶市長壽區‘W·默科特’安全高效生產技術要點[J].南方農業,2014,8(13):12-13.
[2]程昌鳳,魏召新,譚平,等.W·默科特主要性狀和栽培技術要點[J].中國南方果樹,2015,44(1):86-87.
[3]江才倫,陳全友.發展夏橙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中國南方果樹,2001,30(6):8-9.
[4]沈兆敏.我國晚熟柑橘生產現狀及其發展對策[J].中國果業信息,2012,29(1):11-13.
[5]朱春釗.長壽區淺丘橘園冬季溫度變化規律及晚熟柑橘果實防凍研究 [D].重慶:西南大學,2015.
[6]張利.長壽區晚熟柑橘凍害調查分析及預防措施[J].中國果業信息,2011,28(8):51-53.
[7]代征科,唐曉東,陳燕霞,等.重慶長壽晚熟柑橘栽培管理技術[J].中國園藝文摘,2015(1):191-192.
(責任編輯:丁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