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狀況,標志著一個國家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水平。衡陽市作為湖南省的農業大市,第一產業總量穩居湖南省首位,其農業發展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近年來,衡陽市農產品加工業有了長足的發展,在擴大產業規模、提高經濟效益、培育知名品牌等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但衡陽市農產品加工業的整體發展還相對比較薄弱。通過對衡陽市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現階段衡陽市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 農產品加工;現狀;對策;湖南省衡陽市
中圖分類號:S377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28.026
知網出版網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0.1186.S.20171011.1411.028.html 網絡出版時間:2017/10/11 14:11:24
近年來,隨著農業科技水平的不斷進步和提高,農業創新轉型加快,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水平持續提升、規模跨越式發展、效益顯著增長。但在全國經濟發展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經濟增長步入新常態的背景下,農產品加工業同樣面臨增速換擋、轉型升級帶來的問題。衡陽市面對復雜嚴峻的經濟形勢,緊緊圍繞穩增長、促轉型的總體部署,不斷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努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結構轉型升級,農產品加工業的精深加工水平和市場競爭力得到了較大提升。
1衡陽市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的優勢
衡陽市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具有獨特的自然資源、區位、政策等方面的優勢。
1.1自然資源優勢顯著
衡陽市地處湘江中游,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性氣候,生產條件好,土壤肥沃。丘陵之間錯落局部盆地,境內河流縱橫,湘江貫穿整個地區,屬河網較稠密地區,地表水豐富。優越的自然資源給衡陽市提供了豐富的農產品,第一產業總量一直穩居湖南省之首。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形成了特色農業。衡陽市油茶種植6.67萬hm2,有“世界油茶看中國,中國油茶看湖南,湖南油茶看衡陽”一說,面積與產量均屬全國第一。另外,黃花菜、茶油、生姜、檳榔芋、白蓮、草席、茶葉等也都是衡陽市特色的農產品。
1.2區位優勢明顯
南岳機場的順利通航,標志著衡陽 “1189”立體交通網絡成型,即1個民用機場、1個千噸級碼頭、8條高速公路、9條鐵路,形成“大通關”交通平臺。南岳機場填補了湘南地區民用航空的空白,開辟了衡陽和湘南地區通往外界的“空中走廊”;湘江四季通航,衡陽港作為湖南省8大港之一,常年可通2千噸級輪船;衡陽是全國45個公路交通主樞紐城市之一,城區4個出城口全部與高速公路直接相連,在城區外圍形成99 km環形高速網,構筑起縣市“40分鐘經濟圈”;9條鐵路直通衡陽境內,8 h可到北京,6 h可達上海,2 h直通廣州。
1.3政策優勢突出
衡陽以湖南省政府實施“百片千園萬名”農業科技創新工程為契機,加大農業園區的投資力度,推動農業產業園區的發展。對農產品加工業首次獲得國家級、省級知名品牌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的企業,市政府專門出臺了政策進行獎勵,推動企業做大做強,樹立龍頭企業的品牌意識和科技創新意識。
2衡陽市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現狀
2.1企業規模不斷擴大
2016年,衡陽市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218家,比上年凈增15家。年產值過億元的132家,年產值過5億元的21家,比上年凈增7家。全年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471.89億元,增長17.4%;實現利潤33.89億元,增長16.9%。全部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企業擁有資產總計230.47億元,增長36.4%;完成主營業收入441.04億元,增長16.8%。
2.2行業發展勢頭較好
2016年,衡陽市規模以上的農產品加工大類行業一共有10個,均保持了穩步增長的勢頭,有8個行業的增速在10%以上。其中,總量前五位的行業,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制造業、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醫藥制造業、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業,分別增長20.3%、11.1%、20.8%、14.5%、20.0%。
