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建筑工程建設規模逐漸增大。建筑結構可靠性是建筑結構設計時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同時要對結構科學性、持久性和安全性進行考慮。在結構設計過程中,要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確保建筑安全性的提高。本文對在建筑結構設計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策略進行簡單探討。
【關鍵詞】建筑結構設計;建筑;安全性
建筑的結構安全性是衡量建筑結構設計合理與否的一項重要指標。安全性能是指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建筑主體出現開裂和坍塌的能力。建筑的安全性主要取決于建筑物結構設計的合理性,一般情況下,建筑結構設計方案是經過從業人員準確計算、科學設計的,嚴格參照國家建筑結構設計標準,同時對建筑結構的地基、承受梁等結構進行加固處理。
1、建筑結構設計安全性概述
建筑結構安全性,指的是建筑在一定外在因素的作用下,仍然能夠防止被破壞或出現倒塌的性能,是衡量建筑結構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建筑的整體結構應當保持完整性,尤其是對于大型地標性建筑的設計,應避免為實現其標新立異而忽視建筑結構應有性能。當建筑的整體性遭遇了重大問題時,首先需要確保建筑主體結構的完整,保證構件之間的受力科學合理,并且能夠通過結構內部進行傳遞、轉移或內部抵消。建筑結構設計是建筑工程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建筑質量和安全與設計方案的可靠性及可行性有著直接關系,只有從建筑特點、內部布局、施工環境等多方面進行綜合分析,才能保證結構設計的科學、合理,從根本上減少建筑安全隱患,更好的發揮其功能,為人們的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2、建筑結構設計安全隱患
2.1結構設計缺乏合理性
造成建筑結構設計出現不合理現象的原因主要有:設計人員未從建筑整體出發對建筑結構進行設計,對建筑構成模塊相互之間關聯性考慮不夠充分,各環節設計相脫節;設計人員專業技術水平有限,實戰設計經驗不足,過于注重建筑的外觀、成本與功能,對建筑實用性、耐久性與安全性重視度不夠,對于出現的安全問題不能很好的處理等。
2.2建筑結構抗震性較弱
抗震設計是建筑設計中的重要內容,結構專業的設計水平直接決定建筑物抗震設計的優劣,若建筑結構設計水平低,那么建筑抗震性能就較差,容易發生倒塌破裂現象。近兩年,我國地震等自然災害發生頻繁,導致大量建筑物倒塌損毀,造成了嚴重的損失與后果。
2.3設計人員意識與素質不高
在傳統設計理念與現代設計理念相融合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發生沖突與矛盾,而在這一矛盾和沖突的影響下,設計人員思想意識可能產生偏差,造成建筑結構設計重點不突出,內容考慮不全面,各設計部分聯系不夠緊密。另外,有些設計人員安全性意識不高,認為只要結構設計符合要求,就不會產生安全問題,顯然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片面的。
3、在建筑結構設計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措施
3.1結構設計規范嚴格執行國家標準
國家標準,是國家強制性執行要求,不僅僅包括技術指標上的要求,還包含了很多國家政策方面的要求。而政策性方面的要求可以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狀況 也就是說,設計的要求的一些規范性材料,根據當時的國家標準,是符合安全性規范的,當然,這些規范是長期積累的經驗,是完全適合我們使用的標準,理論上,無論是選用的材料還是要求的技術指標等數值,其安全度是完全可以達到的。同時,在不斷的實踐中,這些標準也在不斷完善、不斷修改。以適應最新的建筑安全性要求。
3.2提高建筑結構的抗震性能
建筑結構的抗震設計是一個全面的、系統的工作,需要由專業扎實、經驗豐富的設計人員來負責,在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當地的地質構造條件、建筑功能和工程造價等因素,切實提高建筑結構的抗震性能。具體來說,提高建筑結構的抗震性能。首先是優化建筑的結構,使其內部的結構達到最后,從而提高其抗震性能,其次是使用具有抗震等級的材料,不使用那些不符合抗震設計要求的材料等。此外,還需要考慮建筑物的安全通道設置等,確保在地震發生時,人員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撤離到安全地帶。
3.3提高結構構件承載力的安全性
有關承載力的標準包括建筑結構需要承受的荷載標準數值和規定的材料強度系數還有荷栽分項系數, 這些都是關系到結構構件安全水準的重要因素,與建筑結構的安全性密不可分。其中,材料強度系數的作用是結構構件材料的強度標準值,設計師根據此系數計算確定構件固有的承載力。荷載分項系數數值是對荷載標準值進行細化。
3.4盡可能的減少墻體改造
在房屋的后期裝修上,禁止拆除承重墻和關鍵的結構部分,因為所有的建筑在設計過程中,已經在結構、設計方面進行了非常周密的,嚴謹的計算,已經在抗震技術標準達到了相應的技術要求,拆除了以后,可能直接會影響這棟樓所有的力學反映。在設計過程中,盡量避免這種設計的拆除,盡量在結構改造方面,少做文章。而之所以出現很多墻體改造現象,還是跟前期的建筑設計有關,前期的建筑設計中戶型設計是不是達到業主滿意是前期結構設計中一個關鍵的標準,后期業主要改造裝修,不僅是室內設計的問題,更是建筑設計的問題例如復式和錯層的房子很多室內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往往拆除改動是最多的,由于空間比較大,要想達到合理的狀態,可能業主家庭成員不同,文化底蘊不同,消費的方式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導致對空間的需求不同,就會出現空間調整。
3.5不斷深入科研,運用創新設計軟件
隨著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現有的結構設計程序已不能滿足設計人員的需求,這對設計人員的知識面也是一個很大的考驗,例如有些傳統力學軟件模型不能適應比較復雜的結構和構件形式,運用較舊的軟件時,某些構件的承載力設計計算不準確或處理不理想,這就無法保證建筑物的安全性結構設計。同時,計算機軟件程序的內容和功能直接影響到結構設計水平。有時為了解決施工現場中出現的問題。根據軟件的實際功能,只有簡化計算過程,這樣就忽略了一些內容。所以,這就要求,首先就要開發出一款功能齊全的建筑軟件,這要建筑設計人員和計算機程序人員共同去完成軟件開發,不斷地推陳出新,用高科技手段來為建筑結構設計中的安全性做最有效的保障。
結語:
總之,建筑結構設計中的安全性一直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是保障建筑結構質量安全的關鍵。因此,建筑結構設計人員首先要明確工作的重要性,明確自身的職能,努力提升專業知識,對于設計中的安全質量問題要有一定的識別能力。除此之外,還應該在實踐中積極累積工作經驗,保證建筑工程結構設計的安全性、合理性。
參考文獻:
[1]陳國威.對建筑結構設計的探究[J].珠江現代建設,2017(03) .
[2]陳辰.建筑結構設計對裂縫的處理[J].科學中國人,2017(14).
[3]葉鐘.試分析建筑結構設計常見的問題及措施[J].江西建材,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