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土地資源緊張問題是我國當前發展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經濟發展和生產生活都需要土地作為支持。針對當前土地不足的問題,介紹了城鄉土地管理過程之中存在的不良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進辦法。
【關鍵詞】城鄉土地管理;問題;改進
1、現階段土地管理工作之中存在的問題
國家在經濟發展和建設過程之中需要對土地資源進行開發,充足的土地建設面積可以有效提升經濟建設的速度和生產廠房的建設過程,對于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生產能力提升有很大的意義。土地資源作為支撐國家生產發展的根本因素,在發展過程之中受到政府和商業從業人員的高度重視。在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的城市經濟發展速度迅猛,城市之中的務工人員和生產人員也逐漸增加,城市開發壓力增大,因此,在近些年的建設過程之中,城市規劃人員開始在城市周邊進行擴張,保證城市有足夠的土地資源進行發展。但是,由于多種原因的綜合作用,我國城鄉土地管理工作長期處于二元化狀態,對于城市周邊擴展和土地利用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限制。隨著城市基礎建設的逐漸進展,土地問題已經成為限制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下文對于我國現行的城鄉土地管理制度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介紹。
1.1土地歸屬差異
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國在城鄉土地的管理工作之中采用的二元化土地所有制,這種管理制度指的是在土地歸屬的管理過程之中按照國家所有和集體所有的兩種所有制方法進行管理。在土地的使用過程之中,當城市市區以及城鄉建設用地被國家征用之后,建設用地的所屬權就歸屬國家所有。我國的土地管理法律規定,歸屬國家或是農村集體的土地,在城市建設過程之中假如需要進行征用,那么就需要按照法律由政府代表國家進行土地征用,先要將土地的性質由集體所有轉化為國家所有,之后政府機關再通過土地劃撥或是土地出讓等程序,將土地的使用權轉讓給城市建設部門或是企業。在這之后,城市建設才能在該塊土地進行,這種管理和使用制度都是基于我國二元化的土地管理制度完成的,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之中降低了土地使用和城市建設規劃的效率,影響了工程建設的正常進行。
1.2城鄉土地流轉的政策差異
城鄉土地管理之中存在的差異并不僅僅是指在土地所有制管理過程之中存在的問題,還包括在土地流轉方面存在的問題。當前,按照我國現行的土地管理制度,與城市土地的流轉和建設過程相比,農村土地流轉的難度極大。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生產企業的數量逐漸增加,城市建設和生產擴張過程對于土地的需求量極大,當城市周邊的土地完成建設之后,城市規劃人員開始計劃在農村或是郊區進行生產企業的建設,以便于降低城市土地壓力。在這個過程之中,農村集體所有土地的流轉困難影響了城市擴展建設工程的進行,城鄉土地流轉政策之間的差異成為了城市和農村發展過程中的難題。隨著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鄉之間經濟開始不斷進行融合,部分地區的農村集體土地已經進入了土地流轉市場,越來越多的農村土地開始進入市場的現象反應了農村土地流轉政策急需改革,政府必須重視這一現象,對農村土地流轉政策進行規劃和改革。
1.3土地規劃差異
各級政府應該加強對于耕地質量的監管和城市發展的規劃,由于城市的發展,非農業建筑開始逐漸占據城市郊區的高產農業用地,雖然各大糧食產地對于城市發展做出了一定的妥協和調整,努力做到農業耕地的發展和城市發展互不干擾,但是新開墾的耕地未經過耕種,其產量不高,交通不便 ,不利于大規模的農業生產,目前的發展之中,我國的農田大多屬于中低產量的耕地。因此,我國的各級政府為了人民的吃飯問題,應該對城市發展的項目進行足夠的審核,并且,建議國家開展對于耕地質量管理的立法研究,明確耕地質量管理的機制和耕地質量的保護措施,并對耕地的總體數量做出合適的規定,營造社會上對于耕地質量的重視,可以有效的減少城市建設對于高質量耕地的 影響,保護耕地的質量。土地征收補償問題
土地是生產資料中的基礎要素,為保證經濟的健康發展,必須保障必要的土地資源支持。國家通過行政手段將集體或國有土地進行征用并轉讓、劃撥給需要土地使用的企業或個人,是當前我國土地資源利用與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在土地征收過程中,需要依法對原土地使用者按照相關標準予以征地補償和土地拆遷補償。補償的方式以及資金額度是土地征用過程中的關鍵要素。由于補償不能達到一致意見導致矛盾糾紛甚至形成社會性事件的情況在我國當前社會發生十分頻繁。
2、改進建議
2.1提升土地規劃設計
土地利用,規劃先行。規劃是土地管理工作的基礎要件。土地管理工作質量與規劃編制水平和實施效果有著至關重要的密切聯系。在編制土地利用規劃時,核心內容是耕地保護與經濟發展間的關系如何處理。土地管理與使用的根本目的是為經濟發展服務,但發展經濟不能以犧牲環境質量為前提。規劃部門要站在全局角度進行思考,充分考慮當地在幾年乃至十幾年、幾十年內社會、經濟、文化、政治各方面的發展變化以及帶來的影響,從當地實際情況出發,圍繞地區發展基本目標,科學編制土地利用規格。
2.2推進農村征收土地制度改革
必須高度重視土地征用工作。要將集體土地轉為經濟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所用,必須依法履行土地征用工作。推進農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是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維護社會秩序穩定的必然選擇。要充分考慮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從制度方面予以必要保障,避免侵害農民財產現象的頻繁發生。
2.3監理健全城鄉土地流轉管理法律
要從法律的角度加大對土地管理工作的保障,建立健全城鄉土地管理工作法制體系。推進城鄉土地市場建設,保障土地資源在市場上的正常流轉。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過程中的基礎作用。要用立法的手段將城鄉土地管理政策固化下來,建立城鄉土地協調發展的長效機制。
結語:
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深入,提高城鄉土地管理質量,充分發揮城鄉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已經成為各級政府的共識。針對我國當前國情的具體情況,制定科學有效的土地管理方針、措施,協調城鄉土地管理間的巨大差異,推動土地利用開發工作加快發展,對于我國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曹偉,周生路,吳紹華,等.城鄉統籌中的土地利用研究進展[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3(5):215
[2]王婧,方創琳,王振波.我國當前城鄉建設用地置換的實踐探索及問題剖析[J].自然資源學報,2011(9):123-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