2.3產品產量保持增長
2016年,衡陽市統計的農產品加工產品產量有18種,有16種保持增長。其中,熟肉制品、成品糖、精制食用植物油、焙炒加工堅果及果仁保持了較快增長,分別增長158.3%、86.9%、57.5%、20.0%,但是膨化食品和焙烤松脆食品2種產品有所下降。
3衡陽市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3.1產成品結構整體層次較低,高附加值產品少
衡陽市農產品加工受傳統工藝、設備技術和資金等各種因素制約,產業升級、技術升級的步伐較為緩慢。當前,衡陽市農產品加工企業大多生產初級加工、效益較低的產品,精深加工產品、下游終端產品、高附加值產品較少。由于加工層次低,原料轉化程度低,自然資源和勞力資源優勢沒有得到很好利用,綜合加工技術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3.2產業整體發育不強,產業鏈較短
衡陽市農產品加工業很少涉足產業鏈的上下游環節,優質資源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條。以油茶為例,油茶是一種綜合利用價值極高的經濟樹種,主要產品為茶油,副產品包括茶枯、茶殼和茶粕。副產品茶枯經深加工可提取殘油、茶皂素;茶殼經提取可用于制作糠醛、木糖醇、栲膠、活性炭和培養基等。茶皂素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工業原材料,廣泛用于建材、日用化工、醫藥和農藥等方面。我國生產的茶皂素一半以上銷往歐美等發達國家,市場前景非常好。茶枯還可加工成具有較高營養價值的飼料,是魚類養殖不可缺少的原料。然而,油茶籽綜合利用率不高,產業鏈缺乏連續延伸,油茶產業集群難以發展壯大。
3.3企業效益下降,可持續發展難
受經濟大環境影響,企業經濟效益普遍下降,農產品加工企業經營形勢較為嚴峻。從衡陽市情況看,農產品加工企業前期投入大、財務成本高、投資周期長、經營毛利率低,效益微乎其微,稍有不慎就會虧損,部分企業通過其他經濟見效快的產業來支撐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特別是大量小企業爭搶原料,制約了農產品的綜合利用。由于小企業加工設備落后,技術水平普遍較低,大多對原料只是粗加工,并且小企業數量眾多,原料量消耗大,造成農產品綜合利用率不高。
4促進衡陽市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4.1圍繞品牌,加大扶持培育企業發展力度
截止2016年底,衡陽市農產品加工業擁有國家地理標志產品7個(常寧無渣生姜、耒陽紅薯粉皮、祁東酥脆棗、西渡湖之酒、祁東黃花菜、常寧茶油、衡南煙葉),中國馳名商標8個(金雁、綠海、超大、古漢、天天見、金拓天、角山、安邦),湖南省著名商標24個,有機食品12個,綠色食品67個,無公害食品99個。這些品牌和認證,是提升農產品加工業競爭力的核心動力,要重點對這些企業加強政策扶持,鼓勵企業挖掘品牌價值,擴大產品經營和市場銷售,帶動更多企業加入農產品加工業行列,形成更多的主營業務收入超2 000萬元的規模企業和一批產值過億元的企業集團。
4.2圍繞科技創新,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
糧食、果蔬、油料、茶葉、畜禽、竹木是衡陽市六大優勢農產品加工產業,要依靠市場機制作用,依托資源優勢,加大科研開發力度,形成六大優勢產業內的適度集中格局。糧食產業可依托角山米業、綠海糧油等企業,改良配方、改進工藝,適應消費結構升級需要,提升產品品質,建設糧食深加工生產基地。油茶產業可依托耒陽、常寧2個種植面積廣、發展基礎較好的地區,擴大生產規模,加大科研開發力度,開發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產品。同時,提高深加工能力,不斷開發副產品,加快向多品種、營養化、高品質方向發展。
4.3圍繞地方特色,推進集聚區發展
根據衡陽各縣市區的資源特色,發展“公司+基地+農戶”模式,以龍頭農產品加工企業為中心,建立與企業經營相關的農產品生產基地,農戶以聯產承包責任制負責經營,即企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產供銷一條龍的發展模式,促進農民增收。推動中介組織和行業協會的發展,擴大其在原材料收購、市場開拓和企業競爭方面的影響力和帶動力,發揮其在企業和農戶、商品和市場之間的紐帶作用。強化龍頭企業帶頭作用,形成有特色的農產品加工業集聚區,做好集聚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鼓勵農產品加工企業加強交流合作,發揮集聚效應,完善相關獎勵配套政策,加快產業發展。
4.4圍繞質量安全,做好企業創新工作
1)建立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確保原料安全。2)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嚴格要求農產品加工企業按照ISO系列、GMP系列質量體系認證,開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中國地理標志產品認證,建立規范、完善的安全體系。3)加強農產品加工企業技術創新和品牌創建工作。政府引導農產品加工企業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開展對接,支持、鼓勵農產品加工企業創建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產品、湖南省著名商標、湖南名牌產品等,提升農產品加工產品在全國、全省的知名度和競爭力。
(責任編輯:敬廷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