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如何在人員配備不足的情況好,做好項目開工準備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項目管理;圖紙會審;前期手續
1、前言
目前項目管理,無論是甲方人員配備或是施工單位的人員配備都不能按照要求全部配齊,特別是施工單位現場管理人員配備上,怎樣在這狀態下有效的提升管理效果,是很多項目經歷一直思考的問題,在經歷了多個項目之后,我結合自己在管理方面的經驗,和大家分享下,如何在這樣的狀態下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2、熟悉項目、做好開工準備
(1)可以了解項目概況 規劃條件,并把項目概況、規劃條件書中的重要指標,如用地面積、總戶數、車位數量 戶型等,摘錄下來,做成電子文檔,方面日后辦理手續和查閱使用,這樣給前期辦理手續的同事帶來極大的方便 ;
(2)通過設計效果圖,在腦海里建立起項目的空間感和期望目標,給管理定好方向;
(3)查看圖紙,初略了解項目單體的組成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4)了解基建水表、電表的落實情況及其位置,如果是不是新表,就要準備開工前的讀書抄斷及拍照記錄;
(5)場地內原有管線是否清理到位,主要是電線、通訊、燃氣等,如果影響項目的,就需要提前辦理遷移手續,如果不影響項目的,就要做好位置記錄,并告知設計,確保考慮在設計安全之內,特別是燃氣管道。
(6)前期手續資料的電子化:包括土地證、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規劃條件書、用地紅線圖等,這個是我在中天學到的,感覺非常有用的東西,他們的做法全部做成掃描件并存檔,除非需要原件,一般直接通過網絡發送,直接打印,免去了中間過程,極大的節約時間。我這沒這個條件,我就用手機拍攝成照片,并存放在U盤里,隨身攜帶,在需要的時候,直接打印就可以了。
(7)核對手中的藍圖是否為最新版本,并從設計處要來圖紙的電子版本。為什么要這么做?因為我不止在以前的項目,包括現在的項目中,都出現過設計給的藍圖不是最新版本,因為設計圖紙在最后定稿前,要經歷最少2次改動,也是說最少有2個版本的圖紙,中間可能是設計搞錯了、可能是我們幾個同事交接的時候弄混了,就會出現施工的時候,施工單位拿到圖紙不是最新版本的圖紙,但是因為有了電子版本的對照,施工單位在施工的時候,為了方便管理,都會打印出白土進行施工,這時候圖紙中的差異就會被發現,進而避免錯誤圖紙施工的問題。而且是在圖紙發放的時候,我都注明了圖紙的版本和發放的日期,以及通知施工單位以藍圖施工為準,出現電子版本圖紙不一致時,及時確認。我在我們公司就遇到過2次,一次是工程樁 一次是幕墻,都是這么發現的。
3、分專業圖紙會審
我們的項目一般土建管理人員在開工后,才確定一個現場負責管理的,水電班組一般還未確定,在基礎施工階段是邊做邊看圖紙,開工之前即使有圖紙會審也很粗略,在施工過程中就會出現比如:集水井位于地下室消防門下方、配電房地面標高有誤、部分地梁沒有配筋、各單體樁頂標高不一,新的規范在施工前剛更新過,但圖紙沒更新等常見的問題,一個是會影響施工進度,還有一個會造成嚴重的質量問題,我的處理做法是,單獨把各專業的圖紙會審單獨進行,分為:樁基圖紙會審、基坑圍護圖紙會審、土建地下室圖紙、地上圖紙會審、安裝地下室、地上圖紙會審。這是根據施工單位能到位的管理人員來劃分的,確保每個都在施工前對應該專業的負責人可以進行一遍比較細致的圖紙會審,能把大問題都處理好。樁基主要檢查樁頂標高、樁的檢測數量、樁的灌入深度、地質勘查報告等,地質勘查報告這里我會準備一個副本,放在現場,供監理和施工單位隨時查閱。圍護主要檢查也同樣。土建主要檢查正負0.00標高,是否和周邊相匹配、結構和建筑是否相匹配、是否符合最新的強制性標準、做法是否明確、集水井位置是否合理、以及使用上的合理性,比如自行車、汽車頂部雨棚是否要加裝。安裝主要檢查:是否符合最新的強制性標準,特別是消防上,是否和結構或者建筑有沖突,配電房結構建筑圖是否符合安裝標準、雨水、污水分流,特別是陽臺上和起行車坡道上管道、強電井道是否滿足安裝過程的空間要求、穿人防預埋管道是否足夠、所有管底標高是否滿足規范和使用要求,特別是衛生間和地下室部分。
圖紙會審中,個人感覺遇到問題最多的是結構、建筑的圖紙不匹配,特別是自行車庫 、架空等,非常影響使用功能;管道位置對使用阻礙,商鋪衛生間管道標高太低、自行車坡道上有豎向管道;
好的圖紙會審,可以免去管理者后期,面對結構已經成行,但又不得不變的尷尬境地。中天在圖紙會審上,一般都是需要1個月的時間進行專員審圖,而且都是本項目的實際對應專業管理負責人進行的,我們無法做到,我就只能采用上面的辦法,來通過多次分散的方式來彌補。
結語: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項目開始的時候,就要把能做好的內容都做好,要求也要明確執行下去。把頭開好了,后面才能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