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高層建筑成為城市發達水平的重要標志,建筑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為了提高企業自身的競爭實力,必須加強對建筑工程施工過程的控制,嚴格控制每道工序。模板是建筑工程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輔助性材料,在建筑工程中具有支撐和定型的作用,其對建筑結構產生直接影響。在模板施工前,需要對模板的強度進行計算,確保建筑工程的施工進度滿足施工要求。
【關鍵詞】軸線偏移;標高偏差;變形;接縫
1、軸線偏移及處理措施
1.1軸線偏移
在模板施工中,軸線偏移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現象,其原因主要表現在:施工前,未進行三級技術交底,導致在模板施工時,出現翻樣錯誤,模板拼裝組合件未能按規定就位;測量人員由于粗心大意,在進行構建軸線放樣時出現偏差;在墻、柱模板根部和頂部出現無限位措施或限位不牢的情況,施工人員發現偏移后未能及時進行處理。
在模板支模過程中,施工人員未設置水平、豎向通線,且豎向垂直度未得到有效控制;模板剛度和強度不能滿足要求,設置的水平拉桿或水平拉桿間距過大;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下料不均勻對稱,或一次澆筑厚度較大,造成模板的側壓力出現偏移現象;模板支護完成后,未正確使用對拉螺栓、頂撐、木楔進行加固時等以上原因造成軸線發生偏移。
1.2防治措施
在模板施工前,做好技術交底工作,將復雜部位的模板翻成詳圖,并對各部位進行編號,確保建筑工程軸線位置、模板的幾何尺寸、剖面形狀、預留孔洞、預埋件等符合設計要求。軸線測放后,應加強對軸線的復核驗收,經復核滿足要求后即可進行模板安裝。在墻、柱板的根部和頂部必須設置可靠的限位措施。
在實際應用中,采用預埋短鋼筋進行固定鋼支撐,有利于模板底部位置的準確。支模時,施工人員必須拉水平及豎向通線,并根據實際情況設置豎向垂直度控制線,確保定位準確;由于建筑結構不同,需要對模板進行專門設計,以滿足模板及支架現場施工需要。在混凝土澆筑前,必須認真檢查模板的軸線、支架、頂撐是否滿足澆筑要求,如發現問題及時進行整改;在混凝土澆筑時,下料要均勻對稱,澆筑高度控制在施工規范運行的范圍內。
2、標高偏差及處理措施
2.1標高偏差產生的原因
在模板施工中,由于受到各種環境因素影響,導致建筑工程的標高出現較大的偏差,對建筑工程的質量產生重要影響。在實際應用中,有的樓層無標高控制點或點不能滿足現場實際需要,導致控制網無法達到閉合;有的豎向模板根部未進行找平處理;有的模板頂部無標高標記或未按照標記進行作業,導致標高偏差;有的高層建筑標高需要經過多次的轉站,從而造成累計誤差超出允許范圍;有的樓梯踏步或降板等部位模板未將裝修層的厚度進行考慮,導致實際標高與設計標高之間存在較大的偏差。
2.2處理措施
在實際應用中,為確保建筑工程標高滿足設計要求,每個樓層都應監理滿足施工要求的標高控制點,豎向模板根部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找平;模板頂部設置標高控制點,測量人員對標高加強復核,嚴格按照標記施工;對于高層建筑建立每層標高,首層按±0.000標高控制,禁止逐層進行標高引測,避免出現累計誤差,并確保每層標高的引測點大于3點,以確保標高的準確性;在樓梯踏步或降板處模板安裝時應充分考慮裝修層的厚度。
3、結構變形及處理措施
3.1結構變形
在模板施工過程中,如果模板支撐間距、模板強度、剛度不能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極易造成結構變形。對于組合的小鋼模,如未按照設計及規范要求設置連接件,墻模板未設置對拉螺栓或螺栓間距過大,螺栓規格較小,將對模板的整體性造成嚴重的影響;特別是豎向承重支撐模板對地基土要求較高,如地基土不能滿足施工要求,在其上進行豎向承重支撐作業,將導致支撐處的地基下沉;載門窗洞口內的模板如果頂撐不牢固,在混凝土振搗時很容易將模板發生偏移;
梁、柱是建筑工程的重要支撐結構,在支模時,如模板的卡具間距過大、模板不牢固、對拉螺栓數量不足,模板將很難承受混凝土振搗時產生的側向壓力,導致局部結構變形;在澆筑墻、柱混凝土時,如果不能有效的控制混凝土的澆筑速度或振搗過度,都有可能發生結構變形的現象。
3.2結構變形處理措施
為了保證模板及支架具有足夠的承載力、剛度和穩定性,在施工前,必須對模板及支撐系統的安全性進行校核,綜合考慮模板所受到的所有荷載,例如模板自身的重量、施工荷載、混凝土自重及振搗時產生的側壓力等。如支撐底部為回填土地基,在其上施工前,必須對回填土進行處理,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是否設置排水溝,確保支撐不發生沉陷;對于組合型的小鋼模,設置滿足使用要求的間距。
在澆筑梁、墻模板的上口時,必須在其上設置臨時頂撐,以避免在澆筑混凝土時,梁、墻上口的寬度滿足要求;由于在混凝土澆筑時有脹力,可使頂撐的長度小于梁、墻的寬度;在澆筑混凝土時,必須做到下料均勻,嚴格控制澆筑的高度及速度,尤其在門窗洞口模板兩側澆筑時,防止振搗引起模板發生變形。
4、接縫不嚴密及處理措施
4.1接縫不嚴密
在模板工程中,接縫不嚴密是比較常見一種現象,接縫不嚴密對建筑工程外觀質量產生嚴重的影響。在實際應用中,有的模板工對模板翻樣不準確,制作的木模板粗糙,造成接縫不嚴密;有的鋼模板發生變形,在使用前,未對其進行修理,導致接縫的出現;有的在梁柱的交接部位,接頭尺寸不準、發生錯位,導致接縫不嚴密的現象。由于模板接縫不嚴,混凝土澆筑時產生漏漿,混凝土表面出現蜂窩,嚴重的出現孔洞、露筋。
4.2接縫不嚴處理措施
為了避免模板出現接縫不嚴密的問題,施工人員必須做好施工技術交底,并在模板作業時,嚴格按照模板技術規范要求進行作業,加強模板施工過程管理。在混凝土澆筑前,對于木模板必須提前進行澆水濕潤,使其充分吸收水分;對于鋼模板則要對發生變形的部位進行處理,特別是鋼模板間的嵌縫要合理的進行設置,禁止用油氈、塑料及水泥袋進行堵漏而產生接縫不嚴的現象;在梁、柱的交接部位應確保支撐穩固,拼縫嚴密,避免接縫不嚴密的問題出現。
結語:
綜上所述,建筑工程模板施工中存在的問題較多,為了減少或避免因模板支護問題對建筑工程的影響,應加強對模板施工過程的控制,針對建筑工程模板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制定有效的應對措施,提高模板工程的施工水平。
參考文獻:
[1]夏惠珍.高層建筑施工中大模板技術應用存在的問題及預防對策[J].低碳地產,2016.
[2]張智梅.建筑工程中模板施工技術的問題與對策[J].房地產導刊,2015(21).