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簡要介紹了運行核電廠個人劑量的監測與管理情況,并提出關于核電廠個人劑量監測及管理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核電廠;個人劑量;外照射;內照射
輻射防護的基本目的是保證輻射工作人員和廣大公眾的安全與健康,保護環境,促進核科學技術、核能和其它輻射應用實業的發展。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加強輻射監測和防護,個人劑量監測和管理更是必不可少的。
1、核電廠個人監測的意義及基本原則
1.1意義
根據我國法律法規要求,放射工作單位應當安排本單位的放射工作人員接受個人劑量監測。個人劑量監測與管理是輻射防護監測與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個人劑量監測數據的分析,可以判斷工程設計標準是否滿意,安全監督和工作人員的輻射培訓是否有效,同時,個人劑量數據也是改善輻射監控措施,提高輻射防護效能和研究輻射危害及進行醫學處置的重要依據,還能為輻射防護最優化提供基礎資料,因此開展個人劑量監測和管理及個人劑量評價工作是極為重要且意義重大的。
1.2基本原則
核電廠個人監測的基本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兩點:
(1)個人劑量監測所得的數據應有助于改進操作程序和改善工作條件,優化對工作人員的防護措施;
(2)個人劑量監測計劃的制定應遵循輻射防護最優化的原則。
2、個人劑量監測方法介紹
2.1外照射監測方法
就常規外照射監測而言,原則上在輻射控制區工作人員的監測至少要佩戴一種法定的劑量計,即熱釋光劑量計。為了能及時發現非正常情況,特別是在照射上限不明的場合及時指示受到的劑量和現場輻射水平,還應佩戴實時劑量計,即電子劑量計。
2.1.1熱釋光劑量計
由一個或多個不同形狀的熱釋光探測器裝于適用的容器內,以便佩帶于人體或置于環境中用作個人或環境的劑量監測,稱為熱釋光劑量計(以下簡稱為TLD)。
2.1.2電子劑量計
電子劑量計(以下簡稱EPD)是直讀式實時測量裝置,超過閾值時能發出聲光報警信號。就現場防護而言,對輻射防護最優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所有從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員在進行放射性工作時需同時佩戴TLD和EPD。
2.2內照射監測方法
內照射個人劑量監測包括活體測量、生物樣品分析和個人空氣采樣分析三種方法。
2.2.1活體測量
由于核電廠需監測的人數較多,而對靈敏度和準確度要求不高,故通常使用全身計數器(WBC)進行全身記數檢查作為內照射常規監測的重要手段,以測量攝入體內的發射X、γ射線的放射性核素。
2.2.2生物樣品分析
生物樣品分析包括尿糞等排泄物分析,呼出氣測量,血、鼻涕、鼻拭和頭發等其它生物樣品分析,其中尿樣分析多用于重水堆核電廠的常規監測,糞樣分析,血、鼻涕、鼻拭和頭發等其它生物樣品分析多用于特殊監測或事故監測。
2.2.3個人空氣采樣分析
當使用以上兩種方法測量體內放射性核素都比較困難時,可采用個人空氣采樣分析方法、便攜式采樣分析方法或固定空氣采樣分析方法予以測量。
2.3特殊監測
特殊監測是指在常規監測之外應特殊要求而進行的個人劑量監測,主要包括:
(1)電子劑量計數據過高導致采取調查行動或行政管理干涉行動,需要立即測讀熱釋光劑量計以證實受照劑量;
(2)在中子輻射環境下作業時中子劑量的監測;
(3)懷疑發生內污染時的全身計數檢查。
3、個人劑量監測異常處理
當出現個人劑量異常情況時,應按以下流程進行處理:
(1)個人劑量工程師負責組織相關人員對個人劑量異常的原因進行調查,評價實際的受照劑量并提出處理措施,必要時可對相關人員進行特殊監測;
(2)根據個人劑量是否超過行政管理干涉水平,判斷由職業衛生部門或者輻射防護部門對處理措施進行審核;
(3)輻射防護部門進行實施。
4、個人劑量監測質量控制
嚴格的質量控制是個人劑量監測的主要組成部分,應將質量控制貫穿于監測計劃制定到報告結果評價的全過程。[1]
4.1人員
(1)所有使用和進行個人劑量監測工作的人員應具有相應的輻射安全授權;
(2)負責個人劑量監測和管理的人員除定期接受輻射防護培訓和復訓之外,還必須接受相關監測設備使用和維護方面的培訓,并由廠家考核后發放相應的資質證明;
(3)所有使用個人劑量監測設備的人員必須熟悉劑量計的使用方法,以保證個人監測所獲取信息的可靠性、真實性。
4.2設備
(1)設備和系統都應具有對運行和日常檢查進行質量控制的程序;
(2)設備都應按照程序進行定期檢查;
(3)設備都應按照程序進行定期標定并且能夠追溯到國家標準;
(4)參加由授權的劑量監測單位組織的個人劑量監測比對;
(5)選擇代表性的崗位進行雙軌制監測;
(6)防止監測設備的沾污。
5、核電廠個人劑量監測的建議
5.1重視核電廠承包商人員個人劑量監測的監督
核電廠承包商人員是當前核電廠現場工作的主要承擔者,對承辦商人員個人劑量監測對核電廠集體劑量控制及評價具有重要意義。核電廠承包商人員由用人單位自行進行個人劑量監測和管理,業主方可應通過多種途徑對其進行監督,如令其提交TLD配備證明、歷史劑量記錄、對其進行內照射監測等。
5.2做好個人劑量趨勢分析及跟蹤
輻射防護部門應根據所得數據和資料定期對本單位人員個人劑量監測數據及趨勢進行分析,對受照劑量較大的人員及工種給予特殊關注及跟蹤,對輻射工作條件變化趨勢做出分析,采取措施實現輻射防護最優化和個人劑量動態管理,確保滿足國家法規、標準的要求。
5.3積極開展比對工作
為保證個人劑量監測數據的有效性、準確性,做好質量控制,應積極開展數據對比工作,包括[2]:與具有監測資質的單位建立雙軌制監測,通過對雙方數據的比對,驗證監測結果的準確性;參加國內外組織的個人劑量監測系統比對,檢驗個人劑量監測系統的質量;定期進行熱釋光劑量計與電子劑量計的數據比對等。
結論:
個人劑量的監測及管理是保障運行核電廠輻射工作人員的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手段,是實現輻射防護最優化的重要依據,因此對于運行核電廠來說,必須結合核電廠的實際情況,合理開展個人劑量的監測及管理工作。
參考文獻:
[1]熊麗,匡云谷.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外照射個人劑量監測質量控制與管理[C].第九屆中國核學會“核科技、核應用、核經濟(三核)”論壇.杭州:中國核學會,2012:10-15
[2]黃蓉,趙鴻翮,王永軍,等.田灣核電站熱釋光劑量計個人監測的質量控制[J].輻射防護.輻射防護.2014,06:395-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