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原因較多,應注重結合工程實際情況,做好混凝土裂縫控制技術的應用研究,把握混凝土施工細節,有效防止混凝土裂縫的出現。本文筆者根據工作實踐經驗對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縫成因和控制對策進行了分析探討。
【關鍵詞】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縫;成因;控制對策
1、房屋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縫出現原因
1.1材料質量問題
房屋建筑施工中應用的混凝土主要有骨料、水泥、水以及外加劑等材料構成,這些材料質量存在問題,往往引起混凝土裂縫的產生。一方面,骨料粒徑大小不合理或存在雜質,導致水泥與骨料間的粘合較差,抗裂性能降低。另一方面,水泥種類較多,部分水泥品種與水混合后產生較大熱量,導致混凝土內部熱量不斷增加,而表面溫度不高,使得混凝土內外出現較大溫差而引發裂縫。
1.2集料配比問題
混凝土各種集料配合比例是否滿足規范及設計要求直接影響混凝土裂縫出現裂縫的機率。實際施工中水泥、骨料、水等配合比例不合理,如水灰比例過大,含砂率不合理、水泥用量過多,引起混凝土出現離析現象。另外,添加外加劑的種類及量控制不準確,同樣會影響混凝土性能,引起裂縫的產生。
1.3后期養護問題
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后期養護不當也最容易引發裂縫的出現。原因在于混凝土澆筑施工完成至完全水化期間會釋放出大量熱量,而混凝土表面受溫度影響,水分蒸發過快。同時,混凝土早期抗拉能力不強,無法抵抗收縮產生的拉應力,引起塑性裂縫的出現,而出現收縮或溫差裂縫,不僅影響房屋建筑工程外表美觀程度,而且給房屋建筑工程質量構成較大威脅。
2、混凝土裂縫控制技術的應用策略
2.1嚴把施工材料關
混凝土施工材料質量是否過關,直接影響混凝土裂縫出現的嚴重與否,因此,房屋建筑施工中,施工單位應積極采取措施,嚴把施工材料關,保證各集料滿足施工要求。具體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方面,做好材料品種檢查。施工單位應做好混凝土各集料品種的檢查,尤其水泥品種較多,應注重選擇水化熱較少的水泥。其中普通硅酸鹽水泥在諸多房屋建筑工程中優勢明顯,施工單位應結合房屋建筑工程實際及設計要求,應用普通硅酸鹽水泥。另一方面,注重石料篩選工作。眾所周知,混凝土中粗、細骨料粒徑大小、純凈程度直接影響混凝土質量,因此,混凝土拌合前應做好粗、細骨料粒徑篩選,尤其應注重粗、細骨料純凈度檢查,只有當滿足混凝土設計要求才允許簽收。另外,加強水泥、粗細骨料等材料的管理,防止水泥性能發生變化,影響混凝土拌合效果。
2.2確定最佳配合比
最佳配合比是提高混凝土質量,避免混凝土出現裂縫的重要舉措,因此,施工單位應結合房屋建筑工程設計要求,確定混凝土各集料的配合比。具體可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控制:一方面,通過試驗確定配合比例。根據房屋建筑工程設計要求,注重做各集料配比試驗,通過增加或減少集料的量,確定最佳的配合比。同時,做好混凝土塌落度的檢驗,直到滿足施工要求,才允許進行正式拌合操作。另一方面,確定合理外加劑品種及用量。當前混凝土外加劑品種較多,如減水劑、早強劑、膨脹劑等,實際配比時應選擇合適品種,而外加劑的量也應通過試驗確定,以提高混凝土性能。另外,混凝土運輸過程中,如采取的保護措施不當,容易發生離析現象,為此,混凝土拌合作業中應考慮運輸給混凝土性能產生的影響,對配合比加以適當調整,防止離析現象的發生。
2.3加強施工溫度控制
施工溫度控制是否得當也會給混凝土質量造成影響,引起裂縫的出現,因此,施工單位應充分認識到溫度給混凝土質量產生的影響,積極采取措施加以控制,為此,應注重把握以下施工細節:一方面,選擇合理施工時機。房屋建筑施工中現場溫度高低,給混凝土質量造成的影響較為明顯,因此,施工單位在進行混凝土澆筑作業時應選擇合適施工時機,禁止在溫度較高或較低的條件下施工。另一方面,注重施工溫度控制。當溫度較低時可采用搭建暖棚的方式,對施工溫度進行控制,營造良好的施工環境,降低溫度給混凝土質量造成的不利影響。另外,加強混凝土內外溫度參數監控,一旦發現混凝土內外溫度差較大時,應及時采取灑水措施,降低內外溫度差,預防裂縫的發生。
2.4保證澆筑、養護質量
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澆筑作業是否規范,養護質量是否可靠,也會影響混凝土裂縫的產生。因此,施工單位應嚴格按照施工流程開展澆筑作業,具體可參考以下內容:①澆筑混凝土時,如沒有其他輔助設施,應將混凝土自由坍落度控制在2m以為,尤其應采用分層澆筑方式作業,合理控制每層澆筑厚度,即,應超過振搗器的0.25倍,但不能超過50cm。②澆筑完成后及時進行振搗作業。施工中使用插入式振搗器,確保振搗位置均勻分布,振搗作業時應快插慢拔,按照一定次序進行振搗,尤其不能漏振。③混凝土澆筑作業時應持續進行,中間盡量不要中斷。如不得不中斷時,中斷時間不能超過下層混凝土初凝完成時間。如上文所述,混凝土養護不合理容易引發裂縫的出現,為此,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施工單位應及時組織人員進行養護。確保混凝土處于最佳的濕度及溫度環境中,防止因干縮變形而出現裂縫,促進混凝土耐久性與強度的提高。另外,實際養護作業中施工單位應綜合分析現場氣溫狀況,對養護時間進行適當調整,如延長養護時間。而且還應根據混凝土養護位置靈活采用覆蓋草簾、薄膜等方式進行養護,以保證混凝土養護質量,有效防止混凝土裂縫的發生。
結論:
(1)房屋建筑施工中引起混凝土裂縫的因素較多,其中施工材料質量、集料配合比、施工溫度、后期養護等,最容易引起混凝土裂縫的出現,因此,施工單位應注重從這些內容入手,結合工程實際,合理應用混凝土裂縫控制技術。
(2)為避免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出現,一方面,施工單位應嚴把施工材料關,保證混凝土各集料規格滿足規范及設計要求。另一方面,通過試驗方法確定各集料最佳配合比,保證混凝土配合質量。同時,還應加強施工溫度控制,防止混凝土受溫度影響出現裂縫。另外,嚴格把握混凝土澆筑細節,認真落實養護工作,結合混凝土實際狀況,對養護時間進行合理調整,確保混凝土養護質量。
參考文獻:
[1]湯孟超.混凝土裂縫控制技術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應用[J].建材與裝飾,2017(04):3~4.
[2]郭佳.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應用探討[J].四川水泥,2016(1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